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一场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历史文脉传承的学术盛宴——纪念西湖博物馆建馆20周年暨“守护文化遗产 传承历史文脉”学术研讨会盛大启幕。专家学者、杭州西湖博物馆建馆亲历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西湖文化特使、景区一线工作人员、西湖志愿者等齐聚一堂,共同为这座博物馆“庆
记者 俞倩 文
张之冰 摄
昨天,一场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历史文脉传承的学术盛宴——纪念西湖博物馆建馆20周年暨“守护文化遗产 传承历史文脉”学术研讨会盛大启幕。专家学者、杭州西湖博物馆建馆亲历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西湖文化特使、景区一线工作人员、西湖志愿者等齐聚一堂,共同为这座博物馆“庆生”,展望美好未来。
活动现场,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党委书记、馆长潘沧桑以专业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杭州西湖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并深入解读馆藏代表文物《清乾隆西湖行宫图》。这幅珍贵的文物仿佛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让与会者穿越时空,领略西湖昔日的繁华与厚重的文化底蕴。西湖博物馆建筑设计师、浙江大学教授余健还分享了杭州西湖博物馆设计创作的独特体会。他从建筑美学的角度出发,讲述如何在设计中融入西湖元素,使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一件与西湖山水相得益彰的艺术品。
展开剩余64%随后,两位专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讲座。浙江省政府特约研究员、杭州市西湖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建庭以《藏尽西湖千年风雅 传承中华美丽经典》为题,用翔实的图文讲述了西湖博物馆的前世今生。他表示,杭州西湖博物馆展陈内容全面呈现了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通过文物、历史、科技等多元形式,生动诠释了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杭州西湖博物馆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文本’,它在西湖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发挥了多重核心作用,既是学术研究的支撑平台,也是面向国际专家的实证窗口,更是公众价值阐释的传播枢纽。”
另外,浙江省文史馆馆长、杭州市西湖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顾问王永昌以本人创作的西湖主题歌曲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歌曲的创作背景、内容及意义,分享了自己对西湖文化的独特感悟和理解。他的分享将艺术与西湖历史文化完美融合,在歌曲的字里行间,让与会者找到发现西湖之美的独特视角。
2002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全面开始实施,对西湖的“东南西北中”进行全方位保护和整治。一大批专题博物馆、纪念馆相继建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杭州西湖博物馆,它是国内第一座湖泊专题类博物馆。如今,它逐渐成为了新时代文化交流阵地,是西湖文化展示中心、西湖学研究中心、红色教育基地和宣教互动中心。
自2005年10月1日开馆以来,杭州西湖博物馆已经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成长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年来,杭州西湖博物馆累计举办展览254场,推出活动5000余场,累计服务游客2300余万人次。服务青少年约690万人次,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推广和旅游引领的重要阵地,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从20年前零文物、零藏品起步,目前馆藏品已达17763件/套,形成独一无二的、具有鲜明西湖文化特征的文物藏品体系,2020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年来,杭州西湖博物馆也见证和参与了西湖综合保护的重大历史时刻,在西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G20峰会及杭州亚运会等作出重大贡献。举办的原创展览多次荣获浙江省陈列展览精品奖,迎亚运重点项目《西湖天下景》基本陈列改造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
站在20周年的新起点上,未来,杭州西湖博物馆将继续深耕学术研究,讲好西湖故事,推动文明互鉴,努力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化展示空间,成为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