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卖出500万只,一只杯子如何征服世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2 09:00 1

摘要:当传统保温杯还停留在“工具化”的功能定位时,GERM格米却在短短7年间完成了一场从“快时尚单品”到“全球文化消费品”的身份蜕变。从2021年靠菱形咖啡杯一夜爆红,到2024年提出“让每一刻更出色”的品牌主张,这个中国品牌用三个阶段的实践回答了关键问题:当IP联

当传统保温杯还停留在“工具化”的功能定位时,GERM格米却在短短7年间完成了一场从“快时尚单品”到“全球文化消费品”的身份蜕变。从2021年靠菱形咖啡杯一夜爆红,到2024年提出“让每一刻更出色”的品牌主张,这个中国品牌用三个阶段的实践回答了关键问题:当IP联名红利消退、价格战吞噬利润、库存压力逼近时,日用品如何从“流量驱动”走向“价值驱动”?本文中,GERM格米品牌联合创始人李玲子(中欧创业营第13期学员)剖析GERM格米如何在红海市场撕开裂缝,从“贴牌爆款”走向“文化出海”,并揭示其全球化扩张中“去IP化”与“深扎本土”双轮驱动的战略逻辑。

“杯子也能像服装一样快速更新?”这是许多消费者初次接触GERM格米品牌时的疑问。

2016年,当李玲子进入市场时,国内中高端保温杯领域主要由虎牌、象印等国际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彼时货架上的产品多以功能性为导向,设计趋同,而年青一代关注的个性化外观、情感共鸣和社交属性尚未被充分挖掘。李玲子观察到这一现象后提出:“日常器物不应仅停留在功能层面,它同样可以承载审美表达与社交功能。”

基于此,GERM格米尝试改变行业惯例:将传统3~5年的产品生命周期调整为线上10个月、线下18个月的迭代节奏。2021年推出的菱形咖啡杯成为典型的成功案例——单月销量突破百万只,全年累计销售近500万件。其策略核心在于“IP联名+场景化设计”:与可口可乐合作推出的限量款,通过融入潮流视觉元素,使产品在满足基本功能外,成为适合社交媒体分享的视觉载体。

“我们提供的不只是容器,而是一种可触摸的生活提案。”李玲子解释道。

GERM格米的实践表明,传统日用品的市场边界可以被重新定义。在功能同质化严重的红海市场中,通过缩短产品周期、强化设计感与文化符号属性,能够有效触达注重体验的年轻消费群体。其联名款策略并非简单贴标,而是通过与品牌调性契合的IP合作,创造符合特定场景(如咖啡馆、户外通勤)的使用联想。

这种思路也反映了当代消费心理的变化:当基本需求被充分满足后,消费者更愿为能表达个人风格的“弱功能强符号”产品买单。GERM格米的探索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了温和转型的样本——无需颠覆技术,仅通过设计语言与消费场景的重构,就能在存量市场中找到增量空间。

目前,GERM格米正持续优化这一模式,在保持适度创新节奏的同时,探索更多元的文化表达方式。这种“容器之外”的思考,或许正是传统品类突破瓶颈的一种可行路径。

GERM格米的成功,离不开其IP战略。从可口可乐、迪士尼到保时捷,GERM格米手握十几个头部IP授权,早期IP产品占比高达75%。但李玲子很清楚:IP是杠杆,不是救命稻草。

首先,精准切割用户心智。可口可乐以霓虹灯牌与滑板元素重塑品牌符号,精准狙击Z世代潮流青年的社交货币需求;迪士尼通过IP联名文具与主题乐园沉浸式体验,在儿童经济赛道构建情感壁垒;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衍生品系列,凭借莫兰迪色系与巴洛克纹饰,将文艺女性的审美认同转化为消费行为。这种基于文化符号的用户分层策略,正在重构传统快消品的市场版图。

其次,溢价能力的指数级跃迁。当某潮流零售连锁品牌将基础款可乐杯定价69元时,GERM格米通过注入像素风浮雕工艺与NFT数字藏品权益,将同源设计产品标价139元。消费者为“可被感知的价值增量”支付双倍溢价,背后是品牌构建的体验经济模型:当产品成为社交网络中的视觉符号,价格曲线便脱离成本锚点,沿着情感附加值的轨迹攀升。

最后,全球化的价格倒挂现象。凭借与可口可乐的IP授权体系,GERM格米在拉美市场以“文化输出者”身份登陆,中东地区将产品线嵌入清真认证体系,而日本市场的定价策略更具颠覆性——通过与Hands、Loft、BicCamera等高端渠道联营,同款产品售价较国内高出30%,却形成“反向代购”潮流。这种基于本地消费语境的动态定价,正在颠覆传统国际贸易的价格梯度理论。

然而,IP也是双刃剑。在IP保底授权金极高的情况下,卖不到量就得亏钱。李玲子的解法是:用自有设计强化品牌心智。例如,铃兰花系列被抄袭无数,却因独特模具和品质成了GERM格米的标志性产品。

库存的隐忧

2023年,GERM格米面临一个难题:时尚杯子的生命周期太短,库存压力陡增。李玲子决定“把滞销品扔到海外”,却意外打开了新市场。

斋月季的到来为东南亚市场注入了强劲活力,成为商家对冲国内淡季的重要节点。在这一时期,穆斯林消费者不仅热衷于购买传统服饰、美妆和食品等节日相关产品,还对家居装饰、电子产品等品类表现出强烈兴趣。

印尼专柜(15平)的月销高达20万元人民币、泰国专柜(20平)的月销高达30万人民币,这得益于商家精准把握斋月消费趋势,推出符合节日文化的高性价比产品。通过结合TikTok等平台的营销活动,以及本土明星和KOC/KOL(关键意见消费者/关键意见领袖)的线下互动和推广,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日本市场对产品质量的严苛要求倒逼供应链不断升级。在这里,消费者对产品细节的关注达到了极致,甚至110个杯子因“杯口略微毛边”被全检退回。这种对质量的执着源于日本深厚的“匠人精神”文化,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产品支付溢价,并对品牌保持长期忠诚。企业必须通过严格的品控流程和持续改进策略,才能在日本市场站稳脚跟,同时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

中东消费者对本土化设计的接受度极高,“宝石钛杯”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元素、精致工艺、高端纯钛迅速走红。客户不仅对产品本身赞不绝口,甚至主动要求“再卖贵一点”。这种现象反映了中东消费者对文化符号的高度重视,以及对高端设计的强烈需求。品牌通过深挖当地文化元素,结合现代工艺,成功将文化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策略上,GERM格米坚持“一国一IP”:日本主打迪士尼,中东避开可口可乐,拉美则靠可乐IP通吃。李玲子笑道:“在墨西哥,有人一天喝8杯可乐,我们的杯子就是信仰周边。”

“爆款是运气,品牌是能力。”李玲子将GERM格米的发展轨迹归纳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折射出团队对市场规律的重新认知。

2021年是GERM格米的“爆款期”。当时凭借一款菱形咖啡杯迅速打开市场,单月销量突破百万的数字看似风光,但团队很快发现隐患:消费者记住的是联名IP而非品牌本身。李玲子回忆道:“那段时间我们像在走钢丝,爆款随时可能被复制,用户忠诚度却几乎为零。”当渠道商开始压价,团队意识到单靠产品设计无法构建护城河。

进入“网红期”后,GERM格米尝试全渠道铺货策略,却陷入新的困境。线上直播间价格战愈演愈烈,线下经销商库存积压严重。“当产品变成纯粹的快消品,利润空间被压缩到极限,我们开始反思这种扩张是否可持续。”李玲子坦言,这个阶段教会团队最重要的教训是:规模增长不等于品牌成长。

2024年,GERM格米进入关键的“品牌期”。团队将slogan(标语)升级为“让每一刻更出色”,重新定义产品价值主张。“我们不再单纯追求外观设计,而是深挖健康材质、使用场景和情绪共鸣。”李玲子举例说,新推出的智能保温杯通过可视化温度变化,既满足了年轻人对美学的追求,又暗合了当代人对健康生活的关注。

同时,品牌开始构建用户成长体系,将产品使用时长与会员权益挂钩,逐步从流量思维转向用户思维。

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GERM格米在每个阶段都经历了试错与调整,从最初依赖IP流量,到中期扩张中的阵痛,再到如今构建品牌护城河,每一步都印证着创始人那句总结:真正的品牌力,是在短期红利消退后,依然能与用户建立长期价值连接的能力。

下一步,GERM格米将聚焦两大核心战略命题,推动品牌从“流量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

首先,去IP化,构建自主设计护城河。当前,GERM格米的自有产品占比为30%,但过度依赖IP授权可能导致品牌独立性被稀释。未来三年,公司将通过强化内部设计团队和引入全球创意顾问,将自有产品占比提升至50%。以“GERM格米花系列”为例,该系列通过将传统手工编织工艺与现代极简设计结合,成功摆脱了对IP授权的依赖,单品复购率较IP联名款提升27%。

下一步,GERM格米计划推出“城市记忆”系列,以国家地标建筑为灵感,打造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感的原创产品线。

其次,全球化战略布局。第一阶段:从近到远,从易到难。第二阶段:全球化深根,从渠道扩张到文化渗透。

在东南亚市场站稳脚跟后,GERM格米将从“渠道驱动”转向“文化驱动”。计划在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吉隆坡、印尼雅加达、越南胡志明和菲律宾马尼拉等开设GERM品牌专柜20家,通过打造满足消费者情绪价值与DIY互动体验的创意化场景,构建深层次的线下情感连接。

专柜将融合本地文化元素与品牌美学,围绕“生活方式提案”进行视觉陈列和互动设计,推动品牌从功能销售向文化共鸣转型,进一步夯实GERM在东南亚市场的高端定位与消费者黏性。通过AI算法生成的本土化场景设计(如“树上挂杯子”的创意陈列)增强了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这种设计灵感源于东南亚热带雨林的自然意象,不仅提升了店铺坪效,还强化了品牌的文化叙事能力。同时,公司将与当地艺术家合作,推出限量版“文化符号”系列,将品牌价值与区域文化深度绑定。

“中国品牌出海,最难的不是产品,是耐心和决心。”李玲子提到,日本经销商曾带她摸遍象印保温杯的细节:“他们先信品牌,再买产品;而我们总想先卖货,再立品牌。”

或许,GERM格米的故事正印证了一个趋势,在卷价格的中国市场外,还有一群消费者愿意为“好看好用又好贵”买单——只要你能给他们一个满足情绪价值及可以晒图的理由。

封面图片由POOK AI生成,文中创意图片已获视觉中国授权。

| 田佳玮

责编 | 岳顶军

来源: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