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清明前后,一种隐藏在普通甘蔗中的"超级毒素"可能导致死亡!近日“清明蔗,毒过蛇”冲上热榜。研究表明,这种毒素仅0.5克就能致人死亡!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警告:谨防"红心甘蔗",它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每年清明前后,一种隐藏在普通甘蔗中的"超级毒素"可能导致死亡!近日“清明蔗,毒过蛇”冲上热榜。研究表明,这种毒素仅0.5克就能致人死亡!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警告:谨防"红心甘蔗",它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这是因为每年春季都有甘蔗中毒事件发生,再加上这句朗朗上口的谚语极具传播力,形成了年度性的"谣言循环"。统计显示,大多数的甘蔗中毒事件都集中在2-4月,恰好与清明节时间吻合。
这是一个重大误解,甘蔗本身无毒!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三基明确表示,问题不在甘蔗,而在霉变。清明节前后气温回升、湿度增大,为霉菌生长创造了绝佳环境,而冬季收获的甘蔗经过长时间储存,此时更容易发生霉变。
霉变甘蔗产生的毒素叫"3-硝基丙酸",由节菱孢霉菌产生。这不是夸张宣传!它是一种强效神经毒素,只需0.5克就会导致成人中毒,严重时甚至死亡!更可怕的是,它对人类的毒性比对实验鼠高5倍,煮沸30分钟后仍保留大量毒性,无法通过常规烹饪破坏。
睁开你的火眼金睛,主要看四点:
1. 切面发红("红心甘蔗"):正常甘蔗切面应洁白透明,出现红褐色条纹就危险了;
2. 气味变质:新鲜甘蔗有水果清香,霉变后散发酸馊味或酒糟味;
3. 表皮异常:皱缩无光泽,可能有霉斑;
4. 质地变软:用手指按压,松软无弹性就不新鲜了。
大错特错!这是危险误区!专家高三基明确警告:"切掉变红部分后,肉眼看不到症状,但已感染霉菌并产生毒素,食用仍有中毒风险。"霉菌就像"冰山",表面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菌丝已在内部蔓延。
后果极其严重,更可怕的是,目前无特效解毒剂!只能对症治疗,4小时内洗胃可降低重症风险。
答:风险天差地别!北方因甘蔗需长途运输储存,霉变率远高于南方产区。南方人多吃"现砍现卖"的甘蔗,风险小很多。这就像"隔夜菜"和"现炒菜"的区别。
记住"三看一防":
1. 看外表:选购表皮光滑有白霜、节间均匀无凹陷的;
2. 看断面:要求商家当场切开,确保芯部洁白无红丝;
3. 看存放:优先选择带青绿叶片的整蔗,说明储存时间短;
4. 防储存:家中存放不超过3天,已削皮需冷藏并24小时内食用。
高风险人群(儿童、孕妇、肝肾功能弱者)建议饮用现榨甘蔗汁,但前提是确保原料新鲜!
"清明蔗,毒过蛇"并非完全是谣言,而是民间对霉变风险的朴素认知。甘蔗本身无毒,危险源自不当储存导致的霉变。通过科学选购和合理储存,我们完全可以安全享用这种营养丰富的美味。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既不要盲目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科学认知才是最好的防护。
来源:湖北台农村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