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罗永浩在微博吐槽"西贝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时,他可能没想到会引发一场餐饮业的信任革命。48小时内,西贝不仅公布了13道争议菜品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更宣布全国门店开放后厨参观,将这场危机公关升级为行业罕见的透明化实验。
当罗永浩在微博吐槽"西贝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时,他可能没想到会引发一场餐饮业的信任革命。48小时内,西贝不仅公布了13道争议菜品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更宣布全国门店开放后厨参观,将这场危机公关升级为行业罕见的透明化实验。
9月12日西贝的公开信堪称教科书级危机应对。首先完成全链条自查确认罗永浩消费的13道菜品均不符合预制菜定义,随后公布包含牛肉土豆条、草原嫩烤羊排等菜品的详细制作流程,最终祭出"后厨开放+不满意免单"双承诺。这种从被动澄清到主动升级的转变,让舆情迅速反转。
值得玩味的是西贝将争议菜单命名为"罗永浩菜单",既化解矛盾又制造话题。据北京中粮祥云小镇店反馈,该套餐允许自由组合,且顾客穿戴防护服即可进入后厨监督制作全程。这种将危机转化为营销契机的操作,展现了成熟品牌的应变智慧。
五年涨价史里的价值重构梳理西贝2019-2024年价格轨迹会发现,莜面从39元涨至68元并非孤立事件。伴随草原牛羊肉、有机食材等供应链升级,其客单价年均增长12.7%,远高于行业平均。这与外婆家依靠高翻台率维持的9.8%毛利形成鲜明对比,更接近海底捞"服务溢价"模式。
但西贝选择了第三条路:用食材故事构建价值壁垒。此次公布的作业指导书显示,葱香烤鱼使用现杀活鱼,胡麻油炒鸡蛋限定内蒙胡麻油。这种将成本可视化的话术,巧妙化解了"高价质疑",为后续开放牧场、工厂参观埋下伏笔。
透明化如何成为新溢价点《餐饮业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68%消费者愿为"可见的食品安全"支付10%-15%溢价。西贝的透明化战略正踩中这个心理账户:后厨参观满足监督欲,作业指导书提供专业背书,产地溯源打造仪式感。
广州陶陶居的厨师直播、南京大牌档的非遗表演已验证体验经济的潜力。西贝更进一步,将透明化从营销手段升级为商业模式。其宣布将开放莜面工厂等上游环节,实质是在重构"餐厅-消费者"的信任契约。
透明化的成本天花板每店增配2名后厨引导员意味着人力成本上升3%,这还不算食安防护装备的额外开支。更隐形的挑战在于: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可能限制厨师创新,部分顾客会对形式化透明产生疲劳。
餐饮业终究要在效率与体验间找平衡。或许未来会出现AR厨房漫游等轻量化方案,但西贝此刻的激进实验,已经为行业划出价格战之外的新赛道——当一碗面的价值可以被全程见证,68元的争议终将让位于"看得见的值得"。
来源:刚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