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历史上曾经属于中国,后来却脱离出去的国家,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些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选择独立,并且在独立后往往倒向了西方或者其他大国势力,背离了曾经的宗主国。如今再看它们的发展现状,不少人会觉得有点“因果报应”的味道。
说到历史上曾经属于中国,后来却脱离出去的国家,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些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选择独立,并且在独立后往往倒向了西方或者其他大国势力,背离了曾经的宗主国。如今再看它们的发展现状,不少人会觉得有点“因果报应”的味道。
图瓦这个地方,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它确实在历史上跟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全名叫图瓦共和国,现在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位于西伯利亚南部,紧挨着蒙古国。早些时候,这个地方被称作“唐努乌梁海”,是中国清朝疆域的一部分。
清朝时期,唐努乌梁海是外蒙古的一部分,归属理藩院管辖。那时候,这里住着不少蒙古族和突厥语系的游牧民族,生活方式以放牧为主,跟中原的联系不算特别紧密,但名义上一直是清朝的领土。到了清末,国力衰弱,边疆管理松弛,俄国开始对这一地区虎视眈眈。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覆灭,外蒙古趁乱宣布独立,唐努乌梁海也被卷进了这场动荡。
1914年,俄国趁着中国内乱,把唐努乌梁海划进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搞了个所谓的“自治”。到1921年,苏联扶持下,这里成立了“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彻底脱离了中国的影响。这之后,图瓦在1944年被苏联正式并入,成为了俄罗斯的一部分。可以说,从清朝到民国,中国对图瓦的控制一步步丧失,最终完全失去了这块土地。
提到图瓦的独立,不能不提一个人——东杜克·库拉尔。他是图瓦人民共和国的首任总统,生于1888年,死于1932年。这位老兄是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早年受到苏联的影响,积极推动图瓦的独立运动。1921年,在苏联的支持下,他领导建立了图瓦人民共和国,算是正式把图瓦带上了“亲苏”的道路。
不过,东杜克·库拉尔的结局并不好。1932年,斯大林搞“大清洗”,他也被卷进去,最终被处决。原因嘛,说他有“民族主义倾向”,跟苏联的政策不合拍。讽刺的是,他一心追随苏联,最后却被自己追随的对象给收拾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图瓦在苏联体系里的尴尬地位——名义上是独立国家,实际上就是个傀儡。
现在的图瓦,作为俄罗斯的一个共和国,日子过得并不怎么样。它的首府叫克孜勒,人口也就十来万,整个共和国总人口不过30多万。经济上,图瓦主要靠畜牧业和少量的矿产资源,工业基础几乎为零。2019年的数据显示,图瓦的人均GDP在俄罗斯联邦里排倒数,贫困率高达30%以上,远超俄罗斯的全国平均水平。
生活条件也不乐观。当地基础设施落后,很多偏远地区连稳定的电力供应都成问题。医疗和教育资源匮乏,年轻人能跑的都往俄罗斯其他地方跑,留下来的多是老人和孩子。更别提气候条件了,西伯利亚的严寒让这里一年有大半年都被冰雪覆盖,生存环境相当恶劣。
图瓦的文化也在逐渐被俄罗斯同化。当地的突厥语系语言虽然还在使用,但俄语已经成了主导语言,年轻一代对自己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越来越少。有学者说,图瓦的独立与其说是“民族解放”,不如说是从一个大国(中国)的边缘变成了另一个大国(俄罗斯)的边缘。如今的处境,多少让人觉得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越南跟中国的关系,那可是能追溯到好几千年前。早在秦汉时期,越南北部就被纳入了中国版图,称为“交趾郡”。后来虽然有过几次短暂的独立,但大多数时间里,越南都是中国的藩属国。到了唐宋元明清,越南的历代王朝都要向中国朝贡,接受册封,关系可以说相当紧密。
清朝时期,越南依然是中国的属国,但到了19世纪,情况变了。法国殖民者开始入侵越南,1858年打响了侵越战争。1885年,清朝在跟法国的战争中失利,签订了《中法新约》,被迫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这标志着越南正式脱离中国的宗藩体系。从那以后,越南成了法国的殖民地,彻底倒向了西方。
1945年二战结束,越南趁机宣布独立,但没多久又陷入了跟法国的战争。1954年,法国在奠边府战役中惨败,退出越南。随后,美国接手,开始插手越南事务。可以说,从脱离中国那一刻起,越南就一步步跟西方绑在了一起。
要说越南脱离中国的历史,不能不提早期的独立运动。丁部领是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他生活在10世纪(924-979年),是越南摆脱中国直接统治的关键人物之一。当时正值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混战,中国对越南的控制减弱。丁部领趁机起兵,统一了越南北部,建立了丁朝,算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王朝。
不过,丁部领的时代离近代还很远。到了19世纪,越南脱离中国的过程更多是外部势力推动的结果,法国才是真正的幕后推手。丁部领的故事虽然激励了后来的民族主义者,但他本人跟西方没啥关系,这里只是提一下他的历史意义。
现在的越南是个社会主义国家,1976年南北统一后,正式定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表面上看,越南这些年经济发展还不错,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吸引了不少外资,成了东南亚的“制造中心”。2022年的数据表明,越南的GDP增长率在6%左右,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很高,尤其是纺织品和电子产品。
但光看这些数字可不行。越南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外资和出口,一旦全球经济波动,它就容易跟着遭殃。2020年疫情期间,越南的出口就受到不小冲击,很多工厂停工,工人失业。更重要的是,越南的人均收入还是偏低,2022年大概在4000美元左右,跟中国比差了一大截。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尤其落后,贫困问题依然存在。
社会方面,越南也有不少隐患。城市化进程快,但基础设施跟不上,首都河内和胡志明市经常交通堵塞,空气污染严重。教育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农村的孩子想上好学校、看病都挺难。政治上,越南虽然学了中国搞一党制,但内部腐败问题一直被诟病,民众的不满情绪时不时就冒出来。
有人说,越南当年抛弃中国、投靠西方,现在却成了个“廉价劳动力国家”,既没真正富起来,也没摆脱大国的影子。这种处境,跟它历史上的选择脱不了干系。
外蒙古,也就是现在的蒙古国,历史上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把它叫做“外蒙古”,跟内蒙古一起归理藩院管辖。那时候,外蒙古的王公贵族都得听清廷的,税收、军事全都由北京说了算。清朝还在当地驻军,修了不少驿站,算是牢牢控制着这片草原。
到了清末,情况变了。1911年辛亥革命后,外蒙古的王公们在俄国的怂恿下宣布“自治”,成立了“大蒙古国”。1919年,北洋政府一度收复外蒙古,但没多久,苏联红军来了。1921年,蒙古在苏联的支持下再次独立,1924年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彻底脱离中国。从此,蒙古成了苏联的卫星国,政策、经济全看苏联的眼色。
1945年,中苏谈判时,国民政府迫于压力承认了外蒙古独立。从法律上讲,这块曾经的北疆就跟中国没关系了。
现在的蒙古国,国土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330万,算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它的经济主要靠矿业,比如铜、煤、黄金,2011年矿业热的时候,GDP增长率一度达到17%。但这种靠资源的经济有个大问题——太单一了。国际市场一波动,蒙古就得跟着抖三抖。
2022年的数据表明,蒙古国的人均GDP在4500美元左右,比越南稍高,但跟中国比还是差不少。首都乌兰巴托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城里高楼大厦看着挺气派,可出了城就是另一番景象。牧民的生活依然艰苦,很多人还住在蒙古包里,冬天零下几十度的气温,冻得人直哆嗦。基础设施也跟不上,公路网稀疏,电力供应不稳定。
更麻烦的是,蒙古夹在俄罗斯和中国之间,地缘政治上很被动。苏联解体后,它试图靠拢西方,美国也在蒙古搞了不少NGO(非政府组织),但效果有限。经济上,蒙古80%的出口都去中国,能源又离不开俄罗斯,这种“两头靠”的处境让它很难真正独立自主。
社会问题也不少。贫富差距拉大,乌兰巴托的富人开豪车,牧区的穷人却连温饱都成问题。酗酒现象普遍,年轻人失业率高,不少人跑去韩国、日本打工。有人说,蒙古当年急着独立,现在却成了中俄之间的“缓冲区”,日子过得并不舒坦。
图瓦、越南、外蒙古,这三个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是中国的一部分,却因为各种原因选择独立,并且在独立后倒向了西方或者苏联。图瓦成了俄罗斯的穷亲戚,经济落后、生活艰难;越南虽然有点起色,但仍然摆脱不了发展中国家的瓶颈;外蒙古资源虽多,却被地缘政治和单一经济拖了后腿。
历史上的脱离,有外部势力的推动,也有内部矛盾的积累。地缘政治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游戏,每个国家的选择背后都有复杂的考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如今的处境,跟当年的决定有很大关系。图瓦被俄罗斯吞并后边缘化,越南在西方的棋盘上挣扎求存,外蒙古在中俄之间左右为难,这些都让人感慨历史的无常。
来源:墨渡熊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