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7日,北京朝阳区200余名中小学教师完成首轮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师” 培训,这一收尾不仅是当地心理教育工作的节点,更意味着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将进入实操阶段。接下来,“情绪管理魔法课堂” 会帮学生化解情绪难题,“抗挫日记” 能引导孩子正视挫折,而百名
一、朝阳区心理教师培训收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迈新步
9月7日,北京朝阳区200余名中小学教师完成首轮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师” 培训,这一收尾不仅是当地心理教育工作的节点,更意味着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将进入实操阶段。接下来,“情绪管理魔法课堂” 会帮学生化解情绪难题,“抗挫日记” 能引导孩子正视挫折,而百名校级心理骨干种子计划,还为全国中小学心理教师轮训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
二、重视心理健康:为何成当下社会共识?
这次培训并非偶然。近年来,青少年面临学业、社交等多重压力,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之前部分学校因缺乏专业心理教师,难以及时干预学生心理困扰。从需求端看,社会对 “心理健康” 的认知已从 “小众关注” 转向 “普遍需求”,教育部门也意识到,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这便是培训落地的核心原因。其影响也辐射多方:对社会而言,能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为未来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对学校来说,填补了心理教育的专业缺口;对学生个人,学会情绪管理和抗挫能力,会成为终身受益的技能;甚至家长也能通过学校课程,更科学地关注孩子心理。这一切都印证了:关注心理健康,是社会稳定、个人幸福的基础。
三、社会心理服务师:政策力挺的刚需新职业
随着心理健康需求激增,“社会心理服务师” 这一新职业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早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中,就明确将心理健康纳入健康中国建设核心内容;2023 年健康中国行动工作要点,进一步细化了心理服务推进措施;人社部 “技能照亮前程” 培训行动、教育部 “双千” 计划,更是从技能提升、就业支持层面,为这一职业保驾护航。目前,不仅中小学需要专业心理服务人才,企业 EAP 服务、社区心理辅导、医院心理干预等领域,都存在大量人才缺口。社会心理服务师已不是 “可选职业”,而是实打实的 “刚需岗位”,成为很多人职业转型或能力提升的新方向。
四、社会心理服务师考试:报名、科目全攻略
想进入这一领域,职业能力(水平)考试是重要凭证,且门槛友好、流程清晰:
1、报名条件:高中及以上学历即可,无专业要求;
2、适用人群:正在做心理咨询、教育、人力资源、社会工作的从业者,或想转行做心理服务的人,都能报考;
3、考试内容:《社会心理服务基础》与《社会心理服务指南》合并为综合试卷,不用分头备考;
4、考试方式:全国统一线上机考,在家就能完成;
5、报名渠道:直接登录 “社会心理服务师考试网”(https://www.xl.org.cn/),无需通过第三方机构,避免诈骗风险;
6、证书与福利:证书分初、中、高三个级别,总分由综合评价和线上考试分数构成,通过后还能进入国聘心理基础人才库,找工作更有竞争力。
五、不止专业人士:普通人学心理知识也必要
其实,重视心理健康不只是专业人士的事。普通人学些心理知识,能自己调节职场压力、处理家庭矛盾;家长懂点心理技巧,能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异常;甚至朋友间遇到困扰,也能给出更科学的安慰。心理问题从不是 “矫情”,而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困境,主动学习、提前预防,才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来源:心灵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