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秋秋分前,必定是灾年”的意思是指,如果中秋在秋分节气之前的话,或预示后续天气不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产量降低。
“中秋秋分前,必定是灾年”和“中秋秋分后,年景无堪忧” 这两句农谚,相信不少朋友都听过。
两者主要是根据中秋和秋分节气先后时间来定的,所表达的寓意也截然相反。
“中秋秋分前,必定是灾年”的意思是指,如果中秋在秋分节气之前的话,或预示后续天气不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产量降低。
“中秋秋分后,年景无堪忧”的意思是指,如果中秋在秋分节气之后得话,或预示后续天气较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产量较高,是个好年景。
中秋节,是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农历时间固定,每年的八月十五,但是公历时间并不固定。查看日历,在大多数年份里,中秋节处于9月份较多,少数年份下会出现在10月份。
而今年由于存在闰六月的原因,所以,今年的中秋节比较特殊,就出现在了10月份,具体时间是2025年10月6日。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
秋分和春分这两个节气比较特殊,到了这两个节气时,阳光几乎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只是到了春分后,我国白天时间越来越长,夜晚时间越来越短。而过了秋分之后,我国白天时间越来越短,夜晚时间越来越长。
秋分的公历时间相对稳定,一般在每年的9月22日至24日之间交节。但它的农历时间不固定,有些年份出现在农历八月份,有些年份出现在农历九月份。
今年秋分节气是9月23日,也是由于闰六月的原因,当天的农历时间是八月初二。
看到这,就能很明显对比今年秋分和中秋两者的先后顺序了。
今年中秋节2025年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今年秋分节气2025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二。
秋分节气在中秋节之前到来,也就是中秋在秋分之后,属于“中秋秋分后,年景无堪忧”的范畴。
按照这句农谚的意思,当中秋节在秋分节气之后,或预示着年景较好,大家不用为农作物的收成过度担忧。
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说,当中秋在秋分之后的年份时,降温可能会晚一些,炎热天气相对持续时间长一些。
对于田间的农作物来说,尤其是需要积温的农作物来说,可以更加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比如以玉米举例,每个玉米品种都有适宜的积温,满足积温以后,才是高产的前提。如果积温达不到,玉米籽粒的千粒重就会受影响,产量也会降低。
再比如一些秋季成熟的水果,适宜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果实糖分的积累和色泽的形成,不仅能提高品质和口感,也有利于提高产量。
还有一点,秋天凉爽的天气过晚到来,减少了低温霜冻的几率,也会农作物的丰收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所以,古人们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中秋在秋分之后的年份,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年景,也就 “无堪忧”了。
9月23日秋分节气,民间有 “忌刮东风” 的说法,至于为何?古人认为,当秋分时节刮东风时,或预示着后续天气会出现异常,比如出现长时间的降雨天气,或者很快出现大幅度的降温。
一方面,秋分节气是秋收的高峰期,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会影响正常的收获工作,即便收获了,也不容易晾晒。
而对于田间还未收获的农作物,又会增加发霉发芽的几率,影响农作物的品质,降低收益。
另外一方面,如果降温来得过早,会增加农作物冻害的几率,对于收获较晚的农作物来说,影响灌浆和成熟,也会造成减产。
从气象学角度看,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受西风带控制,如果出现刮东风的天气,基本上是暖湿气流北上所致,这样的天气下,就容易形成降雨。
并且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交汇后,也可能导致气温骤降。因此,古人们经过长期观察,就有了“秋分忌刮东风” 的禁忌。
综合上述内容,今年中秋节在秋分节气之后,按照农谚的说法,今年或是一个丰收年。
我个人希望如此,你怎么看呢?
来源:农民的小帮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