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股债汇“三杀”:米莱的“电锯改革”到头了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2 16:00 1

摘要:2025年9月7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议会选举结果出炉。总统米莱领导的“自由前进党”遭遇重大挫败,33.9% 的得票率大幅落后于反对派“祖国力量联盟”的47% 。

2025年9月7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议会选举结果出炉。总统米莱领导的“自由前进党”遭遇重大挫败,33.9% 的得票率大幅落后于反对派“祖国力量联盟”的47% 。

这个拥有全国近40% 选票的关键省份,历来是庇隆主义的大本营,米莱原本希望在此获得势均力敌的结果,为10月26日的全国中期选举积聚势头。

然而,13个百分点的差距远超市场预期,这场失利不仅动摇了米莱的政治根基,也为其执政以来推行的“电锯改革”蒙上阴影。

两种力量两个方向

在得知选举结果后,米莱在竞选总部发表讲话,承认败选。他表示:“我们遭遇了选举失利,必须要接受这一点。他们(指反对派)把掌控了40年的庇隆主义资源都用到了本次选举中。”

尽管如此,米莱强调不会改变执政路线:“我们不会对此调整,否则只会走老路。我们会全力维护财政平衡、保持汇率制度,继续努力放松管制,并改善我们的人力资本政策。”

米莱表示,他的团队将“反思、处理并修正本次选举中的错误”,为10月26日的全国议会中期选举做准备。他引用了丘吉尔的名言:“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并非末日,最重要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米莱的自由主义与庇隆主义的福利政策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治理理念。

米莱的“电锯改革”核心包括:大幅削减公共支出、裁撤政府机构、终止赤字货币化、推动国企私有化、放松管制与税制简化。

他上任后,将政府部委从18个减至8个,关闭200多个地区级机构,裁减公务员约3.7万人。2024年前9个月,公共资产支出同比减少80%,对地方政府转移支付减少70%。

相比之下,“祖国力量联盟”主张强化社会保障,扩大公共支出,保障民生福利。其代表人物阿克塞尔·基希洛夫在胜选讲话中明确指出,他们的政策核心是“服务于人民,而非精英”。

庇隆主义重视公共教育、医疗、文化和养老金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强调政府在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公共福利方面的职责。

股债汇三杀

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议会选举结果公布后,阿根廷金融市场周一(9月8日)遭遇猛烈抛售,出现“股债汇三杀”局面。

阿根廷股市Merval指数暴跌13.25%,创下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全球最大的阿根廷ETF Global X MSCI Argentina同样暴跌10.56%。

阿根廷比索兑美元汇率暴跌近5%,至1436比索兑1美元。阿根廷流动性最强的2035年到期的债券价格一度下跌逾6美分,收益率攀升至12.8%。

在美股上市的阿根廷公司股价也全线暴跌:Banco BBVA股价暴跌超22%,苏佩维耶勒集团股价暴跌超21%,金融集团股价暴跌超20%。

与当前的市场崩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米莱在2023年11月19日当选总统时,金融市场曾一片欢腾。

当时阿根廷股指单日大涨22.84%,创造了历史纪录。Global X MSCI Argentina ETF当天大涨12%,同样创下历史纪录。

为数不多的几只在美股上市的阿根廷股票被全球买家疯抢,其中菲斯科石油涨幅超过40%。阿根廷两大支柱型银行Banco Macro SA和Grupo Financiero Galicia SA分别大涨20%和17%。

投资者当时对米莱提出的激进自由化改革充满期待,包括推动国企私有化、“炸掉”央行、全面转向“美元化”等主张。

即使是最近遭遇暴跌,拉长时间来看,从米莱在2023年获胜至今,ARGT ETF整体上涨了51.94%,MERVAL指数整体上涨168.64%,而同期标普500 SP500才上涨42.83%。

整体来看,虽然阿根廷的选民对米莱还有些模棱两可,但是资本市场的真金白银却是用“脚”投票,把票投给了米莱。

资本市场从不撒谎,因为真金白银砸下去盈亏都是自己的,所以它用最真实的方式表达了对阿根廷政治走向的判断。

米莱当选时市场的大涨,反映的是资本对削减公共支出、放松管制、国企私有化等自由化改革的期待。

而本次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议会选举后市场的暴跌,则说明资本对庇隆主义回归及其可能带来的政策逆转深感担忧。

资本、资金不看好左翼政党,就不会投资阿根廷,阿根廷怎么可能变富?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经济逻辑。

未来米莱的改革计划仍然面临重重障碍。

摩根大通最新报告已将阿根廷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5.3%下调至4.7%,主要原因在于二季度GDP表现不佳、汇率波动以及中期选举的不确定性。

10月26日的全国中期选举将对米莱执政能力产生决定性影响,如果自由派再遭受挫败,米莱在国会的执政基础将更加薄弱,他的改革计划很可能需要妥协或延缓。

除了政治挑战,米莱还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削减经费杜绝赤字是真的,但是大量公立学校、医院面临经费短缺,部分地区药品供应中断这也是真的。

取消交通、供暖、食品补贴后,低收入家庭生活成本增加,这也是米莱不得不面对的“人心问题”。

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选举结果已经表明,阿根廷民众,或者至少是近半数选民,已经对米莱的“电锯式”紧缩政策失去了耐心。

资本市场用单日13.25% 的暴跌回应了米莱的选举惨败,与2023年11月他当选时22.84%的单日涨幅形成鲜明对比。

资本市场的判断没有变,米莱的基本盘——选民——可能已经在悄然发生转向。

阿根廷人正在用选票,在财政紧缩的“短痛”和社会福利的“长痛”之间做出权衡。

米莱“电锯改革”未来的命运,将在10月26日的全国中期选举中见分晓。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张是之

责编 辛省志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