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的“五虎上将”,淮海葬送55万大军,逃到印尼打工惹老蒋大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23:08 1

摘要:清晨的台湾,风声里总能听见一缕落寞。刘峙的故事,并不是那种四平八稳的将军画卷,要说他“福将”的头衔,他自己都半信半疑。人走到命运拐弯处时,常有不速之客来敲门,他一生的命运始终缚在蒋介石的心思转斗里,像一个棋盘上的卒子,起落全听号令。是不是因为圆脸和胖身就该走富

清晨的台湾,风声里总能听见一缕落寞。刘峙的故事,并不是那种四平八稳的将军画卷,要说他“福将”的头衔,他自己都半信半疑。人走到命运拐弯处时,常有不速之客来敲门,他一生的命运始终缚在蒋介石的心思转斗里,像一个棋盘上的卒子,起落全听号令。是不是因为圆脸和胖身就该走富贵路?刘峙曾经也困惑过。可他从来没想清楚——人能做的选择,和别人给的机会,究竟谁分量更重?

贵州的泥土,是他最早熟识的气味。家里事多,先父死得突兀,母亲改嫁,他被寄养在继父的旧门第,小孩总是不懂成人之间的算盘——只知道天很大,眼泪也流得长。他十五岁穿军服,是因继父看得远也急功,他就这样撞进了湖南陆军小学,退了又进,再读保定军校。没太多功夫和同学讨论道义,反正时局摆在那里,干一行、当一兵,自然都有自己的出口。

那时候老一辈讲信义,打仗的规矩谁也不肯丢。刘峙算头个少年军官,护国运动时,他早早南下广东。许崇智当了主帅,他成了蒋介石的半个断袖兄弟。命运往往是这样你不好好珍惜,偏要临时兴起;你做的选择,看上去微末,将来的命运却靠它起落。身世不显,但缘分凑巧,刘峙就这么在黄埔军校做了战术教官,当年和何应钦交过手,也替蒋介石擦过不少汗。

官道一顺,刘峙就升师长,又赶上了北伐的火喉,蒋桂大战、中原之争,他一战接一战,总能活着回来,不光是能打——更多时候是能听话。中央军的五虎之首,这称号是朋友送的还是老板诬的,他自己嘴里含糊得很。所谓八大金刚又如何?蒋介石的心思也不上桌面,谁忠诚谁升得快,其实大家心里有数。

也不是没挨过骂。西安事变那个冬天,蒋介石落难,他的部下,一半忙着聚兵,一半想着自保。刘峙赶回洛阳,举着小旗高呼口号,结果触了霉头——蒋介石一听见“打倒张学良”,立马脸翻青,把刘峙叫来,骂了个狗血喷头。旗子扔地上,脸色比年糕还灰,再怎么狡辩也说不过。

每个人都爱面子。但真到日军打进华北,刘峙指挥平汉铁路防线,敌人一来,他也没想出好招,只知道往南奔。日军占了石家庄、邯郸、邢台,旁人给他拍了个“长腿将军”的外号,意思其实是嘲笑——明明身子矮胖,跑得却飞快。蒋介石向来不爱听这种闲话,革了他的职,让他在后方蹲着。

重庆又是另一场灾难。防空洞里的“大隧道惨案”,百姓大批伤亡。刘峙派士兵去救人,结果那些士兵见财起意,有人抢夺财物,有人甚至做出掐死伤者的事。妻子黄佩芬争财与原配撕扯,让家丑搬到前台,又被一群士兵送了三批东西回家。刘峙没救人,倒被两女人拖下水。他也没什么大本事面对整个城市的怨气,很快又被免去职务。

命运其实很随机。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让他管两省的队伍,直接插手郑州战事。解放军越打越凶,他带队进攻,没想到一头撞上刘伯承和邓小平,三天就全军覆没了整编第三师。师长赵锡田被抓,刘峙自己也说不出来为什么——计划都做了,还不是败的那么脆。他被撤了职,蹲在南京自个儿喝闷酒。

但蒋介石这人性子古怪,一味记吃不记打。打到最后关头,总想捡回老部下。淮海战役时,他又让刘峙去镇守徐州,明里是重用,暗里谁都知道是让他当死耗子。宋美龄看不下去,旁敲侧击说了几句——蒋介石嘴上一句“打仗不行,一等听话的人”,刘峙那个感动劲儿,自己都觉得应该肝脑涂地。可将军不是狗,他是猪?黄维骂他“门口看门的狗”,结果“猪看门”,更不带脑子。

六十万大军,兵马浩荡,解放军是小推车送补给,国民党却高度机械化,美式装备,一点没占到便宜。刘峙和杜聿明的配合堪称一出闹剧,布防漏洞不断,黄百韬黄维相继被困和歼灭,杜聿明也被俘。转眼五十五万大军被消灭,刘峙自己偷偷落跑,先去广州,广州要变天,又去香港。这一系列逃亡,跟前半生“福将”的风光比起来,简直是两幅画。

蒋介石一怒之下拿掉了他的军权,嘴上是要他滚蛋,舍不得彻底翻脸,也怕寒了军心。何应钦帮着说话,给了刘峙一个“战略顾问”的虚职,意思就是别再惹事。后来蒋介石跑去了台湾,刘峙倒没敢跟过去,留在香港等机会。他向蒋介石发了贺电,试探态度,蒋介石借“滞港不归队”干脆让他彻底闲着。

香港不是天堂。刘峙以为能安逸几天,却被老部下们联手敲诈一遍,钱财尽失。他索性转道南洋,到新加坡刚下船就被人洗劫,再转印尼,关卡又被宰。生活就像漏水的罐子,捞到哪里都不满。他老婆黄佩芬本是师范毕业的家庭教师,只能在茂物小学谋份工,刘峙也临时充当中文老师聊以糊口。真说讲课,他还真有点意思,学生挺买账。两学校校长想撞名气,给他搞大生日会,报纸一报,蒋介石在台湾气得脸发铁青。又赶紧召人回台湾。

回到台湾的刘峙,什么风光也不是。名头再大,也是有职无权。日子只剩读书和写日记,凑凑合合,把一生记了下来。想出书无钱,油印几本分着送,后来才被人出版——那会儿刘峙已经人走楼空。

时间就像破布,一块块裁下,拼不回完整的衣裳。妻子去世后,刘峙再无依托,身体一天不如一天,1971年春节前后,安静离世。没有悲壮,也无太多哀怨。说起来他这一生捡了福气,也丢了不少。忠诚和能力,哪个更重要?蒋介石当年或许也没弄明白,但亲信终归只是亲信,决策时永远轮不到他们出头。

世事翻转,刘峙的名字最后只是封存在档案里。那个所谓的“福将”,走过了太多拐弯,败与逃也都算是本事。回头没有哪一条路是不带泥泞。是不是踏错了,每个人心里各有答案,谁说的才算数?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