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9月11日晚间,美国劳工部发布美国8月的物价数据,这是本月美联储FOMC会议前最后一个重要数据,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国会不会在下周开启今年的第一次降息。
北京时间9月11日晚间,美国劳工部发布美国8月的物价数据,这是本月美联储FOMC会议前最后一个重要数据,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国会不会在下周开启今年的第一次降息。
数据显示,美国8月的CPI同比上涨2.9%,与市场预期持平。数据一出,市场欢腾,降息前的最后一个障碍被扫除了,这下美联储一定会在9月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了,而现在的悬念已从是不是降息转为会不会一下子降息50个基点。
交易员为各类情况给出的最新概率为:9月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是93.9%、降息50个基点为6.1%;到10月累计降息25个基点为7.6%,累计降息50个基点为86.8%。累计降息75个基点为5.6%。
大家认为9月、10月均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最大,同时也可能出现其中的一个月降息50个基点,另一个降0.25%的情形。
市场变得如此乐观要归功于美国劳工部近期的“优良”表现,除了8月CPI数据符合预期外,劳工统计局上周发布的非农就业数据同样支持降息。可以说这一系列数据立了大功,给了美国足够的降息理由。
现在美国各界都需要强烈支持降息的理由出现。
美国总统特朗普自然不必多说,自重新当上总统后就开始呼吁降息,达不成目的后不断在社交媒体上向美联储主席开炮,甚至另辟蹊径,妄图以美联储大楼装修费用超标为由把鲍威尔给开了。只不过顾虑美联储独立性问题,外加被华尔街出身的财长贝森特拉着才迟迟没有动手,心里面估计早就把鲍威尔开除几十次了。
鲍威尔同样如此。别看他态度强硬、坚守美联储独立的立场,俨然一副不畏强权的学者范,实则内心深处慌得很。除了受到特朗普催促降息的压力外,担心因降息动作慢了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真是如此的话他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背上拖累经济的骂名。
作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向来坚持根据各类数据做出决策,主要包括通胀和就业两个方面的宏观数据。
之前不愿意降息是因为美国的通胀水平不仅没有下降,而且就业市场非常火爆,至少数据很好看。如今情况发生了180度大转变,美国前几个月的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初值遭断崖式下调,就业市场疲态尽显,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偏向“稳就业”,通胀只要别太拉胯就行了。
8月CPI同比上涨2.9%,在预期之内,不算拉胯,让美联储有充分的理由通过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促进就业。
特朗普很满意,鲍威尔不用犯难,所以我说美国劳工部发布的8月CPI数据立了大功。不过,这个世界真的会有完美的数据和事情吗?理性告诉我根本不可能。
事实上美国关税政策对物价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传导至物价端,而根据经济学家的预测,关税造成的物价上涨需要半年时间逐步体现出来,从4月算起也就是要到今年的四季度,届时美国物价可能迎来一波上涨,CPI爆表并非不可能。
若真是如此,美国的处境将相当尴尬,利率已经下调了而且会持续调整,物价却反弹了,得收紧钱货币政策。不管怎么做都有问题,要么放弃就业、要么纵容物价飙升。
当然,还有一招,那就是数据造假,反正美国各部门在这方面是有经验的,只是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化解短期问题的代价是美国经济深陷长期隐患。以特朗普的尿性,你觉得他会怎么选呢?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来源:王五说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