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战旗迎风怒展,队伍势如破竹。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盛大阅兵仪式中,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战旗方队”。一面面象征胜利与荣光的战旗,高扬在光荣受阅的队伍,高擎在英雄传人的肩头。
战旗迎风怒展,队伍势如破竹。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盛大阅兵仪式中,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战旗方队”。一面面象征胜利与荣光的战旗,高扬在光荣受阅的队伍,高擎在英雄传人的肩头。
其中,“杨靖宇支队”战旗赫然在列,迎风飘扬在长安街上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杨靖宇支队”战旗将于9月14日送达吉林省,人民网、新华网、央视频、吉林日报彩练新闻、吉林广播电视台、吉祥新闻、中国吉林网将全程直播这一过程。
阅兵仪式当天,直播画面中“杨靖宇支队”战旗长达十几秒的特写镜头,令每一位吉林儿女为之振奋。从机关单位到部队军营,从校园课堂到寻常巷陌,观看直播时的欢呼声与掌声经久不息;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激动”“振奋”“看哭了”等字样瞬间刷屏,这滚烫的字眼,不仅是对历史荣光的致敬,更是对英雄精神穿越时空、生生不息的集体共鸣与自豪宣言。
1940年2月,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所坚守的那份气节,穿透历史的尘埃,至今熠熠生辉。
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前身是由杨靖宇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抗战期间,他们纵横驰骋于长白山区,发展和壮大南满抗日根据地,与日伪军进行千余次艰苦卓绝的战斗,破坏了日寇“统治东北、进兵中原”的侵略企图,对推动东北地区抗日战争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纪念杨靖宇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将该师改编为杨靖宇支队。
白山松水忠魂驻,浩气长存励后人。“杨靖宇”已成为吉林红色热土的鲜明标识,是新时代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作者:赵梦卓 祖维晨
责编:金馨鑫
编审:张宇
监审:董杰
来源:吉林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