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1日,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地平线与哈啰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Robotaxi运营场景及需求,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打造低成本、高安全、高可靠、高可用的智能驾驶技术,推动Robotaxi实现商业成功并打造行业标杆产品,此次合作
【太平洋汽车 技术频道】9月11日,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地平线与哈啰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Robotaxi运营场景及需求,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打造低成本、高安全、高可靠、高可用的智能驾驶技术,推动Robotaxi实现商业成功并打造行业标杆产品,此次合作标志着地平线智驾技术基座全面赋能L2到L4全域场景。
当前,智能驾驶从L2向L4加速跃迁为行业共识,Robotaxi作为L4级自动驾驶重要应用及商业化场景,市场前景广阔。据瑞银报告预测,到本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Robotaxi服务市场潜在规模将达1830亿美元,届时全国约400万辆Robotaxi将投入运营。
根据协议,双方围绕L4智能驾驶全栈解决方案及技术合作,涵盖L4级自动驾驶软件算法、车规级域控制器及配套硬件,完成端到端系统集成与量产验证,该方案将作为哈啰Robotaxi车队核心软硬件系统。双方将共同保障技术方案质量与标准,致力于提供安全可靠、智能便捷的未来出行服务,为用户带来自动驾驶出行新体验。
地平线凭借软硬全栈技术积累与量产经验,已构建适配Robotaxi落地需求的技术基座。在算力层面,征程 6P可提供560TOPS算力,通过独有的弹夹式模块化系统能实现千TOPS级组合算力,满足多传感器融合与大模型应用需求;而在算法层面,其基于一段式端到端架构打造的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可实现类人体验。征程 6P与HSD能进行系统级软硬协同优化,在保障高算力冗余同时精简系统结构,缩短开发周期、降低集成成本,为Robotaxi商业化落地奠定基础。
哈啰Robotaxi业务依托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等投资方赋能,具备资金支持、庞大用户基础、成熟运营经验及丰富服务生态,可高效支撑规模化商业应用。活动现场,哈啰首款前装量产Robotaxi车型“HR1”(Hello Robot1)全球首发,并公布计划:2026年实现前装车型量产,覆盖超10个城市、完成国际首城规模落地且达到万辆规模;2027年部署超5万辆正向定义的全球版Robotaxi车型。
“技术基座公司+运营商”的联合模式,核心优势在于通过开放赋能,降低运营商自研底层技术的门槛与成本,加速自动驾驶算法迭代及落地部署;同时,运营商可专注于场景数据积累、运营优化与商业化推进,实现技术供应与场景应用的高效协同,推动Robotaxi规模化降本增效与安全升级,在市场竞争中以快打慢。
当前L4自动驾驶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一是跨越式路线,以法规和系统驱动,从L3/L4核心技术出发构建符合全球标准的产品体系,强调系统架构完备性、基础设施适配能力及功能安全与监管机制,以稳健合规构建竞争力,Waymo为代表;二是渐进式路线,以用户体验驱动,从L2辅助驾驶起步,通过真实场景数据迭代验证完善安全与监管策略,依托海量场景数据和功能闭环逐步覆盖城区及长尾场景,以快速迭代与扩展能力赢市场,特斯拉、地平线为代表。
两种路线争议已久,地平线总裁陈黎明博士在外滩大会演讲时表示:“渐进式路线是实现L4的更优路径,扎实的L2基础能力是实现L4必经之路。从L2出发通过海量数据迭代拓展ODD边界,叠加系统冗余逐步实现L4能力,可降低单车投入、提升ROI。”
地平线总裁陈黎明博士
依托辅助驾驶领域千万级出货量积淀,地平线已形成“技术-产品-量产”完整业务闭环,能将L2+场景的算法、数据与工程经验迁移至L4级场景,针对Robotaxi应用需求优化系统表现,实现技术快速复制与规模化落地。同时,地平线拥有广泛的车企与生态伙伴及开放的商业模式,可提供全栈软硬件技术方案,也能基于征程 6系列平台支持合作伙伴自主开发解决方案,加速Robotaxi应用效率。
2025年被视为城区辅助驾驶规模爆发的拐点之年,地平线预判,智能驾驶未来三年实现handsoff,五年实现eyes off,十年实现mindsoff。在产业发展进程中,地平线将坚守技术基础设施定位,携手更多生态伙伴推动自动驾驶发展,助力人类出行方式智慧变革。(文:太平洋汽车 李喆)
来源:太平洋汽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