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准捕捉用户的核心利益诉求,用通俗直白的语言传递价值,是信息流广告的通用法则,这一策略在教育、电商、医疗、游戏等多个行业均被验证有效。
在信息流优化的赛道上,人群定向是精准触达的前提,而素材则是决定流量转化的核心引擎。
不少优化师曾经历过这样的困境:耗费数小时构思创意、打磨脚本、精心拍摄剪辑,最终产出的素材却在流量池中 “石沉大海”。
究其根源,问题往往出在素材未能真正触动用户的核心需求。
基于多年信息流投放实战经验,本文将深入拆解跑量素材的共性特征与制作方法论,助力创作者打造更具传播力的广告内容。
一、跑量素材的五大核心共性
1. 直击利益痛点,降低认知门槛
精准捕捉用户的核心利益诉求,用通俗直白的语言传递价值,是信息流广告的通用法则,这一策略在教育、电商、医疗、游戏等多个行业均被验证有效。
以教育行业为例,成功的素材往往遵循 “场景还原 - 痛点挖掘 - 方案输出” 的逻辑:先再现用户日常面临的困境,比如孩子成绩停滞不前而同学却进步显著的焦虑场景,引发家长共鸣;再通过 “另一家长的成功推荐” 等方式,自然引出解决方案,增强代入感与可信度。
图片来源:自制图
2. 黄金 3 秒法则,抢占用户注意力
素材前 3 秒的 “留人能力” 直接决定流量池的撬动效果。平台数据显示,广告流量池素材的 3 秒完播率普遍低于内容流量池,这意味着开篇必须快速抓住用户眼球。
在全民短视频时代,用户注意力被高度稀释,耐心持续降低。若前 3 秒未能形成有效刺激,内容极有可能被直接划走。想要留住用户,需在开篇融入人物冲突、视觉冲击或高度差异化元素:可以是 “新奇特” 的画面,如反常识的实验场景;可以是经典场景还原加反转,如 “以为是骗局结果真香” 的剧情;也可以直接抛出问题锁定目标人群,如 “宝妈们,还在为孩子挑食发愁吗?”
创作技巧:多分析高数据短视频而非同类广告素材。用户对重复内容易产生疲劳,需在参考爆款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创新。与此同时,相关媒体数据统计表明,约 65% 的高质感优质内容素材,其时长都集中在 30 秒上下。这意味着在内容创作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把控整体时长、紧凑叙事节奏,主动删减不必要的冗余信息,以此确保核心内容能够精准、清晰地传递给受众。
3. 植入用户视角,构建信任链路
电商类活动中,用户常对活动真实性存疑,担心 “被套路”。某电商的广告素材便精准把握这一心理,开创 “质疑 - 验证 - 反转” 的经典结构,通过剧情化表达消解用户戒备。
其 “9 块 9 打假” 系列堪称典范:视频主角带着人群气势汹汹地质疑 “9 块 9 买苹果手机” 活动的真实性,高喊 “这是骗局,大家别上当!”;随后活动人员现场演示,通过下载链接、参与流程等真实操作,验证活动有效性,形成强烈反差。这类素材不直接吹嘘活动力度,而是站在用户立场提出疑问,再用事实回应质疑,自然引导用户行动。
4. 锚定产品核心,避免内容跑偏
提升完播率的同时,需警惕 “为冲突而冲突” 的误区,素材最终必须落脚于产品价值。平铺直叙的产品介绍难以打动用户,需通过低价优惠、功效展示等方式激发购买欲,或通过真实使用场景直观呈现产品功能、优点与效果,让用户 “所见即所得”。
精准细分人群也是有效策略:针对特定人群定制素材,如 “20-25 岁办公室女孩注意了”,搭配人群定向功能,过滤非目标用户,提升转化效率。
5. 弱化营销属性,强化种草逻辑
总结历史平台的素材趋势显示,营销属性正逐渐弱化,种草属性占比提升,甚至部分优质素材全程不提及价格优惠。这与早期强调 “无效退款”“厂家直销” 的硬广模式形成鲜明对比,标志着用户对广告内容的接受阈值已显著提高。
二、素材制作的四大实操要点
图片来源:自制图
1. 聚焦核心卖点,拒绝信息过载
产品卖点能否解决用户真实需求是关键,创作时需遵循 “少而精” 原则:1 条视频只突出 1 个核心卖点,用短平快的方式传递给用户。若需展示多个卖点,可通过系列视频组合呈现,避免信息混乱。
2. 采用第一视角,增强代入体验
用第一人称的用户视角创作,展示与用户生活相关的应用场景,更容易引发共鸣。正如网络热梗中 “老奶奶卖橘子” 的文案 ——“甜过初恋”,没有描述产地、大小或价格,而是从用户最在意的 “甜度” 出发,用 “初恋” 这一全民共通的情感记忆做类比,瞬间调动消费者情绪,实现高效共情。
3. 匹配背景音乐,提升内容质感
不少优化师容易忽略背景音乐的作用,实则合适的音乐能显著提升素材吸引力。选择近期短视频平台的热门音乐,同时确保与产品调性匹配:低客单价产品搭配促销、热闹的音乐,营造抢购氛围;高客单价产品选用舒缓、平和的音乐,凸显品质感。需避免 “音乐与内容脱节” 的问题,可参考平台热门音乐库,保持画面与音效的逻辑一致性。
4. 坚持内容原生,强化原创属性
注重原创性,拒绝盲目抄袭模仿。可参考同行业高数据视频的创作逻辑,但需结合实际用户的浅层需求与深层需求,进行创新性延展。短视频平台对原创内容的权重倾斜明显,原生内容更易获得流量扶持。
以腾讯广告为例,硬广素材的效果已大幅削弱,原生内容和软广种草类视频更受青睐,内容形式从 “强行推销” 转向 “种草、评测、体验” 等软性表达。制作时需把握 “强内容、弱广告” 原则:产品露出避免出现在前 3 秒,弱化推销感,多铺设用户体验、场景化种草等内容。
三、总结
爆款素材没有固定公式,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模板,需要持续迭代优化。不同媒体的竞争环境差异较大,需根据平台特性调整素材策略。信息流优化是一场持久战,唯有不断洞察用户需求、紧跟平台趋势、打磨创作技巧,才能在流量池中持续突围。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从业者提供参考,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创作经验与困惑,共同探讨信息流素材的进阶之道。
来源:A丝路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