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初,永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永州市委关于制定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形成 “一核两轴三圈” 经济格局,其中“一核”战略的核心正是加快冷零两区联城,打造市域核心增长极辐射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
一场持续二十多年的城市融合实验,承载着湘南地区中心城市梦想的宏大叙事,正经历着从蓝图到现实的艰难蜕变。
2021年初,永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永州市委关于制定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形成 “一核两轴三圈” 经济格局,其中“一核”战略的核心正是加快冷零两区联城,打造市域核心增长极辐射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冷零联城,这个自地改市伊始就被提出的构想,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终于被正式确立为永州城市建设的 “一号工程”。
01 规划蓝图:一核两轴三圈的战略布局
永州市冷水滩区和零陵区两城分离的格局,长期以来制约着中心城市的发展。由于缺乏聚集力和辐射力,部分县区在购房、看病、出行等方面,更多趋向于衡阳、郴州和桂林等外市,导致有限的资源白白流失。
为解决这一问题,永州市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一核两轴三圈”区域经济格局。其中,“一核”即指加快冷零两区联城,打造市域核心增长极。
滨江新城作为联城核芯,一直备受政府关注。加快滨江新城开发建设,被视为推动全市全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举措。
02 交通先行:立体路网与机场扩容
零陵大道作为连接冷水滩区和零陵区的交通大动脉,南起零陵区虎啸花坛,北止于冷水滩区汽车北站,全长15.42公里。这条建于1993年、1998年通车使用的道路,是永州中心城区冷水滩区与零陵区之间的唯一通道。
永州零陵机场完成了飞行区道面应急改造和航站区提质改造两个部分。提质改造后,永州零陵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可达115万人次,可满足波音737-800、空客320、321等机型的起降。
2021年1月31日复航后,机场恢复了北京(大兴)、上海(浦东)、昆明、重庆、海口等航线,市委市政府还计划逐步恢复厦门、深圳、泉州、贵州、福州、珠海、三亚等十多个城市的航线。
03 生态新城:滨江新城的核心定位
滨江新城首先是生态新城,是宜居新城,更是智能化城市的样板。这里汇聚政务、教育、文化、自然、交通、医养六大资源,是永州市未来发展的城市新名片。
位于林馨苑项目北面300米的保方寺公园项目正有条不紊的建设中。该项目总投资约0.5亿元,总面积为11.75公顷,其中水体面积5公顷。
公园建设涵盖入口景观区、休闲运动区、配套服务区、冰水游赏区等区域和各类附属设施。环湖跑道、观景平台、植被种植、儿童乐园、文化艺术中心等施工已颇具规模,整个公园预计在2021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
04 现实困境:二十多年的联城之困
冷零联城已经提出了二十多年,为何还处于打基础阶段?据分析,零冷联城对于永州而言,可能只是个现代版的“叶公好龙”。
在政府报告里和各种会议上,零冷联城是主角常客,感觉似乎已是板上钉钉,正在全力推进。而在平时的宣传中,中心城区指的就是冷水滩,永州河东即冷水滩河东,永州河西即冷水滩河西。
原市委副书记张严多次强调零陵也是中心城区后,冷水滩城区就被宣传成核心城区,首善之区(本来专指首都)。冷水滩必须要比零陵高一等,必须要和零陵有所区别,自然不肯屈尊和零陵联城。
两城区定位经常变动:地改市伊始,冷水滩被定义为主城区,零陵被定义为副城区;生态新城(滨江新城)概念提出后,各组成定位就变成冷水滩为经济中心、生态新城为行政中心,零陵为文化旅游中心;其后,文化中心改到生态新城,再然后呢,不再公布定位了。
05 实施挑战:资金与资源分配的难题
2009年成立的永州经投在2013年成为专门负责联城事项的项目公司,貌似对联城的重视前所未有。而众所周知,永州最具规模的城市运营商是永州城投,其规模和能力数倍于永州经投。
孱弱的经投,在庞大的联城任务面前,可谓蚂蚁啃大象,一直在前进,效果不明显。
在项目的投放上,联城地块处于劣势地位。永州市本级的项目,投入联城板块的屈指可数。重中之重的冷水滩城区中心项目不用多说,冷水滩北部有高科园,而从北站到马坪再到永州国际陆港,大项目接连不断。
冷水滩河西有经开区快马加鞭,上岭桥又在推动活力新城建设。经投负责的联城地段,除了几个文化中心项目加几家市级单位,其它的都是房地产项目,项目寥寥。
06 城建进展:相向发展仍待加强
从城市建设效果来看,联城遥遥无期。地改市前,冷水滩城建南至啤酒厂止,零陵城建北止于虎啸花坛。
地改市到现在,冷水滩城的东北西三面都在飞速扩张,啤酒厂以南只零星项目点缀。地改市到现在,零陵河东仍然是以阳明大道为界,零陵城南仍然是南到康济大道。
零陵河西,排除没连在一起的工业园和火车站,地区医院(现市中心医院南院)仍然是城区河西城建的西界。只有城北,虎啸花坛到冷水滩界的地块开发近半(这也反映了零陵城建发展的龟速)。
说句有点极端的话,零冷联城,只有零陵在一厢情愿地唱独角戏。
07 文化融合:潇湘文化名片的共同使命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冷零联城在文化融合方面也有亮点。市政协委员秦琦建议永州整合资源,着力擦亮四张资源集聚性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片,打造文化强市。
第一张名片是“潇湘文化”。建议新建市博物馆,充分展示永州历史文化资源;结合非遗展示厅、艺术演播厅等,尽快布置启用文化艺术中心;安排祁剧团、花鼓剧团等文化事业单位和高校文艺团体、民间文艺组织在公共文化设施和重要景点定期演出。
第二张名片是“理学源头”。建议大力支持学术界深入开展周敦颐与永州的课题研究;选址建设理学主题公园;在现有公园中增加理学文化的展示内容;支持道县打造“濂溪一脉”文旅产业园。
第三张名片是“绝对忠诚”。建议面向全国推出永州红色教育、中小学研学精品线路,如开辟宋家洲李达故居—陶铸故居,宋家洲李达故居画眉山—道县,宋家洲—李达故居—萍洲书院水上线路。
第四张名片是“瑶族特色”。永州瑶族人口众多,非遗资源丰富,民族特色浓郁,建议逐级设立并最终申报国家级南岭瑶族(永州)文化生态保护区。
08 未来展望:联城之路在何方
要实现冷零联城,需要狠下决心。市政协委员陈凯建议:把零冷两区联城作为“十四五”时期城市建设的“一号工程”,在永州“十四五”规划中把中心城市联城作为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
需要成立市委书记或市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明确一名市委常委挂帅,一名市级领导专抓的“零冷两区联城指挥部”,实现一张“蓝图”管到底,一套“班子”抓到底。
机场搬迁是影响联城的最大因素,但机场搬迁至少需要40-50亿元的巨额资金。因此,不能完全被机场搬迁束缚了手脚,要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办法。
按照机场搬迁前和机场搬迁后的两个方案调整滨江新城建设规划,合理部署联城工作。创新理念也很重要,要坚持生态化、智能化、人性化联城,不能把零冷两区联城变成房地产联城。
永州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已于2023年4月建成启用,这座被称为永州版“鸟巢”的建筑成为零冷联城路段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项目占地103.7亩,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其中大、小剧院总建筑面积约为2.34万平米。
然而,冷零联城的真正实现,仍需更多实质性举措。正如批评者所言,只有将新增市级项目的百分之七十,至少百分之六十,都投到联城地块,永州联城战略方可成功。
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没有背水一战的勇气,零冷联城,永远都是水中月,镜中花3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