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辞职两日:特朗普表态引其寒心,美国不管,中方先下手为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2 09:00 1

摘要:9月7号,日本首相兼自民党总裁石破茂,身着深色西装召开记者会当众做出两个重要决定,即辞去自民党总裁一职,且不参加临时总裁选举,而他在2024年10月开始担任首相,时长约11个月,从而成为安倍之后日本任期相对较短的首相之一 。

9月7号,日本首相兼自民党总裁石破茂,身着深色西装召开记者会当众做出两个重要决定,即辞去自民党总裁一职,且不参加临时总裁选举,而他在2024年10月开始担任首相,时长约11个月,从而成为安倍之后日本任期相对较短的首相之一 。

石破茂发言声称,其辞职乃是为了保证自民党内部的团结,避免党内出现分裂的状况,但日本共同社所做的民调显示,约72%的受访者觉得他这一行为并非主动而是“无奈妥协”。在其执政期间,自民党遭遇两次选举的惨败,2024年10月的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席位从原本的276席大幅跌至191席,执政联盟失去了对众议院的控制权,到2025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自民党又少了8席,与公明党联盟仅获得47席,不到参议院总席位的三分之一,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首次在参众两院同时失势进而陷入绝境。

党内压力极为巨大,据《朝日新闻》报道在石破茂辞职的前一天,菅义伟等人组成了所谓的“倒石联盟”,以“失去选民信任”作为理由,拿着由53名议员签名的“退职建议书”呈递给他,与此同时,自民党总务会决定在9月15日举行临时总裁选举,这也就意味着若石破茂不主动辞职就会被党内罢免。

东京大学教授丸川知雄表示石破茂选择了一种相对体面的退场方式,其辞职换来了党内“不追究责任”这样一种默契。在执政的时候石破茂犹如“救火队长”一般,刚一上任日元兑美元汇率就突破了160:1,物价不断上涨百姓收入连续6个月下降,到2025年上半年“介护保险制度改革”因为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而陷入停滞,他的支持率也从41%降至23%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佐藤智子分析认为石破茂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面临经济状况差、党内派系失衡以及外交过度依赖美国等诸多问题,在11个月的时间里既稳不住局面更难以取得成绩。

石破茂的辞职在日本国内引起了较大震动然而美国方面却表现冷淡,9月8号,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被问及对日本首相辞职的看法时,先是皱着眉头沉默了几秒随后摆手称“不知此事,啥都不了解”,这番话经日本转播后登上了推特热搜第一,半天的阅读量就超过了5000万,日本网民对此感到十分生气,按照美日同盟的惯例日本外务省会提前两天告知美国国务院以及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日本首相换人这一情况。

据《每日新闻》援引来自外务省内部的消息称,在9月6日那个夜晚,日本驻美大使富田浩司向美国国安顾问奥布莱恩告知了这样一件事,即石破茂或许会辞去职务,而对于此事特朗普声称“不知情”,这一表现似乎有装傻之嫌,背后原因涉及美日之间的利益。石破茂政府所取得的外交成果乃是签署《美日关税及投资协议》,依据该协议日本需开放30%的农产品市场,与此同时美国取消日本汽车及零部件的额外关税,并承诺在5年时间内在日本半导体以及新能源领域投入5500亿美元。

美贸易代表办公室于9月5日发布的报告宣称此协议在国内的审批已然完成,且将在2026年1月正式生效。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奥汉隆表示特朗普仅仅在乎美国自身利益,对于日本首相的人选并不在意。美国呈现出的“冷漠”态度是因其自身陷入麻烦,在2025年下半年特朗普政府将面临一系列挑战,俄乌战场处于僵持状态,对乌援助致使共和党心生不满,中国国庆阅兵展示出新型武器,美国急忙调整国防战略,特朗普要求国防部起草“改组方案”,计划将“国防部”改为“战争部”。

如此一来日本政局变动便成了次要之事,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国分良成称特朗普“不知情”这一情况暴露了美日同盟的不平等。就在石破茂宣布辞职的同一时间,9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布公告对日本右翼议员石平实施制裁,所采取的措施涵盖冻结其在华财产、禁止与之交易合作以及拒发签证等,制裁原因在于石平对中国核心利益进行挑衅,他于1962年出生在成都,1988年前往日本留学后转变为极端右翼,2007年加入日本国籍并更改名字,经常在右翼媒体发表文章、出版书籍鼓吹“中国亡国论”。

2025年7月的日本参议院选举之际,身为维新会候选人的石平,其挑衅行径呈现出愈发过分的态势,他不仅向中国驻日大使馆递交所谓“抗议信”,公然宣称“钓鱼岛是日本的”以及“台湾应独立”这般荒谬言论,而且在选举活动期间还跑去参拜靖国神社。

甚至在节目里大放厥词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编的”,此等言论不仅遭到中国外交部的强烈谴责,更是令四川民众怒不可遏,毕竟在抗战时期约350万川军毅然出川投身战事,其牺牲人数约占据全国抗日牺牲人数的五分之一,成都大轰炸致使众多民众丧生,这些历史记忆四川人始终铭记于心,四川省社科院的何一民研究员就此表示,石平篡改历史的行为无疑是对川军英魂的亵渎,更是对人类良知的公然背叛;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所发布的制裁声明指出,石平针对涉台、钓鱼岛等诸多问题信口开河,这严重干涉了中国内政,对中日关系造成破坏,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制裁时间的选定颇具深意,正值石破茂辞职之后日本处于无人领头的微妙阶段,且美日刚刚签署关税协议之时,这般举措既有着对右翼分子形成威慑的意图,同时也是对日本新政府发出的郑重警告,即挑战历史正义、损害中国利益必将付出相应代价;据中国社科院杨伯江研究员分析,中国实施此次制裁并非一时冲动之举,而是基于法律依据进行的精准反击,从法律层面而言乃是依据《反外国制裁法》,从战略角度来看则是向日本表明,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需要正视历史、尊重主权,若在核心利益问题上肆意妄为就必须承担相应后果。

另外,在石破茂辞职之后,自民党临时总裁选举陷入竞争激烈的局面,按照自民党党章规定,总裁选举需由自民党国会议员以及地方支部联合会代表进行投票选出,而投票时间设定为9月15日,当前,64岁的高市早苗与49岁的小泉进次郎的竞争已步入关键阶段,他们二人分别代表着自民党内部的“右翼保守派”和“温和改革派”,其后续政策走向无疑将对日本未来的内政外交产生深远影响。

被视为日本右翼 “标志性事件” 的乃是高市早苗的崛起,作为安倍晋三亲信且在自民党 “安倍派” 极为活跃并推动修宪的她,其立场存在争议,曾17次参拜靖国神社还将其称作日本精神象征;在修宪方面,她主张把和平宪法第九条废除并将 “自卫队” 改为 “国防军” 使其具备 “先发制人打击能力”,而在对华问题上,声称中国是最大威胁、要加强日美同盟、于西南诸岛部署导弹且提出 “台湾有事日本应和美国一同应对”。为获取支持,高市早苗频繁与财阀有所来往,得到诸如三菱重工等企业的资金支持,推动防卫预算从2% 提升至2.5% 并购置美装备,在党内获得麻生派等支持,自民党选民对其支持率为38% 。

至于小泉进次郎,这位被认为 “温和务实” 的小泉纯一郎大儿子,凭借年轻形象以及环保等政策受到年轻选民青睐,在担任农林水产大臣时推动 “有机农业补贴计划” 并支持农产品出口,在能源政策方面致力于减少核能依赖且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在经济领域呼吁与中国加强半导体材料合作;小泉 “温和” 却有底线,修宪时不主张 “激进修改” 而是支持 “自卫队写进宪法”,外交上看重日美同盟并在印太框架内加强与美印澳合作但反对 “过度和中国对抗”,他隶属于自民党 “森派”,此派系重视经济利益,小泉在党内支持率为32%,30岁以下选民对其支持率达57%,相比之下高市早苗仅19% 。

两位候选人所展开的竞争,从本质层面而言实则是关乎日本未来发展道路的一种抉择,即究竟是选择与美国携手大力推进军事扩张进程并同中国进行所谓“战略对抗”,还是在维护日美同盟关系的同时积极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从而走上“务实平衡”的路线,而美国方面的态度却使得此次选举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比如特朗普政府并未进行公开表态,然而美驻日大使却与小泉进次郎进行了会面,基于此便有人产生这样一种看法,认为这实则是一种“默许温和派”的表现,其原因在于美国期望日本能够在经济领域配合自身“限制中国芯片”这一策略,而并非一味地采取“军事对抗”手段。

不管最终哪位候选人当选,对于日本新政府来说都面临着重重困难。在国内方面,日本新政府需要去解决诸如通胀、老龄化以及经济复苏缓慢等一系列难题,在国际层面,日本新政府还得在中美博弈的复杂局势当中寻找到平衡,并且妥善处理好与邻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对石平实施制裁这一举措,实际上是给日本新政府划出了一条“红线”,表明历史以及核心利益是绝对不能触碰的,因为这乃是中日关系得以良好发展以及亚太地区实现稳定的重要前提。

随着9月15日选举日期的逐渐临近,日本政坛内部的权力争夺态势将会变得愈发激烈,此次选举所产生的结果不仅对于日本的未来走向有着深远影响,而且对于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而言同样影响巨大。

来源:西了西说历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