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海瑛:三十三载育人路 托举孩子向远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2 18:07 1

摘要:在隆安县第三小学的教学楼里,总有一个身影步履匆匆却眼神明亮。她叫韦海瑛,一位在教育领域深耕20年,教龄超30载的语文教师。从1992年踏上讲台至今,没有豪言壮语,却用青春与热爱写下立德树人的篇章;不曾惊天动地,却以丹心热血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她的教

在隆安县第三小学的教学楼里,总有一个身影步履匆匆却眼神明亮。她叫韦海瑛,一位在教育领域深耕20年,教龄超30载的语文教师。从1992年踏上讲台至今,没有豪言壮语,却用青春与热爱写下立德树人的篇章;不曾惊天动地,却以丹心热血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她的教育之路,是“润物细无声”的最好诠释。

陆文姬

隆安县第三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办公室主任

我和韦海瑛副校长已经共事20多年了,她给我的感受就是她在工作方面非常兢兢业业,她的业务能力也非常强,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她在教学这方面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我们的年轻老师在她的引领下能够得到迅速的成长,所以我们学校近几年的教学质量能够逐步地提升。我经常看到在放学之后,她还留下来批改作业的身影,她所带的班级在年级里面也是名列前茅,像她这样以身作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将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是我的教学之乐。”韦海瑛在三尺讲台上构筑起德育与教学交融的立体课堂,更将德育教育延伸至学生的成长日常。执教《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等课文时,她带领学生穿越历史烽烟:在毛主席“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抉择中解读家国大义,从刘伯承“拒用麻药”的手术细节里提炼意志力量,于方志敏《清贫》手稿的字里行间触摸革命者的精神高度。她善于在课堂上播撒德育火种,让孩子们在学会语文知识的同时,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遨游汉字王国”等语文实践课上,她带领孩子们从学习汉字到了解汉字历史,品味中国汉字的艺术魅力,并通过汉字书写比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领悟“一笔一划学写字、堂堂正正学做人”的道理,将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嵌入孩子们的内心深处。

“当你给予学生足够的爱,他回报给你的是无限可能。”在韦海瑛心里,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渗透在作业本批注里的循循善诱,谈心谈话时的专注眼神,以及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制定的“特别辅导”方案,那些藏在教学细节里的每一个瞬间,都饱含韦海瑛对孩子们深沉的爱。面对班上背诵能力强,但写字困难,审题能力较差的孩子,她善于发现和利用这个孩子的写作潜力,在写作方面加以引导和鼓励,帮助孩子的语文成绩实现显著提升;面对另一位不认字,背诵能力也较差的孩子,她则从孩子跳绳的爱好入手,鼓励孩子参加校运会跳绳比赛,拿到了冠军。韦海瑛以此激励孩子:“你跳绳这么厉害,学习也一定行!”最终,这个孩子的成绩也突飞猛进。

乃思晴

隆安县第三小学四年级学生

我喜欢韦老师,因为她的课内容很丰富,她喜欢给我们一课一小练,并给我们当小作家,我希望韦老师能一直和我们亲密友好相处。

隆安县第三小学四年级学生

因为我写的字像蚂蚁爬,韦老师会一笔一划地教我练字,我学会了认真写字,她悄悄竖起大拇指。我想对韦老师说韦老师我喜欢你。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从区级课题《小学语文活跃阅读教学的实践》到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多渠道发挥德育时效性的研究》,从2003年到2025年,韦海瑛深耕教研一线:参与5项区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研究,撰写30余篇教学论文,其中多篇斩获广西小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更有5篇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2023年,她执教的《猫》课题研究成果推广课,辐射到隆安县小学第三学区4所成员学校、第一学区2所成员学校,深受老师的高度赞誉。

潘积雪

隆安县第三小学语文教师

韦老师的课题我也有幸参与,我觉得在老师教学指导方面,她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老师们在参与过程中受益匪浅,让老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成一节课中注重写练结合,再让学生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展现,这是我觉得最大的亮点。

韦海瑛用33年不变的坚守与热忱,为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也在无数孩子的心里种下了“种子”——她的正直、坚韧与热爱,正引领着孩子们走向更远更广阔的世界。

韦海瑛

隆安县第三小学副校长、语文教师

虽然也是接近退休的年龄了,但是我也还是继续要求自己,希望自己能够坚守教育初心, 牢记育人使命,也努力继续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文图/陈素珍 摄/黄永福

来源:隆安融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