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高峰的嘉兴南湖区东升路老电视台对面,朝东埭小区门口的梧桐树下,电动车的铃铛声、汽车的喇叭声交织成日常的交响乐。谁也没想到,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就在这样平凡的清晨拉开了序幕。
早高峰的嘉兴南湖区东升路老电视台对面,朝东埭小区门口的梧桐树下,电动车的铃铛声、汽车的喇叭声交织成日常的交响乐。谁也没想到,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就在这样平凡的清晨拉开了序幕。
9月12日上午8点05分,正在路口执勤的新嘉中队警员小陈,突然被一位拎着菜篮子的阿姨拽住衣角:"警察同志,那边有个孕妇躺在地上!"顺着阿姨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位穿粉色提花连衣裙的准妈妈蜷缩在小区铁栅栏旁,身下的水渍正慢慢扩散。
小陈撒腿就往现场跑,边跑边摸对讲机呼叫指挥中心。等他赶到时,现场已经围了七八个热心市民。有位戴草帽的大叔正撑着伞为孕妇遮阳,一位穿红马甲的大姐不知从哪儿变出个护垫垫在孕妇身下,还有个戴眼镜的小哥蹲在旁边轻声安慰:"别怕,120马上就到。"
"大家让让,先保护隐私!"小陈指挥同事搬来围挡围成半圆,自己则蹲在孕妇身边:"我是交警小陈,您深呼吸,救护车5分钟就到。"说话间,他悄悄脱下反光背心盖在孕妇腿上。此时孕妇疼得直冒冷汗,断断续续说:"我...我老公正在赶过来..."
8点10分,120救护车呼啸而至。医护人员刚给孕妇戴上胎心监护仪,小陈的对讲机就传来指令:"前方中山路堵车,改走勤俭路!"他立刻跨上警用摩托车,朝司机比了个"跟紧我"的手势。
早高峰的嘉兴街头,红蓝警灯劈开拥堵的车流。铁骑队员老周在最前方开道,每到路口就用扩音器喊话:"让让!有孕妇!"神奇的是,原本堵得水泄不通的车道,竟像被施了魔法般让出一条通道。有司机甚至主动倒车给救护车腾位置,有电瓶车直接骑上了人行道。
"前面右转进医院!"老周看了眼后视镜,发现孕妇的车紧紧跟着。原本需要20分钟的路程,他们只用了8分钟。当医护人员推着担架冲进急诊室时,时钟指向8点23分。此时,铁骑队员老周的警服已被汗水浸透,反光背心上的"嘉兴交警"四个字却格外耀眼。
最终在多方协作下,孕妇顺利生产,母子平安。家属对医生千恩万谢,还说一定要当面感谢出手相助的交警同志,也非常感谢不知名的路边帮忙者,感慨道:“我们的小天使是个有福之人,出生搞这么大的阵仗,将来一定不一般。”
当这段暖心的视频刚发布不久,评论区瞬间被留言刷屏:
"看到铁骑开道时,我在办公室眼泪都出来了!嘉兴真是座有爱的城市。"
"撑伞递护垫的阿姨们才是真人间天使,建议颁发'最佳产科编外人员奖。"
"10分钟送到医院,这效率比外卖还快!建议给铁骑队员颁发'生死时速'勋章。"
"那个帮孕妇盖衣服的交警小哥,背影帅过偶像剧男主!"
还有网友翻出2024年嘉兴平湖孕妇送医的旧闻对比:"嘉兴交警的绿色通道真是屡试不爽,建议其他城市抄作业"
甚至有调皮的评论:"建议给铁骑摩托车装个'母婴优先'专属喇叭,以后堵车直接播《好日子》"
这场生命接力让我想起去年冬天,嘉兴某小区一位老人突发心梗,也是邻居们接力抬担架下楼。在这个城市,似乎总有些温暖的瞬间在悄悄发生。
有人说,城市越大,人情越冷。但在嘉兴,我们看到的是:交警能在早高峰为素不相识的孕妇开路,路人会自发组成"人墙"守护隐私,连陌生司机都愿意为生命让行。这些细碎的善意,就像南湖里的涟漪,一圈圈荡开,让整座城市都变得柔软。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个例。但我想说,当善意成为一种习惯,当互助成为城市基因,这样的"个别"就会变成常态。就像网友说的:"真正的文明,不是看高楼多高,而是看对弱者有多暖。"
此刻,在嘉兴某医院的病房里,那位新晋妈妈正抱着襁褓中的宝宝。她不知道的是,这个清晨发生的故事,已经让无数人相信: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总有些温暖,值得我们热泪盈眶。
来源:周道社会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