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再三决定,清明驱车5小时回家扫墓,缘于年前父亲长眠于祖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5 05:13 2

摘要:父亲年轻时在公社上班,母亲是家庭主妇,我们家除了父亲挣工资,条件相对来说好点外,其它方面和邻居没啥区别。

文/清华 讲述人:刘立军

我今年59岁,老家在东北,曾经的我,是父母的骄傲,是兄妹的榜样。

我是家中长子,下面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

父亲年轻时在公社上班,母亲是家庭主妇,我们家除了父亲挣工资,条件相对来说好点外,其它方面和邻居没啥区别。

父亲按点上下班,母亲在家种田照顾我们兄妹四个,日子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等我们兄妹四人相继迈进求学阶段,每个人的潜力崭露头角。

我首当其冲,凭借优异成绩一路畅通,顺利考上西安一所工业大学。

二弟同样出色,考入沈阳一所名校,大妹妹考上中专,二妹妹考上师范学校。

在父亲鼓励下,我毕业挥手告别大学生活后,怀揣对专业领域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我毫不犹豫地选择考研深造。

当年,我是全村首个研究生,在过去的时光里,这一成绩成为父母在邻里间备受称赞的谈资,承载着他们无尽的骄傲。更是弟弟和妹妹的榜样。

参加工作时,我毫不犹豫选择回老家省会城市沈阳工作。

凡事有利有弊,我们兄妹四个读书好,一个没留在老家,因此没有人帮母亲干农活。

当时我们一家6口人分了14亩地,这些农活全部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

尽管我们无数次劝母亲,地能种就种,不能种分给叔叔家几块,让他们去管理。

可是母亲却说:“一大家子人要吃要喝,还要供你们四个上学,不能全靠你父亲一个人挣钱养咱们吧,我能干多少算多少,贴补一下强不少。”

我说:“妈,您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大,吃了太多苦。现在我已经工作,有能力照顾您了,往后您就安心享清福,啥累活都别管!”

母亲说:“妈知道你孝顺,可你婚还没结呢。你们兄妹四个,一个没成家,我和你爸这心就一直悬着,只有看着你们都成家立业,我俩才能彻底放心。”

就这样,母亲一直守着14亩地,春播秋收忙的不亦乐乎。家里还有20多棵果树,给果树浇水、施肥、喷药,对母亲来说,是一大难题。

因为母亲不会赶牛车拉水,运化肥,喷药更得两三个人才能完成。

多亏叔叔和我家住东西院,种地时,叔叔帮我家犁地,母亲和婶子,还有4个堂哥堂姐给我们家播种。

秋收时,叔叔赶牛车帮我家拉苞米,婶子天不亮去地里帮母亲扒苞米。

正因为有叔叔一家人帮忙,我们兄妹四个才可以安心工作和读书。

后来即使我们放假在家,地里的活也不会干了,也没有那个体力,包括父亲,一辈子没出过蛮力,唯有母亲,任劳任怨为这个家在默默的付出。

我工作期间,和同事何敏互生好感,她是家里独生女,父母都是高中老师。

认识她以后,我才知道有钱人生活是什么样子。

记得第 一次要去何敏家,我兜里只有90元钱,之前每个月开工资,我只留一点点,其余的寄家里,供弟弟妹妹上学。

那天,我悄悄去商场烟酒区转了一圈,兜里揣着90块,本想挑点烟酒。

可一看价格,瞬间傻眼,转来转去,就这点预算,只能买一瓶普通白酒,站在那儿,我脸都红到耳根子了 。

正当我犹豫要不要告诉何敏,或者找同事先借点钱时,何敏告诉我,礼品她早准备好了,让我空手去吃饭就行。

就这样,何敏提前把礼品送给我,让我当天带她家。

好在从和媳妇相识起,岳父岳母就留意到我身上的才华。即便知晓我家境一般,他们也从未有过嫌弃,反倒全力支持我和媳妇走到一起。

就连婚房,也是岳父、岳母给准备好的。我父母给妻子10000元见面礼。

等弟弟结婚时,因夫妻俩都在市里上班,父母把老家四间房子留给叔叔。在市里买一套60平房子。

弟弟和父亲住在一起10年,期间大妹妹嫁在本市,离父亲5公里远,二妹嫁在相邻城市。离父母100公里远。

父母操劳了大半辈子,就盼着儿女能过上好日子。

现在四个孩子都成了家,工作也稳定,老两口心里乐开了花,逢人就念叨我们几个的成就。

更让人高兴的是,我儿子和弟弟的儿子也考上名校。两个妹妹的女儿也乖巧懂事。父母终于可以安心养老。

由于我们几个工作忙,离老家远,打我结婚起,清明从来没回老家扫墓。

早先,清明节不放假,没办法回家,这以后,清明节放假,但因路途遥远,加上路上堵车,父亲和叔叔都不让我们兄妹几个回老家。

包括父亲也不回去,因为父亲岁数大了,不会开车,回家100多公里远,对于一个七、八十岁老人来说,没有儿女陪伴,我们也不放心。

不过,我们几个虽然回不去,但我们会在每个祭祀日,给叔叔转钱,让叔叔替我们买鲜花和祭祀用品,去给爷爷奶奶上坟。

遗憾的是,前年,叔叔突发疾病去世,享年78岁,从那以后,我们把钱转给堂哥堂弟。

由他们将祭祖传承下去,我们几个在远方默默祈祷爷爷奶奶,保佑我的父母平安健康!

不过只要我过年回家,肯定开车拉着父母去祖坟祭拜。

每次祭拜,要喊堂哥领着我,因为我们老刘家占村里一半人数。

父亲上辈弟兄八个,这八个开枝散叶,人口翻好几倍。假如没有堂哥领着我们,我很难找到爷爷、奶奶坟地。

记得前年春节回家,父亲叮嘱我:“你是家里老大,以后咱家这辈人祭祖就交给你了,我岁数大,脑子经常犯糊涂,说不准哪天不在了。”

我说:“您身体好着呢,活到100岁没问题,等我过两年退休,马上回来照顾您和老妈。”

父亲说:“可别活那么大岁数,人老了耳聋眼花,不招人喜欢,能自理还行,一旦瘫痪在床,连累儿女同时,自己活遭罪,我可不想没有尊严的活着。”

母亲接过话茬说道:“喃爸说的对,我们不求活多少岁,只求活得有质量。”

本来只是闲聊,谁知年前十月二十四上午,父亲照例六点下楼锻炼身体。

七点半,父亲提着一杯热豆浆,两个包子上楼拿给母亲吃。

母亲问父亲:“你吃了吗,往后天凉嗖了,你别起来这么早去锻炼,等出来太阳,气温升高再出去吧,听咱闺女说,老年人晨练不易起太早。”

父亲说:“我没吃,特意给你买的,我今早不太舒服,没有食欲。”

说完上个厕所,然后回床上躺着,母亲看父亲无精打采,又听他说没有食欲。

母亲给父亲倒一杯热水,并叮嘱他趁热喝了,暖暖身子。父亲答应一声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母亲坐沙发上寻思,中午给父亲做点啥好吃的,想了一会,披件外套上市场溜达一圈。

主要为给父亲买两条鲅鱼,父亲爱吃饼子就鲅鱼炖粉条,母亲烀饼子可拿手了。

当母亲提着两条鱼打开房门时,被眼前场景吓得,两条鱼“啪”掉在地上。

只见父亲从床上摔下去,在地上躺着,母亲吓得脸色瞬间煞白,嘴唇不受控制地颤抖,双脚像是被钉在地上,几秒后才声嘶力竭地呼喊起来。

对门邻居听见母亲喊,过来帮忙拨打120,经医生初步判断,父亲患心梗去世的。

母亲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吓得六神无主,站在原地直跺脚,嘴里不停嘟囔“完了完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给我们打电话。

当时,我出差在南方,听到父亲去世,我马上飞回老家。

当我下飞机打返程车到家时,父亲已经送在殡仪馆了。弟弟妹妹,还有堂哥堂弟全到齐。

我顾不上和他们打招呼,双腿一软,直接跪在父亲灵前。手机“啪”地摔在一旁。

我双手抱住头,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嘶吼,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打湿了地面。

许久,我才被堂哥搀扶着坐下,当时我大脑一片空白,嘴里不停念叨:“爸,咱说好了,等我退休回来,带您和母亲去看看祖国大好河山,您为什么说话不算数。”

任凭我怎么呼喊,父亲安静地躺在那里,宛如一尊没有温度的雕塑,任我泪如雨下,却再也无法回应。

发丧父亲,请的是一条龙服务,老家由堂哥安排,我们几个只需要出钱就行,葬礼共花了38000元。

考虑到,父亲去世后,母亲不能再独居,不能再有个闪失。我要带母亲回家养老。

弟弟不同意,妹妹也不同意,母亲更是摇头说:“我哪都不去,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

弟弟附和着:“对啊,咱妈80多岁,经不起舟车劳顿,去你家自驾要5个小时,咱妈晕车,走半道扛不住怎么办?”

说的也是,母亲这辈子没出过远门,当初从老家搬到市里,坐车一个小时,在家躺一天,像得一场大病似的。

大妹妹退休早,后来决定,让大妹妹照顾母亲,我又出钱请个保姆,贴补一下大妹妹。

今年4月1号,弟弟打电话问我,清明回不回来扫墓?

我说:“今年不同以往,缘于父亲长眠于祖坟,我们几个一个不能少,都要去看看父亲。然后把母亲现状念叨给父亲听,让父亲放心。”

弟弟说:“我告诉咱妈清明节你要回来,咱妈给保姆1000元钱,让她去市场,专挑你爱吃的菜买回来。”

我一听心中五味杂陈,有感动,有愧疚。

我都快六十岁,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原以为该是我为老妈操心,没想到八十多岁的她,心里头还惦记着我,这份爱,我这辈子都还不完。

今天凌晨三点,我把睡梦中的妻子喊起来收拾东西。

有妻子给母亲买两套休闲服,有给保姆买的丝巾,有给弟弟买的好茶叶,还有给两个妹妹带的化妆品。

阴沉的天空下,我驾车,开启五小时的归乡旅程。

一路上,细雨模糊了车窗,也模糊了我的视线。五小时后,我终于抵达故乡,只为在父亲墓前,献上一束花,寄托无尽的哀思。

来源:清华10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