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姐三强全是博士,颜值却被骂惨!网友怒了:选美还是选院士?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9 01:06 1

摘要:她背景挺厉害的,26岁,以前是艺术体操运动员,现在还是港大在读博士。

今年港姐决赛一结束,我朋友圈立马炸了。

全是吐槽:“这届三强,长得也太接地气了吧。”

有人甚至说,丑得刷新三观。

你以前港姐是什么概念?

那可是女神生产线啊。

小时候谁家电视没放过几个港姐出身的明星?

个个大眼睛高鼻梁,站在台上就是一道光。

可今年这三位,真的让人有点愣住。

先说冠军陈咏诗。

她背景挺厉害的,26岁,以前是艺术体操运动员,现在还是港大在读博士。

初赛那会儿,看着还挺舒服,清清爽爽,有点学霸女神的感觉。

结果决赛一亮相,整个人像没睡醒。

脸色发黄,嘴角往下耷拉,合照站边上,气场直接被压没了。

旁边亚军季军一站,她显得又矮又没精神。

但你要说她不行吧,人家现场表演体操动作干净利落,问答也答得条理清楚。

评委都点头说,这姑娘有内涵。

可观众心里就是过不去那个坎:

港姐冠军,好歹得看着顺眼吧?

再聪明,也不能完全不顾脸面啊。

亚军施宇琪更可惜。

27岁,剑桥硕士,干的是航天科技的工作,混血长相,还有点像迪丽热巴。

赛前大家都说,这姑娘稳了,颜值学历全齐了。

可一上台,整个人僵住了。

穿泳装走秀,手脚不协调,居然同手同脚,像小学生军训。

平时说话利索的人,问答环节卡壳好几次,眼神飘忽,明显紧张到失控。

你说她是实力不够?显然不是。

可舞台就是这样,一秒出错,全场记住。

最让人意外的是季军袁文静。

赛前几乎没人认识她,粤语都说不利索,台上讲话结结巴巴。

可她硬是挤掉了好几个热门选手为因为她学历太硬了——斯坦福大学传播学博士。

为了参赛,突击学粤语,虽然说得还是磕巴,但评委显然更看重她的“素质”。

结果一出,台下一片哗然。

有人当场笑出声:“咱们这是选美还是选院士?”

也有网友调侃:“TVB现在招港姐,简历比长相重要。”

最让人心疼的是1号李尹嫣。

哈佛公共管理硕士,长得甜,气质好,泳装环节线条漂亮,问答也稳。

好多人都觉得她至少进前三。

结果呢?只拿了两个安慰奖:友谊小姐和最上镜小姐。

网友都替她喊冤:“要是她进三强,大家也不会这么骂了。”

回头看看八九十年代的港姐,真是神仙打架。

张曼玉、李嘉欣、袁咏仪……随便一个镜头都能当壁纸。

没拿冠军的,后来也都成了经典。

那时候大家看港姐,图的就是一眼惊艳。

美,就是最大的正义。

可这十年,风向变了。

TVB高层乐易玲早说过:“我们要选有素质的,学历高的。”

这话今年算是彻底落实了。

三强里,两个博士一个硕士,学历拉满。

可观众不买账,不是反对读书人参赛,而是觉得:

能不能别非得二选一?

我们当然喜欢聪明的女孩。

美,本来就不该只有一个标准。

它可以是脸蛋,可以是气质,也可以是才华。

但全砍掉一个,只剩另一个,总觉得少了点味道。

你看李尹嫣那样的,学历不低,长相出挑,表现也稳。

要是多几个这样的人,大家还会吵吗?

我搜了一下往届港姐,发现其实也有高学历的,但人家是“美+才”双在线。

不是用学历去补颜值的短板。

选美嘛,本质还是在“美”字上。

不是说博士不能美,而是别让“博士”两个字成了上位的唯一门票。

最后:

我觉得它的审美,这没问题。

但观众心里始终有个期待:

站在台上的,得让人眼前一亮。

不是简历亮,是人亮。

我们尊重知识,但也想看见美。

真正的进步,不是把学历摆上神坛,而是让美丽和智慧站在一起,闪闪发光。

那才叫港姐该有的样子。

来源:禾雨叙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