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王哲林在首节连续强打莫兰德得手时,广东主场的球迷席陷入短暂沉寂。
广东VS上海生死战:胡明轩觉醒救主,徐杰迷失成隐患! 杜锋的底牌还能撑多久?
当王哲林在首节连续强打莫兰德得手时,广东主场的球迷席陷入短暂沉寂。
这个画面似曾相识——三个月前的常规赛,上海队正是用内线碾压让广东吞下33分惨败。
但谁也没想到,半场结束时比分牌定格44-40,广东竟在狂风中完成逆转。
“胡明轩眼神变了! ”
解说员这句惊呼,道破了整场比赛最震撼的转折点。
当上海队凭借洛夫顿+王哲林的“双塔”组合轰出5-0梦幻开局时,那个常规赛场均仅9.3分的胡明轩突然撕碎质疑。
突破抛投、急停三分、造犯规罚球,他单节5分3助攻的表现,硬生生抵住上海队12次内线冲击。
更令人惊叹的爆发发生在第二节。
上海队换上哈维试图提速的瞬间,胡明轩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猎豹。
连续两记超远三分穿网而过,紧接着突破分球助攻莫兰德暴扣,广东替补席毛巾飞舞的场面,与三个月前被上海打崩时形成残酷对比。
徐杰的困局:当组织大脑遭遇“绞杀战术”
与胡明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东后场指挥官徐杰的迷失。
上海队教练组显然做足了功课:每逢徐杰持球,李弘权立刻上前贴身肉搏,刘铮则伺机切断传球路线。
这种“小外援级”的防守待遇,让徐杰半场4投0中颗粒无收,更出现3次致命失误。
洛夫顿在暂停时对队友的喊话被镜头捕捉:“别让他呼吸! ”
这恰好解释了为何徐杰连擅长的抛投都屡屡偏出——上海队用206cm的锋线群构筑移动城墙,彻底掐死155cm后卫的进攻视野。
当杜锋被迫换上伯克救场时,广东流畅的战术体系已出现裂痕。
莫兰德的血性:一人硬刚上海双塔
面对王哲林首节100%命中率的恐怖效率,莫兰德用CBA总决赛级别的强硬作出回应。
低位背打时的肌肉碰撞声透过转播清晰可闻,这位辽宁旧将7投5中拿下10分6篮板,其中包括3次隔人暴扣。
最震撼一幕出现在第二节初段,他顶着王哲林和洛夫顿双人封盖完成2+1,落地时的怒吼直接点燃主场。
吉伦沃特的状态却令人揪心。
这位被寄予厚望的锋线外援,半场8投3中的效率难称合格,防守端更成上海队重点突破口。
当他在弧顶连续投丢空位三分时,转播镜头意味深长地扫过场边眉头紧锁的杜锋。
上海队的AB面:内线统治与外线断电
王哲林半场12分6篮板的数据单背后,藏着上海队危险的信号。
尽管双塔组合合计21分9篮板堪称豪华,但李弘权、刘铮等射手群集体哑火——全队三分球14投仅3中。
更致命的是替补席贡献趋近于零,当任骏飞带着第二阵容打出7-0高潮时,上海教练组竟无人可换。
洛夫顿的“三头犬”式全能表现(9分3板4助)难掩体能危机。
广东队车轮战消耗策略初见成效,这位最佳外援次节末段连续打铁,暴露出上海过度依赖核心的顽疾。
而布莱德索的伤缺,正让上海队的阵容深度缺陷暴露无遗。
杜锋的底牌:任骏飞诠释“隐形核武”
当所有人聚焦明星球员时,33岁的任骏飞悄然改变战局。
替补登场4分钟贡献5分3篮板,他鬼魅般的空切让上海防守体系瞬间崩解。
这个曾被质疑“配不上最佳第六人”的老将,用教科书级别的无球跑动证明:姜还是老的辣。
杜锋的临场调度同样值得玩味。
第二节果断撤下状态低迷的徐杰,启用沃特斯+胡明轩双枪阵容,这个变阵直接催生12-3攻击波。
而针对洛夫顿设置的“三人合围”战术,更让上海进攻发动机屡屡死火。
裁判尺度争议:违体犯规点燃火药桶
比赛并非没有争议插曲。
任骏飞防守王哲林时被吹罚违体犯规,这个判罚引发广东教练组集体抗议。
慢镜头显示双方手臂纠缠程度难分伯仲,裁判的严格尺度让后续对抗愈发激烈。
当莫兰德封盖王哲林后挑衅凝视裁判时,这场对决已超越技战术层面,演变为意志力的终极较量。
此刻的比分牌上,广东4分领先优势薄如蝉翼。
胡明轩擦去额角鲜血继续拼杀的身影,与徐杰低头走回更衣室的落寞形成刺眼对比。
当卫冕冠军的底牌逐一亮出,上海队的反扑或许才刚刚开始......
来源:迷茫讲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