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6》爆火的王蓉,唱功如何?最低估的天后?硬核分析!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6 11:20 1

摘要:王蓉,这位在《浪姐6》里面唯一一个真唱的女歌手、女艺人,凭借自身的扎实唱功成功翻红。她的唱功实力,也一举碾压整个《浪姐》其他成员,堪称是整个《浪姐6》里面唯一一个具有声乐表达力的成员。而对于90后而言,王蓉是陪伴了我们整个童年,小时候《我不是黄蓉》、《爸爸妈妈

粉丝提问:王蓉的唱功如何?《浪姐6》感觉好厉害啊!

王蓉,这位在《浪姐6》里面唯一一个真唱的女歌手、女艺人,凭借自身的扎实唱功成功翻红。她的唱功实力,也一举碾压整个《浪姐》其他成员,堪称是整个《浪姐6》里面唯一一个具有声乐表达力的成员。而对于90后而言,王蓉是陪伴了我们整个童年,小时候《我不是黄蓉》、《爸爸妈妈》、《哎呀》的爆火,还记得语文老师在小学课堂上播放过,《同一首歌》每周都会播出。

从整体唱功上讲,王蓉的唱功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华语职业女歌手,她拥有极高的CD神曲创造能力。在整个华语音乐之内,王蓉的咬字语感是女歌手内少有的惊艳。她的音乐大部分都是以语感优秀作为基本盘。比如说《爸爸妈妈》这首歌,最大的声乐亮点就是语感,明明是非常低沉、调式偏低的音乐,但是王蓉的咬字呢喃就是提供完美的亲情叙述能力。

语感天赋这种东西,在华语音乐之中是非常稀缺的。在唱功天赋上,其实王蓉的咬字语感能力几乎和孙燕姿是一个水平的,她的咬字语感逻辑就非常符合我们大众对于中文音乐的期待感。她可以做到用中文唱出稳定的情绪表达。甚至于说:个人觉得,王蓉非常适合走短视频的时代。她的语感和唱功几乎是当下华语音乐最适合翻唱、改编的女歌手,远远比吉克隽逸、张碧晨更适合。

除了唱功之外,王蓉他更多的定位在唱跳领域,这其实是有一定的浪费她的唱功天赋,但是这个东西是她的行业选择,很难评价。但是不得不说,王蓉的唱跳是导致她腔体波动剧烈的根本原因,我记得在同一首歌的全开麦现场,王蓉曾经有一个非常重大的翻车事故,也就是全开麦的呼吸声全程被播放了出来,这个事件让我小时候印象深刻。

从音色上讲,王蓉的音色比较特殊,她并不是当下的传统声乐,音色统一路线,王蓉的音色走向了一个非常极致的逻辑:咬字化音色处理。这里我们要知道:掣肘中文声乐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中文咬字的难度非常高,很难保证音色的统一性。在这个做法之下,大部分的人都是按照美国欧美的流行声乐归韵化处理,这样的确可以保持音色统一和较高的声压。但是会导致韵味的缺乏,中文逐步变得像英文一样。缺乏文化属性和更深层的情绪内容。

王蓉并没有选择以欧美归韵来处理音色的大道,而是走出了一条——咬字音色化的特殊道路。她的具体音色处理如下:根据歌词的情绪来进行区分情绪力度和音色芯体厚度。

王蓉最大的音色特点就是,她的音色情绪和歌词完成高度统一,音色的厚度和声带闭合的芯体力度呈现非常大的波动性。《爸爸妈妈》之中音色的芯体感非常弱、但是《我不是黄蓉》之中音色的芯体脆感非常高。导致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黄蓉的音色情绪理解天赋——

《我不是黄蓉》以音色的明亮度脆感突出情绪演绎,更多的果断和风风火火的既视感。发音走向了高位置上挂和靠前咬字。《爸爸妈妈》以音色的颗粒度突出情感的温存,更多的表达亲情之间的细腻和绵长。发音位置走向了底位置后挂和靠后咬字。颇有一种哽咽的回忆情绪。《哎呀》则是呈现了胸声和面罩共鸣的整体性表达,技术会更高一点。音色的情绪跟随歌词的特点

王蓉身上这种以歌词来驱动音色的理解和做法,其实是非常难以做到的一件事情。这意味着:王蓉具有非常高的音色把控能力,对于音色的位置、腔体的咬字、下颌的松弛、通道的维持,都具有极高的混声思维。成果的表现非常优秀,2004年的《我不是黄蓉》、2005年的《爸爸妈妈》放在现在依旧非常惊艳。尤其是人声情绪的准确性和动情表达,以及咬字的口语辨识度都让人眼前一亮,记忆深刻。

这种音色基于歌曲的设计和改变,其实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因为我们要知道音乐的本质是作曲器乐,而作词是文学本质。歌词的情绪在音色上的呈现,在混声体系之内往往是以音色唯独之下的动态技巧来呈现,而不是音色本身。但王蓉有自身的理解,她对于歌曲的理解,比大部分的音乐综艺改编翻唱人员都要搞一个档次。这是她的天赋所在。

在音域上,王蓉的咬字音域极广——G3-G5咬字,《浪姐6》G5高音强咬字长音

在音域上,王蓉的天赋也非常突出,虽然达不到整个华语音乐的天花板,但是整体的高音能力极为优秀。在《浪姐6》的公演上,《免我蹉跎哭》的原调副歌强咬字,她一开口就来到了F5密集咬字上行一个G5的长音咬字。这个音域能力,单纯的放在华语女歌手的音域表达之中,是非常出色的音域强度。王蓉的音域数据具体如下:

1:极限音域:E3-A5两个八度+四度;2:常用音域:G3-G5两个八度。3:质量音域:G3-D5,E5断档,F5高质量、G5质量波动。

但是我们如果以Live的标准去看王蓉,那么王蓉也存在问题——单音质量并不是特别高。在《浪姐6》之中王蓉是可以乱杀的,但如果放在《我是歌手》这样的高压专业舞台上,相比于那英、孙楠这种大嗓歌手来说,王蓉的问题就会出现:过于注重音色,却忽视了一定的腔体声压表现。腔体的共鸣质量拖累了王蓉的单音质量。而这有更深层的原因——唱跳。

是的,王蓉对于唱功的理解并没有进入我们当下推崇的声乐艺术领域。王蓉当年的爆火,让她走向了从流行音乐到唱跳领域,后来王蓉做了非常多的夜店神曲。整体以CD标准化为主,而不是Live的现场腔体力度和单音质量为主。这其实非常可惜。在当下王蓉依旧具有极高的声乐美感,但是大部分都集中于音色的表达上。而缺乏了更具有艺术高度的细节动态调整。

整体的曲目曲风上也偏窄。但是现场的唱功上是非常合格的,在音准、调式、咬字、情绪上,咬字是王蓉最大的优势,但是缺点也有:气息。

从腔体上出发,王蓉的腔体声压是非常合格的,但是存在一种强关联咬字的特点,腔体大部分都是基于咬字来变化,这会导致一个问题:咬字的波动是很大的,尤其是中文咬字的喉位普遍都是高波动,这高波动会导致腔体的波动也变大了,那么不确定性就增加了。声压、咬字、动态、律动、情绪的对比空间就会变少。也就是说——王蓉非常吃特定的歌曲,他的天赋也在这。并不非常适合于高压的声乐竞技。

综上,王蓉的唱功是非常优秀,他的语感天赋和音色跟随歌词情绪的处理逻辑,不失为一种非常搞笑的神曲创造方式。但是唱跳的选择让他慢慢脱离了声乐的专业化舞台,希望未来,她还有更好的作品和舞台。

来源:小辫子的小辫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