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 | 印专家:高度警惕尼泊尔政治乱局外溢,防止“第二个孟加拉国”诞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01:22 2

摘要:BBC、路透社、《印度快报》《新闻周刊》、中国外交部官网9月9日、10日报道,尼泊尔“Z世代”抗议骚乱持续发酵,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9月4日以来,由尼政府封禁社交媒体平台引发的以所谓“Z世代”(出生于1995-2010年之间的群体)为主、蔓延全国的大规模抗议

2025年9月10日 总第1035

值日编辑:贾丽豪 饶金山

审核:杜大壮 王若桐

执行主编陈卓

巴伦·沙阿。图源:网络

BBC、路透社、《印度快报》《新闻周刊》、中国外交部官网9月9日、10日报道,尼泊尔“Z世代”抗议骚乱持续发酵,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9月4日以来,由尼政府封禁社交媒体平台引发的以所谓“Z世代”(出生于1995-2010年之间的群体)为主、蔓延全国的大规模抗议骚乱持续发酵,截至目前造成至少22人死亡、400人受伤。抗议者不仅袭击多位政要住所、烧毁尼总理奥利(KP Sharma Oli)私人住宅、在尼最高法院等公共场所纵火,还在9日尼总理奥利宣布辞职当天,纵火焚烧尼前总理卡纳尔(Jhala Nath Khanal)住宅并致其妻被焚烧致死。值得注意的是,抗议者称希望在抗议活动结束后看到政府官员“大规模辞职”,因其需要“全新的政治势力”和国家“焕然一新”的局面。当前除总理外,尼内政部长拉梅什(Ramesh Lekhak)等多名政府高官与政党要员相继宣布辞职,而加德满都市长、前说唱歌手巴伦·沙阿(Balen Shah)因支持抗议活动广受赞誉,已成为尼“Z世代”领袖。尼国内骚乱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具体而言,西方主要国家表示“支持”,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挪威、瑞士、日本等十国已签署声明称“坚决支持尼和平集会与言论自由权”;联合国对尼当局施暴行为表示谴责,联合国驻尼泊尔办事处称,应立即调查有关当局过度使用武力的报道,执法部门对示威活动的反应必须始终“符合国际人权标准”,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图尔克(Volker Türk)警告称“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敦促尼安全部门保持克制;印度表示担忧,印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作为尼的“亲密朋友和邻居”正密切关注局势发展,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克制并通过和平方式和对话解决问题,敦促在尼印度公民保持警惕。中国方面,9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国和尼泊尔是传统友好邻邦,希望尼各界能够妥善处理国内问题,尽快恢复社会秩序与国家稳定,并提醒在尼中国公民注意安全。国际学者也对尼事态密切关注。例如,国际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由“社交媒体禁令”引发的大规模骚乱实质是尼腐败、失业、裙带关系等尖锐矛盾长期恶化的一次总爆发。同时,印尼赫鲁大学教授马图(Amitabh MAttoo)指出,奥利辞职无法解决尼不稳定的问题,而尼不稳定态势持续恶化将殃及印比哈尔邦、北方邦、锡金邦和北阿坎德邦,印绝不能“掉以轻心”,并应吸取哈西娜政府垮台与印对孟政策失败的教训——强硬外交、公开政治站队或说教都将适得其反,使尼民族主义从“外国霸凌”叙事中汲取养分。

NEWS

图源:《印度时报》

《印度时报》9月9日报道,特朗普政府计划对业务外包的美企征税,引发印IT行业震动。9月2日,白宫贸易与制造业高级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建议对所有外包业务及海外远程雇员征收关税。9月6日,共和党参议员莫雷诺(Bernie Moreno)提交《停止国际岗位转移(HIRE)法案》(Halting International Relocation of Employment Act),建议对将IT业务外包至海外的美企征收25%的税。分析人士称,当前美IT行业面临定价压力,叠加美缩减技术支出、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行业订单已大幅减少。若该法案通过,美企外包成本恐显著上升,尤其是程序开发维护等基础IT服务,迫使其扩大本地招聘、减少对外国团队依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印IT外包收入的60%以上来自美国客户,特朗普此举恐重创印IT行业。安永印度技术部门负责人表示,综合联邦公司税、邦税、消费税,美客户获取离岸服务的总成本或增加60%。此外,该法案或严重影响美企在印设立“全球能力中心”(Global Capability Centre,GCC)的计划。GCC是跨国企业建立的离岸机构,早期主要承担财务、人力、IT服务等后台支持类工作,但如今不断向更高价值、更核心的职能扩展,包括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和产品创新等。目前印拥有近1700个GCC,占全球总数的一半以上。

NEWS

图源:European Union

印《经济时报》、现代外交网站9月9日报道,特朗普政府连番对印重锤后,印与欧盟加紧推动2022年重启的贸易谈判,以共同应对美方压力。报道称,双方谈判代表本周在新德里会晤,印欧计划2025年底前解决农业、乳制品和非关税壁垒等长期贸易谈判分歧。目前在23个谈判章节中,已有11个达成协议,涵盖海关、数字贸易、知识产权、补贴和争端解决机制。分析指出,此项协议若达成,将成为印与西方最深度贸易伙伴关系,欧盟将有机会深入印市场,同时抵消美关税压力。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谈判双方仍存两点分歧:一是,在原产地规则、食品安全标准、劳工和环境义务等方面仍存在分歧。印官员强调不会在农业和乳制品领域妥协,而欧盟谈判代表则要求印方开放汽车和酒精饮料市场。二是,欧盟碳边境税将于2026年起对钢铁和铝等碳密集型进口产品征税,印官员认为其为“变相贸易壁垒”,而欧盟坚称这是其气候政策的核心。欧盟官员表示愿在实施过程中提供灵活性以解决印中小企业担忧。此外,欧盟对印度进口俄石油表示关切,称此举削弱了对俄制裁。

NEWS

印度执法局。图源:PTI

《德干先驱报》9月9日报道,印执法局(ED)调查发现,近两年有“中印人员合谋”黄金走私团伙持续跨越中印边境实控线(LAC),通过中国藏族人及印边民非法向印输入1064公斤、总价值80亿卢比(约合8亿元人民币)黄金。报道称,2024年7月,印藏边境警察部队(ITBP)执法人员在德里5处地点及拉达克1处地点查获108公斤金条。随后印执法局调查发现,2023-2024年,印籍人员塔施(Tashi)及其走私团伙成员持续从中印边境中方一侧向印境内走私黄金。印执法局表示,购金款项往往通过加密货币支付给中国籍人员普春春(音译,原文为Bhu-Chum-Chum),其随后在LAC附近将黄金输送至印籍人员塔什(Tendu Tashi)手中,塔什安排将走私金条从拉达克运至德里的全链条物流,黄金入境印后被转售给印当地多家黄金珠宝商与经销商。

NEWS

拉达克里希南。图源:《印度斯坦时报》

路透社、《今日印度》《印度斯坦时报》9月9、10日报道,印人党提名的副总统候选人拉达克里希南(C.P. Radhakrishnan)9月9日击败前最高法院法官雷迪(B Sudershan Reddy)胜选,有助印人党推进南印政治布局。分析人士表示,印人党候选人获胜并不意外,但其提名人选仍具深意。出身上,拉达克里希南来自南印泰米尔纳德邦的“高恩德尔”(Gounder)种姓,这是泰邦西部极具影响力的其他落后阶层(OBC)。政治上,拉达克里希南是国民志愿服务团(RSS)资深成员,曾任印人党泰邦分部主席、贾坎德邦邦长等职,以“包容性”、作风温和著称。自2022年前副总统奈杜(Venkaiah Naidu)离任以来,印人党在南印的代表性相对不足。值得注意的是,4月11日印人党宣布与泰邦政党“全印安纳达罗毗荼进步联盟”(AIADMK)达成和解,两党计划以联盟形式参加2026年泰邦地方选举。在此背景下,拉达克里希南当选副总统将在地方层面巩固印人党与AIADMK的合作,并在全国层面助印人党争取更多OBC选民支持。

NEWS

图源:Times Now Digital网站

《经济时报》、Profit网站9月9日报道,美巴9月8日签署价值5亿美元($500 million)的矿产投资协议,引发巴珠宝行业担忧。据悉,美战略金属公司(Strategic Metals)与巴最大关键矿产开采机构“边境工程组织”(Frontier Works Organization)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双方拟合作在巴建立多金属精炼厂。美战略金属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回收关键矿产。巴政府声明指出,双方拟在巴建设矿产加工设施、提高矿产加工能力,开展采矿相关大规模项目并出口锑、铜、金、钨及稀土等矿产。值得注意的是,美巴此次合作或面临诸多阻碍:一是巴大部分矿产集中在俾路支省,当地分离主义势力长期反对巴及外企开采资源。二是巴珠宝出口商协会担忧,以原矿形式出口矿产将导致珠宝加工原料大幅缩减,削弱下游珠宝行业的发展潜力,而该行业在创造外汇收入与更多就业岗位方面具备更大优势。业内人士警告称,若政府不妥善回应珠宝行业关切,继续与外企推进大规模矿产开发出口项目,恐降低巴珠宝行业的全球竞争力。

NEWS

图源:网络

《印度快报》9月9日发表《对印而言,“中俄框架”无法构建具有韧性的经济空间》的评论认为,在美关税与次级制裁压力下,印加强对华对俄合作虽能获得短期“战术胜利”,但此举潜藏系统性风险,不利于印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为此,印需发挥自身在高附加值服务、精密工程产品、药品制剂、电子组装等领域的比较优势,采取多向度、多元化的战略化解自身风险。本文作者迪潘舒·莫汉(Deepanshu Mohan)系金达尔全球大学金达尔文理学院新经济学研究中心(CNES)主任、拉扎鲁斯(Lazarus)系金达尔全球大学外交政策专业学生。

为应对美关税冲击,印近期转向加强对华对俄合作,这一选择既有机遇也伴随风险。机遇方面,印可继续购买折价俄油、维持印俄防务合作,并享有对中国庞大且关键的工业投入生态系统的优先准入权。风险方面,这些合作带来的短期战略收益不足以抵消长期市场依赖高度集中及供应链脆弱性所导致的结构性隐患。

具体而言,在对俄合作上,印炼油企业可通过进口折价俄油,提高产能利用率,并将柴油、汽油等成品油出口至全球市场。然而,然而,这种套利模式虽能带来一定财政缓冲,却难以弥补美关税与制裁可能对印出口造成的数百亿美元损失,削弱印长期出口稳定性。在对华合作上,印对华依赖则更加深层且持久。一方面,印对华巨额贸易逆差相当于印每年对华转移大量财富,等于亲手赋予中国显著杠杆优势。另一方面,印在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芯、大量原料药(API)和关键起始物料(KSM)等领域对华依赖度超50%,这种结构性失衡长期制约印制造业自主发展。

在此背景下,试图通过深化“中俄印”框架内部整合来化解风险并不可行。俄罗斯方面,一是俄经济体量有限(GDP规模小于意大利),需求结构与印出口不匹配,难以吸纳足够规模的印产品来弥补西方市场潜在损失。二是深化对俄合作可能引发第三方惩罚或关税报复。中国方面,中国市场虽庞大,但已对印保持巨大顺差,且中国政策目标集中于技术自给而非吸收更多印度低端商品;同时,中国掌控着关键上游环节,进一步整合只会加剧现有不对称性。由此可见,中俄印框架不仅无法构建具有韧性的一体化经济空间,反而会放大印系统性风险,仅能提供折价能源与传统防务装备等零散收益。

印真正可持续的全球比较优势不在于价值链低端竞争,而在于高附加值服务、精密工程制品、药品制剂、疫苗以及电子装配业。为此,印需要采取系统性、多维度的战略组合。一是加强国内产能建设,借助“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推动关键原料药、锂电池、半导体封装等产业的本土化。二是推进战略性贸易协定,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已非可选而是必要,此举能为印提供高价值市场准入,并助印融入超越中美博弈的高标准贸易架构。三是强化多边战略框架合作,通过积极参与印太经济框架(IPEF)及“四方安全对话”(QUAD),在供应链韧性、关键矿产、技术标准、可信投资通道等领域实现协调,从而降低对单一伙伴的依赖。唯有采取这种多向度、多元化的战略,印才能将短期套利转化为持久的战略自主,使印发挥其固有优势,并系统性地化解与中俄接触带来的集中风险。

本期编辑:朱依林

本期审核:江怡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