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蕲春艾灸文化,提升青年财政干部的健康意识与自我保健能力,凝聚建设湖北大健康引领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青春力量,9月11日下午,县财政局青年读书班在局食堂三楼大会议室开展“非遗艾灸进财政,健康赋能再前行”主题培训活动。蕲春艾灸师协会会长朱珠
为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蕲春艾灸文化,提升青年财政干部的健康意识与自我保健能力,凝聚建设湖北大健康引领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青春力量,9月11日下午,县财政局青年读书班在局食堂三楼大会议室开展“非遗艾灸进财政,健康赋能再前行”主题培训活动。蕲春艾灸师协会会长朱珠受邀授课,青年读书班全体成员全程参与,在“听、看、学、做”中解锁艾灸非遗魅力与健康密码。
文化溯源
—— 解锁蕲春艾灸的千年底蕴
“从《黄帝内经》的‘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到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蕲艾‘天下重之’的记载,蕲春艾灸的传承已有数千年历史。”培训伊始,朱珠会长以“历史长卷”的叙事方式,拉开了蕲春艾灸文化溯源的序幕。
她从蕲春作为“中国艾都”的地理优势切入,讲述了蕲春艾灸在不同朝代的传承故事——从古代民间的“端午采艾”习俗,到现代成为国家级非遗的发展历程。朱珠会长还展示了复刻的古代艾灸器具图片,“这个青铜艾灸器是汉代的文物,当时人们就已经懂得用艾灸调理身体了”,随着她的讲解,青年干部们纷纷凑近屏幕,眼神里满是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赞叹,仿佛穿越千年,触摸到了蕲春艾灸的历史温度。
原理精讲
—— 读懂艾灸的“健康守护经”
“大家平时是不是经常久坐办公,下班回家总觉得颈椎、腰椎发紧?”朱珠会长的提问,一下子戳中了青年干部们的工作痛点,现场纷纷点头回应。
在“艾灸原理与功效”环节,朱珠会长用通俗的“中医白话”,拆解了艾灸“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核心原理。针对财政干部久坐、用眼过度、压力大等常见问题,她重点讲解了实用调理方法:“消化不良可以灸中脘穴,肩颈不舒服可以灸大椎穴,睡眠不好可以灸涌泉穴,这些穴位在家就能操作,简单又安全。”
为了让大家更易理解,她还结合人体模型现场指认穴位,朱珠会长一边在腹部比划,一边讲解:“以肚脐为起点,手掌横向垂直向上大拇指处就是中脘穴,艾灸时距离皮肤3-5厘米,感觉温热不烫就行。”生动的实操示范,让原本抽象的中医理论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生怕错过关键知识点。
沉浸体验
—— 亲手解锁艾灸实操技能
“理论听得再多,不如亲手试一次!”培训最热闹的环节,当属艾灸沉浸式体验。
在艾灸器具展示区,艾灸盒、艾灸罐、艾灸条等器具整齐排列,朱珠会长逐一介绍:“这个木质艾灸盒适合在家用,能固定在腰腹位置;陶瓷艾灸罐保温性好,适合灸关节部位。” 青年干部们围在展台旁,有的拿起艾灸罐掂量重量,有的轻轻嗅闻艾灸条的香气,不时互相交流:“这个便携艾灸盒不错,以后加班累了可以在办公室用。”
实操环节更是“热火朝天”。朱珠会长先现场示范:选取艾绒、点燃艾灸条、调整艾灸距离,每一步都讲解得细致入微,“注意不要离皮肤太近,感觉烫了就稍微移开,每次艾灸 15-20分钟最合适”。随后,大家踊跃参加,轮流上手体验。“第一次拿艾灸条有点紧张,指导老师一直在旁边提醒‘慢一点,对准穴位’”,青年干部小陈说,当温热的艾气透过皮肤传来时,她明显感觉肩颈的紧绷感缓解了不少。体验过程中,大家互相分享感受,“我灸完足三里,感觉腿都暖了”“这个艾灸罐敷在腰上真舒服”,会议室里满是轻松愉悦的交流声。
局正科级干部、人教股负责人胡勇作总结讲话。他表示,此次艾灸培训将“非遗文化传承”与“干部健康关怀”相结合,既是对国家级非遗的生动传播,也是为青年干部送上的“健康礼包”。“作为财政人,我们既要在岗位上精打细算、履职尽责,也要在生活中关注健康、守护身心。”他鼓励青年干部们争当蕲春艾灸的“代言人”“践行者”,不仅要把艾灸知识用在自身保健上,还要带动家人、同事关注非遗文化,为加快建设湖北大健康引领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贡献财政力量。
此次艾灸培训,不仅让青年财政干部学到了实用的健康技能,更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大家纷纷表示,今后会将艾灸保健融入日常,以更健康的体魄、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财政工作中,让非遗之美与健康之力,成为推动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暖心动能”。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