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精赏细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7 08:52 1

摘要:《感动中国》播出20多年来,已经成为了国人的一个精神品牌,每年3月份(从2024年开始推迟到4月),那些平凡人物的高尚行为,总能点亮我们的心灵,滋养我们的精神。

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

颁奖词精赏细评

《感动中国》播出20多年来,已经成为了国人的一个精神品牌,每年3月份(从2024年开始推迟到4月),那些平凡人物的高尚行为,总能点亮我们的心灵,滋养我们的精神。

《感动中国》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那就是颁奖词。毫无疑问,颁奖词已经具有了一个特殊作用,那就是成为众多学子的“写作教材”,成为他们借鉴模仿的对象。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中学生读写”公众号每年都会对颁奖词进行精赏细评,分析其中隐藏着的写作密码。2025年感动中国即将播出,我们先回顾去年的颁奖词,准备迎接今年的感动。

我们认为,“感动中国”颁奖词有以下技巧值得借鉴。

一是大量使用整句。

整句使得颁奖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更有气势。这里,既有对仗式整句,如“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2005年邰丽华颁奖词),也有排比式整句,如“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2015年郎平颁奖词);同时,在以整句为主的语段中,再插入散句,整散结合,庄重又不失灵动。

二是巧妙使用修辞。

这里有优美生动的比喻,如“她把生命中所有的能量化为一缕缕的阳光,希望能照进艾滋病患者的心间,照亮他们的未来”(2003年高耀洁颁奖词);还有打动人心的对比,如“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2021年杨振宁颁奖词)。

三是引用化用典故。

这里可以引用化用传统名篇名句,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2015年屠呦呦颁奖词);也可以引用化用当代诗歌,如“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2012年台湾老兵颁奖词);也可以引用化用外国闪着灵光的哲思,如“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2020年张桂梅颁奖词)。

四是语言含蓄深刻。

以上三个特点,都使颁奖词的语言优美生动,这里再谈一个技巧,这个技巧使其语言显得深刻灵动,这就是“拈连”修辞法,如“他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频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2004年徐本禹颁奖词),一个“扛”字,由实到虚连起了多个词语,一步步升华徐本禹的精神。再如“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2021年苏炳添颁奖词),用“超越”由实到虚连起苏炳添的状态与精神,读来特别灵动。

颁奖词,颁奖典礼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她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构筑了一个完美的艺术境界,让我们在感动的同时,还能接受文学的熏陶。今年的颁奖词,又美在何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来源:远见卓识艺术家V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