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锤定音:三条人命警示洗脑式智驾营销 只是这个代价太大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7 08:00 1

摘要:有人说,2024年中国车市卷价格,2025年则是卷智驾。开年以来,国内车企展开了一场疯狂的智驾营销。什么“全民智驾”、“智驾平权”、“油电同智”、“高阶智驾”等等,不一而足。似乎不讲智驾就落伍了,没有智驾的车型就会被逐出中国市场。

有人说,2024年中国车市卷价格,2025年则是卷智驾。开年以来,国内车企展开了一场疯狂的智驾营销。什么“全民智驾”、“智驾平权”、“油电同智”、“高阶智驾”等等,不一而足。似乎不讲智驾就落伍了,没有智驾的车型就会被逐出中国市场。

洗脑式智驾营销为害不浅

最近一段时间,许多车企都热衷于智驾营销,好像不谈智驾车就卖不出去。其中一些智驾营销甚至带有宗教式的洗脑作用。

一些车企新车发布会播放的VCR,极力渲染自家的智驾技术如何如何先进,如何如何安全可靠。可以实现端到端智驾,全程零接管,即使在乡间小路也可以交给车辆。个别网络红人和媒体大V,竟然宣称开车时司机可以完全脱手,甚至在车上打瞌睡也不影响车辆行驶。

按照现行国家法律法规,开车时双手离开方向盘是违法行为,边打瞌睡边开车是疲劳驾驶。这些行为都是很危险的。

这种洗脑式的智驾营销宣传,严重误导消费者。让驾驶员误以为可以把车辆完全交给智驾系统,从而丧失了对车辆的控制。

针对这种洗脑式的智驾营销之风,许多业界权威人士忧心忡忡。曾担任东风汽车集团掌门人、原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一场新书发布会上,谈到当前国内流行的智驾热时说,现在有些企业为了营销的需要,搞出一个“高阶智驾”。我觉得这主要是玩噱头,是一个花哨的概念,可能会误导消费者。其实比这个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把安全性提上去。

苗圩指出,我们不要在推行自动驾驶的过程当中,失去对安全性的控制,净出车毁人亡的事故。要实实在在地去研究自动驾驶系统,使它确保安全。在安全性问题上不能输,更不要夸大其词。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就高阶智驾争议答媒体问时说,高阶智驾应该是引入人工智能的一种智能驾驶。目前,再高级的智驾也是自动辅助驾驶。

欧阳明高3月29日在电动车百人会论坛上再次强调,目前我们喊的全民智驾,是智能的智,不是自动驾驶的自。全民智驾不是全民自动驾驶。目前不宜提全民自动驾驶。

被苗玮先生不幸而言中,没过多少天,安徽高速公路上,小米SU7惨烈车祸,就带走了三个年轻的生命。虽然目前事故调查结论还没有出来。但从司机亲属所说的情况,这位年轻的女司机被智驾营销洗脑,是一个坚定的智能驾驶拥趸。但是她忽略了一点,目前所有量产车型,不管是低阶、高阶,抑或是L2.99,或者接近L3,都只是L2级辅助驾驶系统。在许多交通场景下,都需要人工来操控。

一些车企和网络大V,以及媒体人对智能驾驶的虚假夸大宣传,对三条生命的逝去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三条活生生的生命,给疯狂的智驾营销敲响了警钟。只是这样的代价,未免有些太大了。

吉利汽车的做法值得称道

沃尔沃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全资收购了沃尔沃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多次强调:智能驾驶技术的终极目标是提升道路安全,减少人为失误导致的交通事故。自动驾驶必须通过严格的技术验证和法规保障,确保绝对可靠后才能大规模推广。无论技术如何先进,安全永远是汽车行业的生命线。

今年3月3日,在三亚举办的吉利AI智能科技发布会上,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表示,吉利以行业最高安全标准打造智驾体系。不仅要实现智驾平权,更要实现安全平权。

3月30日,淦家阅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再次表示,安全是技术发展的底线,没有安全托底的汽车智能化,是根基不稳的空中楼阁。安全关系到人的生命,也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安全是吉利造车的第一优先级。用户至上,安全第一,是我们进入权益AI时代打造产品的基本准则。

智能驾驶的前提是确保安全

电动化智能化是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但前提是安全第一,必须确保交通参与人的安全。

世间万物,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智能驾驶涉及到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对于智能驾驶来说,确保安全是首要任务。当前量产车的L2级辅助驾驶技术,并不能确保驾驶员和乘客以及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大多数场景下,还需要人工操作。不能为了产品营销,而夸大、虚构自身的技术水平,从而误导消费者。

汽车企业在宣传自己的智驾系统时,不能搞浮夸,而要实实在在的告诉消费者实际水平。网络红人和媒体人,在传播车企的智驾车型时,不虚夸、不浮躁,不能为了一碗红豆汤而丧失良知。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要确实负起监管职责,不能一窝蜂去追时髦。一些地方政府在L2级辅助驾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匆忙去搞什么L3级自动驾驶条例,未免有些太超前了 。

至于广大汽车消费者,则要珍重自己的生命,正确地使用智驾技术,千万不要去做小白鼠。(完)

来源:一锤定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