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赢,还差9个条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6 21:43 1

摘要:特朗普这一次对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征高额关税,美国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像我这样的中国网民肯定是不看好的。

大家好,我是静思有我。安静地思考,有我一个。

特朗普这一次对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征高额关税,美国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像我这样的中国网民肯定是不看好的。

当然我并不是简单的基于爱国情感,而是因为多年前,我毕竟在课堂上学过一些经济学常识。

而且,我用这些经济学常识对这件事情做出的推理,和世界上很多大咖级的经济学家的判断是一样的——这包括美国的很多经济学家。

但是我作为一个中国网民,我也很担心我错了,我怕我犯了过于自信的错误。——据我所知,这在法律上叫间接故意。

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我很多次地想,美国这次要想赢,需要哪些条件?

必须要承认,对世界各国加征关税,相当于给本国产业砌起了一堵保护自己的高墙。

一个最直观的逻辑是,外国的商品进不去了,本国人只能买本国的商品,于是本国的商品就好卖了。好卖了,能赚钱了,就能够搞科研开发,促进产品迭代升级。

这个逻辑,我在分析中国经济的时候说过。这是一个经济逻辑,是不分国界的,自然也适用于美国。我不能因为爱国,就主观地认为某个经济逻辑只适用于中国,不适用于美国了。

那我为什么还是认为特朗普赢不了呢?

因为,要振兴美国的制造业可能需要10个条件,通过加征关税,把本国的制造业保护起来只是其中之一。那么还有其他9个条件,他有吗?

保护起来了,你就一定能成长起来吗?未必!

就像一个孩子,要想学到科学文化知识,首先是要进教室。可是,进了教室你就一定学得好吗?

那么我们就要分析一下,进了教室之后还需要哪些条件?

从制造业发展的角度,通常我们谈论的有这些因素:

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你路都不通,那怎样搞物流和运输?

当然,在当代,还有信息基础设施。比如,如果你没有很好的网络,你怎么去适用机器人?

另外,我们还要考虑到技术工人。活都是人干出来的,没有熟练的技术工人,谁去把产品造出来?即便是手搓,那也要人的手去搓啊。即便是用人工智能机器人,也要有操控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真人啊。

这些方面,美国现在都没有优势,甚至可以说是短板。

美国基础设施建设一塌糊涂,传统基础设施基本还是在用上个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建设的玩意儿。

新兴的基础设施就更加不用说了,中国已经甩他几条街了。

最近这几天,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在中国搞直播。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上,即便是列车钻进了漆黑的隧道,它的5g信号依然满格,直播画面丝滑流畅,游戏延迟低至28Ms。这一幕让全球网友炸锅:“中国高铁的网络,竟然比我家WiFi还稳吗?”

搞个直播,万一卡顿,倒也无所谓。但是,要是做人工智能时卡顿,那可是大事。

比如,工厂里的人形机器人干活时,需要汇集各方面的数据,如果卡顿了,数据不能及时传递上来,机器人的手该抓东西的时候他不抓,那可就抓瞎了。轻一点的后果是出次品,重一点的后果可能就把产品给作废了。

所有这些,都是我这样的人在思考特朗普这一次能不能赢的时候考虑的因素。

也正因为考虑到这些因素美国都不行,所以我坚信,特朗普这一次加征关税,一定振兴不了美国的制造业。正如美国网民所说,特朗普这一次加征关税,不会让美国再次伟大,倒是会让中国再次伟大。Oh My God!

但是,这些因素都是网络上已经说透了的话题,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因素呢?

我想到了人。

所有的事,都是人做的。

有人说,以后会有机器人。可是我想问一句:机器人由谁开发,由谁指挥,由谁操控?

人仍然是这个世界的终极主宰者。即便科幻片里面说将来可能不是这样,但那是将来,而我现在说的是现在。

那么人有什么特征呢?

那实在太多了。

但是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是,人有七情六欲。总之,人不是机器人,也不是机器,人就是人。

你不要以为我这是在转着圈说废话。这一点很重要,需要多转几个圈加深印象。

人的这个特征,导致了人必须生活在有人情味的温情环境中。只有这样,人才会舒服,才会愉悦,才会有做事的动力。

同时,只有这样,人才觉得努力工作有意义,不然人可能就不想干工作了。

想到这一层,我作为一个中国网民就更加自信了,因为中国极具人情和温情的传统。

最近,拥有3,700万粉丝的外国网红甲亢哥正在中国直播。其实,甲亢哥最近这几年一直在全世界游动,两年半的时间直播了大约25个国家。但是在其他的地方,真可谓事故频发:被袭击过,被诈骗过,被强行叫停过,被抢过…唯独在中国,一切顺利。

这是最基本的人情味和温情,甚至在中国根本就算不上人情味和温情。

但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个条件,谁愿意来中国呢?

而在美国,华裔科学家,或者跟中国有合作的科学家,屡屡遭到骚扰。世界各国去美国的人,也屡屡遭到无端的盘查。这让世界各地的精神美国人,颜面扫地。

没有人情味,没有温情,人就不愿意去。待在那里的人,也想走。比如在美国的科学家,这两年就有很多回到了中国,或者去了他国。

人没了,谁来干活?不管是高端的活,还是低端的活。

所以我们发现,在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熟练劳动力、宗教、文化……等等因素之外,人情味和温情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重要的竞争力。

这使我想起了过去几天突然成为网红的山西人王朝珠,可能很多人都已经不在意他的真名了,因为大家都亲切的把他称为“姥爷”。

他今年76岁了,当“姥爷”也够格。

“姥爷”这个称呼,来源于他的外孙女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

深圳地铁10号线所有的站名都是“姥爷”在2020年写的。当时,深圳地铁向社会征集书法作品,“姥爷”的作品光荣入选。

几年来他一直想去深圳,却没有去成。这中间有疫情的原因,也有其他的原因,总之没去成。今年下决心要去了,但也不是立刻就能成行,于是外孙女就在网上发帖,希望网友们能够拍一些深圳地铁10号线站名的一些照片,让“姥爷”在去深圳之前先过把瘾。

这样的一个帖子,在汪洋大海一样的网络上,极其有可能石沉大海。

然而具体到这个帖子来说,却一石激起千层浪。

素不相识的深圳人迅速就把深圳地铁10号线上“姥爷”书写的隶书站名,全部拍照,发在评论区,形成了一个书法照片墙。

这可都是没人组织的,更是没有报酬的哈。

深圳人不仅发了照片,还留下了热情洋溢的留言:

比如:“姥爷真厉害。”

“欢迎姥爷来深圳。”

“姥爷一定要去看看深圳魔法图书馆。”

一个帖子,1800多条评论,1.4万多个点赞。

深圳人的人情味儿,跃然网上。

于是,“姥爷”就由外孙女的“姥爷”,变成了深圳人的“姥爷”,变成了全网的“姥爷”。

紧接着,深圳地铁热情邀请“姥爷”去看深圳,“姥爷”在深圳大约待了两三天,自然又得到了热情的接待。

更重要的是,很多深圳人知道“姥爷”来了深圳,专门去坐那趟地铁,希望能够跟“姥爷”偶遇。

有人还真偶遇成了,还得到了“姥爷”的字,欢喜得不要不要的,像中了百万大奖似的。

看到这些报道,我的心里面暖暖的。

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正是特朗普向全世界加征关税的时候。因为“姥爷”大约是4月2号前后在深圳,而特朗普就是4月2号发布了加征关税的行政令。

“姥爷”只比特朗普年轻3-4岁,“姥爷”和特朗普基本算是同龄人。

当“姥爷”在中国,在深圳,被人情和温情包围、“姥爷”自己也屡屡露出和蔼的微笑,发出谦虚的自白的时候,特朗普正向全世界展示了青面獠牙,凶神恶煞一般。

两相对比,我觉得“姥爷”比特朗普要幸福多了,也有人情味多了,也温情多了。当然,若论文化,“姥爷”又把特朗普不知道甩了几百条街。

“姥爷”的书法真的很好看。

我看这些报道的时候,经常看着看着就不看文字了,就盯着文字中间穿插的关于“姥爷”的书法的图片,一看就看好久,眼睛都不带眨的。

尤其是,我最近出了新书《你的钱是你的钱吗?》,出版社的朋友建议我用毛笔签名。而且签一次还不行,每隔一段时间要签一次新鲜的。目前就已经签了“乙巳年孟春”和“乙巳年仲春”两个版本。一个是竖着写的,一个是横着写的。

说实话,这对我来说实在太难了,几年前我做自媒体的时候,没人提醒我要提前练毛笔字!所以我最近天天都在练毛笔字,生怕“静思有我”4个字写得让人恶心。我还准备跟着邻居家那个天天把我叫爷爷的小孙子一起,去上书法培训班,去和小家伙当个同学。

正在这样的关键时期,突然有一个“姥爷”成了网红,而且他还是书法家,你说我的心情会咋样?我的关注度会如何?

我们也不扯远了,我们还是说人情味儿和温情的事儿。

“姥爷”的故事发生在深圳,又让我很有感慨。深圳给人的印象是硬核科技,是时代前沿,似乎跟传统文化,跟人情味的距离有点远。

但是一不留神,竟然发生了这么有人情味和温情的故事,这似乎突然让我明白了,深圳为什么能够成就硬核科技,能够站在时代前沿?

所有的事都是人做的,所有的事都是为了人,所以,只有有了人情味儿和温情,才会做好所有事,才能为好所有人。

特朗普和美国的霸权,之所以终将并且很快会失败,从最朴素的角度来解读,就是他丢掉了人,丢掉了人情味儿,丢掉了人味儿。

这是我自从做自媒体以来,对美国和特朗普的霸权的最最客气的解读。

算是给特朗普留足面子了。

对于特朗普这样一个很快就会失败的80岁的老人,我也要有点人情味儿,口下留情,口中积德,对吧?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我是静思有我,安静地思考,有我一个。

来源:灾境英雄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