摘要:从产量来看,今年香榧迎来了丰收年。仅谷来镇一地,预计青果产量就达2500万斤,折算成干果约3000吨,这样的产量数据本应让榧农欣喜。但随之而来的价格问题,却给大家浇了一盆冷水。
金秋时节,绍兴香榧迎来全面开摘期。柯桥稽东、诸暨、嵊州等主产地的榧林里,本该是丰收忙碌的景象,可不少榧农却满脸愁云,直言“心都凉凉了”。
从产量来看,今年香榧迎来了丰收年。仅谷来镇一地,预计青果产量就达2500万斤,折算成干果约3000吨,这样的产量数据本应让榧农欣喜。但随之而来的价格问题,却给大家浇了一盆冷水。
据官方消息,今年优质香榧青果价格预计在8元/斤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可这“持平”的背后,是近年来香榧价格的持续下滑。前年,香榧青果官方收购指导价还在10-15元/斤区间;到了去年,就骤降至7-8元/斤,而稽东等产区的民间实际收购价,甚至低至3元/斤左右。
价格走低的背后,是香榧种植面积的大幅扩张。不仅浙江省内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省外也掀起了香榧种植热潮。曾经的“摇钱树”,如今因供过于求,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含金量”。有网友回忆,最开始种香榧特别赚钱,村里香榧树多的农户,一年赚几十万不在话下,不少人靠此盖起了大别墅。可现在,香榧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存在。
更让榧农纠结的是香榧采摘的高风险性。香榧树多生长在山地,且采摘方式独特,只能靠人工踩着梯子徒手攀爬采摘。每年采摘季,都有农户因脚下打滑、梯子不稳从高处摔落的事故发生。尤其遇到下雨天,湿滑的树干和梯子更是将危险系数拉满。
一边是低迷的收购价,一边是高风险的采摘过程,不少在外的小辈纷纷劝说老家父母别再辛苦摘香榧。“太高的就不摘了,反正也卖不了多少钱”“树下好摘的弄点,过年自家吃吃就行”,成了许多榧农家庭的选择。也有网友无奈表示,“劝归劝,家里老人根本不听”,老一辈对香榧树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可这份坚持里,满是现实的无奈。
曾经靠香榧致富的荣光,如今被“价格贱卖”“采摘危险”的现实取代。对于今年香榧的实际收购价,大家看法不一。你觉得今年香榧青果合理价格该是多少?面对这样的行情,榧农们该如何破局?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来源:茫茫说故事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