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丝绸之路’‘一千零一夜’‘玄奘西行’……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两国8日探索之旅!仅剩3席!免签!国庆说走就走!”一场10月即将成团的中亚旅游行程中,主办方正火热招募最后几位游客。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吴馥梅
“‘丝绸之路’‘一千零一夜’‘玄奘西行’……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两国8日探索之旅!仅剩3席!免签!国庆说走就走!”一场10月即将成团的中亚旅游行程中,主办方正火热招募最后几位游客。
置身撒马尔罕夏伊·辛达陵墓群蓝金穹顶下,体验“一千零一夜”的奇幻场景;走在阿拉木图的冼星海大街,见证中哈友谊的历久弥新;前往被誉为“太阳城”的塔什干,感受中亚文明心脏的跳动……
今年以来,中亚旅游的市场热度不断高升。据悉,暑假期间,携程平台中亚旅游订单迎来现象级峰值,在8月中旬触近历史最高点,较2024年峰值翻番。丝路秘境,有何魅力?中亚,为何会成为出境游“黑马”?
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夏伊·辛达陵墓群。受访者供图
订单激增
“不虚此行!感觉很神奇,和我以往的印象不太一样。”8月中旬,浙江杭州人陈柚(化名)和朋友体验了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10日游,印象深刻。
谈起为何冒出前往中亚旅游的念头,陈柚坦言是机缘巧合——暑期刚好有出行计划,这两个国家是免签国,时间凑得上,机票价格也可以接受。
“当时我身边没有去中亚旅游过的朋友,有不少人处于观望状态,我简单查了些资料后就‘勇敢冲了’。后来看到我分享的朋友圈,许多人来问我要攻略。”陈柚笑着说。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升天大教堂。受访者供图
来自重庆的刘媛媛(化名)同样也是自己朋友圈中“较早探索中亚”的人。在新疆徒步的她,偶然刷到了一个中亚旅游攻略,“觉得风景不错,挺有趣,从新疆过去也很方便”。于是,她前往中亚阿拉木图、塔什干、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多个城市深度旅行了一个月,“当地人的松弛感让我印象深刻,整趟旅程非常愉快”。
和陈柚和刘媛媛一样,今年开启中亚版图探索的游客不在少数。根据携程平台统计,今年以来,中国游客赴中亚五国的旅游订单量,远超历史同期水平。尤其是进入第二季度,订单量稳健爬升,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受访者供图
“与订单量同步增长的还有用户的前期关注度。平台相关关键词的搜索量和产品浏览量,自春季以来均同比上涨数倍。旅行社和平台推出的中亚相关旅游产品数量也翻了一倍,覆盖了从高端私家团到高性价比跟团游的多种业态,以满足急剧增长的市场需求。”携程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
放眼线下旅游门店,中亚旅游也逐渐成为市场“新秀”。“此前中亚旅游相对来说比较小众,我们是今年才开始力推的,杭州目前卖的比较好的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8日游和10日游。”杭州某旅行社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该门店的8日游行程包含撒马尔罕、塔什干、奇姆肯特、阿拉木图4座城市多个景点,价格为6999元。“和新疆旺季相比,这个价格相当划算了,而且中亚的景色、地理、人文也都还不错。”工作人员表示。
杭州某门店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8日游行程地图。受访者供图
热度背后
中亚游为何爆火?
首要原因在于其独特的丝路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满足了当代人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谈及中亚,不得不提到古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西汉张骞开启“凿空之旅”,自长安逶迤西去,中亚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比如乌兹别克斯坦,就有着“中亚明珠”的美名,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3座古城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亚是文明交汇碰撞的重要地带,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同样也是不少人的历史文化空白。”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专任教师、全国名导工作室负责人李德煜表示。正因如此,“探秘丝路古国,邂逅中亚传奇”成为不少旅游团的标语。
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夏伊·辛达陵墓群。受访者供图
“在当地博物馆内,我还看到了唐朝时期的壁画和陶瓷制品,有一种对话历史的感觉。”刘媛媛告诉记者,为了解当地风土人情,自己在出发前还特意阅读了旅行作家刘子超创作的游记《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
最让陈柚印象深刻的,是撒马尔罕的蓝色穹顶。她分享说,置身其中的感受很奇妙,和《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描述的各种场景非常匹配。蓝白相间的瓷砖也非常好看,有一种极繁主义的美。“都是手工制作的,每一块都有细微差别,当地人还会友好地和你介绍每种图案的含义。”
当地特色图案的瓷砖,受访者供图
独特的丝路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之外,免签便利和高性价比,也是这波中亚旅游热的催化剂。
今年6月1日,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互免签证协议正式生效,成为继哈萨克斯坦后又一与中国互免签证的中亚国家。
“只需要带上护照,落地直接敲章就可以。10天行程正常吃喝,加上机票一共花了7000元左右。”陈柚说,当地消费水平并不高,和国内二三线城市差不多。
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的风光。受访者供图
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王笑宇研究员看来,良好的国际关系之外,免签政策带来的便利和相较于其他长途目的地的高性价比,极大提升了国内公众前往中亚地区旅游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随着中国与中亚交流的日益密切,一些展会的开办也增进了公众对中亚的了解,从而将其纳入旅行名单中。比如去年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举办的“交流与共新:丝绸之路上的亚洲文明”主题特展,就让公众增进了对亚洲各区域文化的了解。
“总的来说,国际关系、文化底蕴、免签政策、高性价比,多方面因素的加持,使中亚旅游成为出境游‘新主角’,成为此前火热东南亚旅游市场之外的一个有力补充。”王笑宇说。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地铁站。受访者供图
双向奔赴
热度并非单向,而是一场中国与中亚互为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双向奔赴”。
据携程相关统计,今年截至6月中旬,中亚游客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6%,乌兹别克斯坦游客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64%。中亚游客最喜爱的中国目的地城市,有广州、杭州、北京、乌鲁木齐、西安等地。
这反映出中国与中亚的人文交流正驶入快车道。
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的风光。受访者供图
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例,今年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已在北京、长沙等地举办旅游推介活动,向中国游客详细介绍当地的旅游资源,并将采取多种措施为中国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行体验。
此外,今年5月29日,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阿拉木图段)首发开行,标志着中国—中亚旅游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这班从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出发的列车成为“流动的文化交流长廊”,以“铁路+文旅”模式串联中哈两国历史文脉。
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阿拉木图段)。图源央视新闻
“虽然语言不相通,我们只能通过翻译软件交流,但可以明显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和友好,不少人也会说‘你好’‘谢谢’等简单的中文。”陈柚和记者分享。
古老的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中亚紧密相连,而当驼铃声逐渐远去后,以旅游为媒介的民间交流合作,正续写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在李德煜看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旅游交流将越来越密切,而这一“加速键”也将促进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勃兴,为区域经济增长带来新机遇。
从“小众猎奇”逐步升级为“热门经典”,行业分析师预测,随着中秋、国庆假期的来临,这股中国与中亚双向奔赴的“旅游热”,将继续延续。
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风光。受访者供图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