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龟年入千万?这三类人把 小乌龟 做成了 大生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1 10:47 1

摘要:昨晚刷到他朋友圈,一排排温室灯亮得像演唱会,配文:今年又清掉两万只,账户里多了七个零。

年入千万听起来像做梦,可隔壁老郑靠龟就真干成了。

昨晚刷到他朋友圈,一排排温室灯亮得像演唱会,配文:今年又清掉两万只,账户里多了七个零。

我盯着手机愣了半分钟,满脑子都是“凭啥”。

老郑属于资本玩家那一挂。

三年前他还在做LED灯具,手里有钱没处花,听人说龟苗一年翻三倍,立马把厂房改成智能温室。

恒温恒湿、自动投喂、水质传感器全套上线,手机一点就能看哪只龟今天胃口差。

他不怕砸钱,怕的是养死一只。

数据告诉他,把温度控制在29.3℃,鳄龟的破壳率能再提8%,这8%放到一万只就是八百只,一只苗卖三百,直接多赚二十四万。

钱滚钱,规模滚规模,他一年就滚到了千万。

可光砸钱不一定灵。

去年广西的老李就踩了坑。

老李算半个幸运儿,本来做餐饮,赶上地方出台特色养殖补贴,每只草龟补二十块,他一口气进了五万只。

结果补贴到账前一周,市场突然来了一批越南走私龟,价格直接腰斩。

老李没慌,他早买了价格保险,赔下来没亏到肉里。

后来他把这批龟做成即食龟汤罐头,贴上“扶贫车间”标签,转头卖给直播间的宝妈,反而赚了一波口碑。

老李说,政策、走私、直播风口,哪一步看错都得翻车,关键得给自己留后手。

再说说最气人的——老林家。

人家从爷爷那辈就开始养龟,门口那口塘比我都大。

老林不追风口,只认死理:种龟得挑背甲高、底板黄的,饲料里加3%的螺旋藻,龟壳油亮能当镜子。

他家龟苗不用打广告,贩子年年提前蹲门口。

去年有家日本公司想包圆,老林摇头,说留一半给老客户,生意得做三代。

现在他家有商标、有溯源码,连市政府都请他去做生态养殖示范。

别人问他秘诀,他抠抠指甲缝里的泥:慢就是快,龟都懂的道理,人老想一步登天。

看完这三类人,我算明白了:钱、运气、时间,你总得占一样。

普通人想进场,先别数钱,先数数自己能不能熬死一只龟。

来源:骑驴的唐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