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旁人眼中,这已经是份不错的“金饭碗”,可不料却并不能满足向某某日益膨胀的野心,他的目标就是进入国家机关当公务员,抱着一份“铁饭碗”。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从古至今,为利卖国的间谍,一直都为人不齿!
不过以往的“间谍”,要不然被金钱迷惑,要不然被色情交易,可如今却有人主动投敌,甚至上赶着将国家机密文件送给对方。
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随着央视的亲自下场,不仅将这位间谍身份公布于众,更是将作案过程全数曝光......
向某某从小学到大学,他的成绩几乎总是名列前茅,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早已让他习惯了站在聚光灯下。
更是在2017年,他通过校招以劳务派遣形式,进入某央企驻东南亚分支机构,担任信息技术专员。
这份工作提供月薪1.2万元的基础薪资,还包含住房补贴、海外津贴等优厚福利,年收入可达20万元左右。
在旁人眼中,这已经是份不错的“金饭碗”,可不料却并不能满足向某某日益膨胀的野心,他的目标就是进入国家机关当公务员,抱着一份“铁饭碗”。
可自2018年起,他连续五年报考中央部委公务员,每次都以微弱分差落榜,毕竟公务员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其选拔过程自然要比一般职业更为严格,而这不仅是因为公务员的工作性质特殊,更是因为他们承载着国家的重任和人民的期望。
但对于向某某来说,接连的失利也让他产生了不好的想法,不仅没有将错误怪到自己头上,反而是将原因归到考试制度上,认为存在不公平的地方,更是在社交平台多次发表“考试黑幕论”“体制迫害论”等偏激言论。
特别是在2022年第三次落榜后,他就在私人日记中写道:“既然这个体制不给我出路,我就要亲手毁了它”,也正是这种扭曲的心理,最终演变成了叛国行为。
在2023年初,向某某就通过暗网主动联系某境外情报机构,甚至为了表达“诚意”,他专门将经手的12份企业机密文件(后经鉴定含3份机密级、5份秘密级)作为“投名状”发送给对方。
要知道,这些文件涉及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能源合作等敏感内容,而对方也当即通过比特币支付了相当于5000美元的报酬,并许诺提供更有价值情报可获得移民资格。
隐蔽的专业手法当向某某看到钱后,就下定决心要把重点放在传递更多资料上,毕竟他认为这样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同时还能得到经济好处。
甚至为了更好的逃避监管,向某某还精心设计了一套间谍工作流程,他使用伪造身份证办理了5张匿名电话卡,专门用于单线联系。
而且每次传输文件时,他都不去公司或着家里的网络,反而是选择人流量大的商场连公共WiFi,并使用多层加密的即时通讯软件,更为狡猾的是,他还将文件隐藏在普通旅游照片中,通过云盘分享链接的方式传递。
据后来调查发现,在2023年3月至9月期间,向某某利用参加部门会议之便,偷拍投影屏幕上的敏感数据达7次,甚至还专门购置了高清针孔摄像机,用来从事间谍行为。
为了能获得更多的机密文件,向某某便再次参加公务员考试,目标就是国家核心部门,但在他从事违法行为的同时,国安局也在仔细的盯着他。
毕竟国家安全机关的“天网”监测系统在例行扫描时,就发现某境外IP频繁接收来自东南亚地区的加密数据包。
经过三个月的溯源分析,最终锁定信号源指向向某某的电子设备,而专案组更是通过对其网络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完整还原了其作案时间线。
更是通过调查发现,每次文件传输后24小时内,其境外数字货币钱包必有相应金额入账,半年累计获利8.6万美元。
最终在2023年10月,侦查人员趁其回国探亲时实施抓捕,在他的背包里,他们找到一个加密的U盘,里面有三份还没发出去的文件,还有和境外机构的聊天记录,而且检查他的银行账户,发现十二笔来自国外的转账,金额从几千美元到上万美元。
本以为面对“铁一般”的证据后,向某某能够老实伏法,可不料他却谎称自己是“被迫参谍”,是境外间谍威胁他才“不得不”配合,而且他还编造了一套“受害者”故事,试图蒙混过关。
但国安部门早已掌握了他的全部犯罪证据,毕竟从他主动联系境外组织的通信记录,到传输机密文件的加密渠道,再到他删除数据的痕迹,一切都清清楚楚。
最为主要的是,向某某案并非个例,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了多起间谍案件,例如某高校教师王某某,在出国参加学术交流时被境外间谍组织盯上,以丰厚的报酬为诱饵,要求为其提供国内高校科研项目的相关情报。
还有某军工企业的技术人员张某,因沉迷网络赌博,欠下巨额债务后,被境外间谍组织利诱,将涉及国家军事安全的重要技术资料泄露给对方。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主动投敌类案件占比已升至34%,较五年前增长近两倍,而且境外势力重点锁定掌握核心技术的科研人员,从单纯金钱交易发展到帮助移民、解决子女教育等,甚至策反主动化,导致越来越多像向某某这样的“自投罗网型”案犯出现。
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参加间谍组织或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构成间谍罪,情节严重者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死刑。
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向某某的行为,早已触碰法律红线,他提供的情报被鉴定为国家机密,危害不容小觑,最终,他因间谍罪被判处监禁。
主要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央广网2025年06月25日关于“上岸”无果,心生报复,他竟主动联络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广州日报2025年06月24日关于上岸无果心生报复,他竟主动联络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报道
来源:柯静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