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提醒在韩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中国驻韩国大使馆4月1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弹劾案宣判后,韩国各地可能举行大规模政治集会和示威游行,不排除发生极端事件。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称,在韩中国公民和赴韩中国游客应密切关注当地形势和治安状况,切实提高风险防
据海外网报道,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提醒在韩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中国驻韩国大使馆4月1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弹劾案宣判后,韩国各地可能举行大规模政治集会和示威游行,不排除发生极端事件。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称,在韩中国公民和赴韩中国游客应密切关注当地形势和治安状况,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同当地政治集会保持距离,不参与、不逗留、不观望,勿公开发表或转发政治言论,尽量避免与当地民众发生言语或肢体冲突。
韩国宪法裁判所(宪法法院)1日表示,将于当地时间4月4日上午11时对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案进行宣判。宪院允许电视台在宣判当天直播现场,还将邀请群众参与旁听。韩国法律规定,罢免总统需要现任8名法官中6人以上赞成。若宪法法院裁定尹锡悦弹劾案成立,尹锡悦将随即被罢免;若宪法法院驳回弹劾案或决定不予受理,尹锡悦将立刻恢复总统职务。
韩国法院(资料图)
尹锡悦之所以深陷弹劾风波,缘于让人匪夷所思的紧急戒严之夜。去年12月3日晚,尹锡悦突然宣布紧急戒严,又在约6小时后“接受国会要求”,解除紧急戒严。同月14日,韩国国会表决通过针对尹锡悦的弹劾案,案件随后被送至宪法法院审理;后者须在180天内作出裁决。截至目前,此案审理历时逾110天,远超前总统卢武铉弹劾案和朴槿惠弹劾案审理时长(分别为63天和91天),距最后一场庭审辩论也已过去38天。
尹锡悦弹劾案早已超越单纯的法律事件,演变为韩国政治博弈的主战场。朝野双方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向宪法法院施加压力。截至3月20日,宪法法院已收到超过200万份与弹劾案相关的请愿书,这些来自政治团体和市民社会的文件通过邮寄或现场递交方式不断涌入法院,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执政党国民力量党虽然公开表示将尊重判决结果,但其党内人士私下不断强调"弹劾缺乏法律依据"。这种看似服从的表态背后,是对法院的隐性施压。
韩德洙(资料图)
而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至今未明确表态是否接受判决结果,被执政党批评为"意在威胁宪法法院"。李在明在一场会议上称,“我们将与国民一起,期待宪法法院基于宪法理念和价值观、宪法规定的职责、国民赋予的责任以及历史使命感给出合理结论”。李在明还称,他相信法院会“作出公正裁决”。
随着宣判日期的公布,韩国各方开始严阵以待。韩国警方4月1日提前对宪院方圆100米地区实施“清空”措施,要求拆除搭设在附近的示威帐篷,关闭了通往宪院的安国地铁站部分出口,并禁止普通民众在宪院前通行。宣判当日,安国站将全天封闭,并实施封站跳停。警方将在宣判日当天发布最高级别警戒令“甲级紧急令”,并调动全国共338个机动部队,约2万人参与集会应对和秩序维护。其中,约1.4万人将集中部署在首尔,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激烈示威。
尹锡悦(资料图)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我们注意到相关报道。正如我们多次强调,中国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对韩国国内的局势不作评论。我们相信韩国人民有智慧、有能力妥善处理国内问题。作为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我们愿与韩方一道为深化两国友好合作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作出积极努力。
来源:边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