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见李福祥时,他略带腼腆,可一走进葡萄大棚,他就仿佛变了一个人,从种植技术到销售渠道,再到未来规划,讲得条理清晰、充满自信。技术的进步,正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像他一样,变得从容、专业。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走进铁东区众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葡萄大棚,饱满鲜艳的葡萄缀满藤蔓,合作社负责人李福祥和爱人正忙着为葡萄修剪黄叶。
“散户单打”到“抱团发展”
合作社走出降本增收新路
初见李福祥时,他略带腼腆,可一走进葡萄大棚,他就仿佛变了一个人,从种植技术到销售渠道,再到未来规划,讲得条理清晰、充满自信。技术的进步,正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像他一样,变得从容、专业。
李福祥从2000年开始种植葡萄,“那会儿还没有合作社,大家都是各干各的。买化肥、农资全是零售价,量小价高,成本一直压不下来。”说起早年的种植经历,李福祥语气中透着感慨。2015年,他带领15户种植葡萄的农户一起成立了众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葡萄面积5公顷。
合作社成立后,效益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高,“我把大家组织起来,统一对接供货商采购化肥农药,量大就能拿到批发价,种植成本明显降下来。”李福祥说。除了统一采购外,更让农户受益的是技术共享。从土壤调理到病虫害防治,李福祥作为合作社里的种植能手主动传授经验,让不少曾经“靠天吃饭”的农户,逐渐成长为“懂技术、会管理”的行家里手。
“传统品种”到“葡萄之王”
新品种打开市场新高地
合作社的葡萄大棚里,巨峰、茉莉香、夏黑、阳光玫瑰等品种长势旺盛。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棚角几株挂满紫红色果实的葡萄树,这是李福祥去年成功引种的新品种“妮娜皇后”,被誉为“葡萄之王”。
种植“妮娜皇后”的大棚里,飘着一股特殊的香甜味。“这些年我一直研究新品种、新技术。”李福祥与葡萄打交道20多年,对品种改良有着执着的热情。他试种的“妮娜皇后”,因其果味香甜、肉质细腻,市场反响远超预期。“试种成功之后,今年我进行了扩种。合作社其他农户看到效益好,也跟着一起种。”李福祥说。
说到“妮娜皇后”的价值,李福祥满脸自豪:“这个品种口感特别出色,价格也是顶尖的。现在上海、北京的电商都来我们这儿采购,线上每公斤能卖到140元钱。”高价值的背后,是李福祥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从合作社选用优质有机肥,配合智能温控,显著减少病虫害,几乎实现无农药种植,保证了葡萄的绿色、安全。
“本地售卖”到“全国分销”
好葡萄香飘四方
“咱们合作社的葡萄产量不低”,李福祥算起了经济账,“像阳光玫瑰、‘妮娜皇后’这些品种,效益特别好。去年阳光玫瑰批发价14元钱每公斤,农户平均收益比以前翻了好几倍。”
在销售方面,合作社也逐步突破本地零售,建立起“批发为主、多渠道并行”的销售网络。“平时主要供应四平万邦、沈阳八家子这些批发市场,外地采购商也越来越多,上海、北京的订单每年都在增加。”李福祥介绍,由于15家农户种植区域相邻,合作社可以集中采摘、统一发货,既提升效率,也能争取到更优价格。如今,合作社的种植规模持续扩大,农户们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大家根据地块灵活规划,在黑土地上培育出真正的“致富果”。
“干自己喜欢的事,不觉得累,反而越干越有劲”,李福祥笑着说,“未来,他要尝试酿酒和直播,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从统一采购降成本、引进新品提效益,到拓宽渠道闯市场,铁东区众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成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李福祥这样的带头人,才让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扎根黑土地,用勤劳和智慧书写新时代“三农”故事,为四平加快农业强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全媒体记者 王冬雪 申志印)
来源:四平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