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闪购日单1.2亿:你以为它抢外卖生意,其实它在挖美团命根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22:23 1

摘要:“杭州人去年用高德导航找店1.9亿次!”当这个数字砸下来时,杭州吃货小李直接懵了:“我手机里躺了五年的美团,难道真要被地图APP干趴了?”更扎心的是,阿里刚推出的“高德扫街榜”,正把枪口对准美团最赚钱的到店业务,你搜酒店、找餐厅、挑景点的那点小心思,现在全被高

“杭州人去年用高德导航找店1.9亿次!”当这个数字砸下来时,杭州吃货小李直接懵了:“我手机里躺了五年的美团,难道真要被地图APP干趴了?”更扎心的是,阿里刚推出的“高德扫街榜”,正把枪口对准美团最赚钱的到店业务,你搜酒店、找餐厅、挑景点的那点小心思,现在全被高德用导航数据、支付宝信用分和淘宝闪购给算明白了。

“上周想带爸妈吃本帮菜,打开高德扫街榜,直接跳出个‘杭州老字号热销榜’。”在滨江区上班的白领王女士翻着手机,“第一名的‘知味观’门口排了20米长队,我转头去了第三名的‘奎元馆’,结果不用等位!”她不知道的是,这个排名背后是高德地图对杭州4205万用户、1.9亿次导航的精准计算。

“高德知道你每天早上8点从萧山去未来科技城上班,中午12点在阿里园区附近找沙县小吃,晚上7点绕道湖滨银泰买奶茶。”某地图行业前员工透露,“这些轨迹数据拼起来,就是一张城市消费热力图,哪家店早上人多?哪家店周末爆满?连厕所排队时长都能算出来。”

美团的“大众点评”靠用户打分,但刷好评、删差评的乱象早就被吐槽烂了。反观高德扫街榜,直接用导航热度当“人气分”:一家店被导航的次数越多,排名越靠前。“上周我查‘西湖边咖啡馆’,高德把星巴克排第三,前两名是两家藏在巷子里的独立咖啡馆。”咖啡爱好者陈先生说,“美团上这两家店评分才4.2,但高德显示它们周末下午全满座,数据不会说谎。”

“以前在美团看评分,4.5分的店我都不敢进,怕踩雷。”在上海工作的北漂小周吐槽,“有次选了家4.7分的日料店,结果寿司米是硬的,三文鱼还带冰碴子。”现在他改用高德扫街榜,因为榜单里藏着个“隐藏参数”,支付宝信用分。“阿里把网商银行的商家信用数据打通了。”某金融科技从业者解释,“一个餐厅的信用分高,说明它按时交房租、不拖欠供应商货款、甚至员工社保都缴得齐,这种店大概率不会用烂食材省钱。”数据显示,支付宝信用分超过700的商家,在大众点评上的差评率比平均水平低37%。

杭州网红餐厅“福缘居”的老板老郭深有体会:“去年我们信用分涨到750后,高德扫街榜直接把我们从‘杭帮菜榜’第15名拉到了第3名。”更魔幻的是,信用分还成了“流量密码”,老郭发现,信用分高的店在高德上的曝光量是普通店的2.3倍,“现在年轻人选餐厅,先看信用分再看评分,跟相亲先查征信似的。”

“谁想到淘宝买个纸巾,顺手就把晚餐餐厅定了?”在杭州读研的小林展示了她的手机:上周她在淘宝闪购买了包抽纸,页面突然跳出“附近热销餐厅”弹窗,点进去是高德扫街榜的“学生党平价榜”,“第一家‘老杨家生煎’离宿舍就800米,人均15元,月销2万+单,这哪是卖纸巾的?分明是美团的团购券!”

阿里财报里的数据更吓人:淘宝闪购上线4个月,月度交易买家破3亿,日单峰值1.2亿,而美团到店业务的日单量,最高才1.5亿。“以前大家觉得闪购是抢美团外卖生意,现在才发现,它真正的目标是把‘即时消费’变成‘到店消费’。”某电商分析师指出,“你在淘宝买纸巾时顺手囤张餐厅优惠券,周末直接去店里用,这钱美团赚不着,全进了阿里口袋。”

美团的焦虑写在股价里:9月10日阿里推出高德扫街榜后,美团股价连续3天下跌,市值蒸发超400亿港元。更扎心的是用户行为的变化,杭州白领小赵的手机里,美团APP的打开频率从每天3次降到每周2次,“现在找餐厅先看高德,订酒店用飞猪,美团只剩点外卖和抢红包了。”

“美团不是没有数据。”某前美团产品经理透露,“他们有10年积累的到店消费数据,但问题是,这些数据太‘脏’了。”他举例说,美团商家为了刷排名,会雇人写虚假好评,甚至花钱删差评,“2022年杭州市场监管局查处的‘刷单炒信’案里,70%涉及美团商家。”

反观阿里,手里攥着三张王牌:高德地图的实时导航数据、支付宝的商家信用数据、淘宝闪购的消费行为数据。“这三套数据一打通,阿里能精准知道‘哪个区域的年轻人周末爱吃火锅’‘哪家奶茶店下午3点排队人最少’‘哪家酒店周末空房多’。”上述产品经理感叹,“美团的数据是‘用户主动给的’,阿里的数据是‘用户行为自然产生的’,后者更真实,也更难造假。”

美团也不是没想过反击。去年他们试图用“美团直播”抢流量,结果被吐槽“主播只会喊‘321上链接’,根本不懂餐厅特色”;今年又推出“美团信用分”,结果被网友扒出“评分标准模糊,高分店照样吃出头发”。“美团的问题在于,它太依赖‘用户主动评价’这套老逻辑了。”某互联网观察家指出,“在数据战争时代,谁掌握更底层的行为数据,谁就能重新定义‘好商家’的标准。”当3亿人用高德导航找店、用支付宝信用分选餐厅、用淘宝闪购买优惠券时,美团的“到店帝国”正在被数据洪流冲得摇摇欲坠。但这场战争远未结束,抖音本地生活正在悄悄崛起,小红书的“种草经济”也在分流用户。下一个被颠覆的,会是谁?

来源:科享技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