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传统媒介环境中,榜样教育依托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介的权威性和广泛覆盖力,在全国范围内塑造了一批深入人心的时代榜样,在弘扬主流价值观、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数字媒介环境中,青年成为数字内容的主要创造者和消费者,一元
□霍纪超
在传统媒介环境中,榜样教育依托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介的权威性和广泛覆盖力,在全国范围内塑造了一批深入人心的时代榜样,在弘扬主流价值观、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数字媒介环境中,青年成为数字内容的主要创造者和消费者,一元化、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力减弱。面对数字技术的挑战,对青年群体的榜样教育应顺势而为,紧密结合数字媒介生态,积极推动榜样教育话语体系创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话语内容、话语表达方式、话语涉及范围等多维度协同推进。
加强榜样教育话语内容革新。一是融入多元价值观念,关注个体发展价值。数字时代的媒介环境变革促使榜样教育价值观念从单一性向多元包容性转型。除了传统榜样教育所倡导的奉献、牺牲等价值观念,现代榜样价值观念需要融入创新、协作、包容、诚信等现代价值观念。比如科技领域的榜样,既要展现科研工作者为攻克技术难关的无私奉献,又要强调他们在科技突破中的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现代社会青年追求个性、自由,榜样教育需要关注个体发展价值,强调榜样在自我成长、实现个人价值方面的经验与品质,如自主学习、勇于挑战、追求梦想等。以青年创业者为例,榜样宣传教育需要讲述他们如何凭借自身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在市场中找准定位实现创业梦想,激励青年受众关注自我发展。二是紧扣时代脉搏,增强榜样的时代性。对青年的榜样教育需要结合时代需求,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时代主题,选择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爱党爱国的典范,充分展现他们的鲜明特质和精神风采。三是突出多样化,提升榜样教育的精准性。在社会结构分化、群体需求多样化的情况下,单一化、模板化的榜样形象已难以满足青年群体的心理需求与价值认同。突出榜样的多样化,不仅要宣传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模范,也要关注在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社会公益、国际交流等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多元化榜样,满足不同青年群体的价值认同需求。
推动榜样教育话语表达方式创新。一是革新榜样教育理念,引入青年网络语言进行宣传。传统媒介环境中的榜样教育,在描述行为、阐述精神特质时往往采用高度概括的抽象语言,叙事话语单一陈旧,充满说教意味,与青年人日常使用的网络语言风格迥异。现代青年热衷于使用简洁、幽默、富有创意的网络语言,如网络流行语、网络热梗、网络缩写、表情包和二次元漫画等。在榜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恰当的方式,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对榜样进行宣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交流的趣味性,而且可以增强青年人的认同感。二是摒弃单一榜样叙事模式,建构“政治+生活”的叙事话语形态。传统媒介环境中,对榜样的宣传往往采取政治叙事的角度,呈现出来的榜样都是“高、大、全”式的人物。在数字媒介环境中,对青年的榜样教育需要建构政治叙事和生活叙事有机结合的话语形态。在榜样教育过程中,需要挖掘多面事实、多元视角、多样情境,不仅要表现榜样的工作态度、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而且要描述榜样的人格特质、兴趣爱好、生活细节和欢乐忧伤,让榜样不再是单一维度的模范,而是多面鲜活的个体。三是采用情感叙事的方式,用真情实感打动青年群体。挖掘榜样背后的情感故事,展示其人性光辉,通过讲述榜样与家人、同事之间的情感,让青年感受到榜样的亲和力,拉近与榜样的距离。注重情感共鸣,通过真实细节、温暖瞬间、奋斗历程激发青年情感认同,采用“逆行者”“坚守者”“追梦人”等标签化表达,增强榜样故事的感染力。
拓展榜样教育话语覆盖领域。一是改造传统媒介,扩大榜样宣传教育话语传播的范围。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介是榜样传播的重要渠道,是榜样教育话语覆盖的主要领域,但在当下受到数字媒介的冲击,青年受众不断流失。传统媒介需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开发移动客户端和手机网站等,拓宽榜样宣传教育话语传播的范围。二是深耕数字媒介平台,增强榜样宣传教育话语传播的强度。在数字媒介环境下,正面榜样形象的系统化、常态化宣传仍显薄弱,榜样话语存在着价值相对主义、持续影响不足等问题。开拓数字媒介宣传平台,需要借助数字技术,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动漫等多种形式,对榜样人物进行报道,使榜样的精神、信仰、价值、情感可见、可听、可感。数字媒介受众多、交互性强,可以让榜样人物在数字媒介平台与青年受众展开对话,拉近榜样和青年的距离,增强青年受众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和价值感。在数字媒介环境中,需要围绕社会热点问题,主动设置能够激起青年兴趣点的榜样议题,让受众对榜样的行为、精神和信仰等方面展开互动式的讨论,同时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对各种观点加以评判,使青年受众能够澄清困惑、明辨是非,实现道德判断力、道德选择力和道德审美力的提升。三是促进新旧媒介环境融合,发挥各自优势。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介在榜样宣传教育的过程中,通常站在主流意识形态立场,评论深刻,具有权威性。互联网等数字媒介宣传榜样则显示出“草根阶层”的叙事视角,充满鲜明的生活气息,带有个性化和平民化的色彩。促进新旧媒介融合,应使不同风格的榜样叙事话语在新旧媒介间自由地转换和流动。传统媒介上具有权威性和思想深度的内容能够流转到数字媒介,满足青年受众高质量的文化需求。数字媒介上灵动、生活化的榜样叙事话语也应被传统媒介接受、采纳,让深厚的国家情怀、崇高的价值追求等宏大叙事主题显现出温情一面。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