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我找熟人办!”结果被设局“杀熟”骗走7700元!太原警方快速破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2 18:32 1

摘要:近日,太原市发生一起典型诈骗案:建材商王先生因轻信曾合作的家电业务员张某,支付7700元订购燃具后陷入骗局,半年后才发觉对方早已离职,货款已被挥霍一空。

习惯“找熟人办事”的您请注意,这份信任很可能正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近日,太原市发生一起典型诈骗案:建材商王先生因轻信曾合作的家电业务员张某,支付7700元订购燃具后陷入骗局,半年后才发觉对方早已离职,货款已被挥霍一空。

王先生常年代购燃具,与张某有过多次合作并建立起信任。

去年7月,张某以7700元"低价"(市场价约8000-9000元)向王先生推销燃具,利用其信任心理促成交易。

当时王先生并不知晓张某已从原单位离职,张某以"全款发货"为由收取货款后,先后以"仓库缺货""物流延迟"等理由拖延半年。

直至王先生察觉异常报警,警方迅速锁定张某行踪,查明其诈骗事实——所骗钱款全部用于个人消费。

张某利用"内部低价"话术实施诈骗,自以为"金额较小不会被追责",最终因涉嫌诈骗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此类诈骗高发于离职员工利用旧关系作案。

市民进行商业合作时,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在职状态,避免直接向个人账户预付全款;如遇"低价促销""紧急供货"等可疑情形,务必提高警惕并及时报警。

任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欺骗行为,无论金额大小,法律都将严肃追究责任。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这起7700 元燃具诈骗案,看似是 “小钱” 引发的纠纷,实则戳中了不少人 “信熟人、贪低价” 的认知误区。

王先生因过往合作建立的信任,忽略了核实对方离职身份;又因几百元差价的诱惑,轻易预付全款,最终让早已离职的张某有了可乘之机。

张某的侥幸心理更具警示性—— 以为 “金额小不会被追究”,却不知哪怕小额诈骗,也触碰了法律红线。

案件虽已侦破,但背后的提醒值得深思:熟人关系不应成为交易的“免审牌”,反而更需多一份谨慎:核实身份、留存凭证、拒绝盲目预付,这些细节正是防范此类诈骗的关键。

警方的提示绝非小题大做,近年“离职员工借旧关系行骗” 案件频发,本质都是利用了 “熟人好办事” 的惯性思维。

信任是社会交往的基石,但守护这份信任,既需他人守住诚信底线,更需我们自身绷紧“安全弦”,唯有如此,才能不让 “熟人” 二字,变成诈骗分子的 “突破口”。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