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看上去顺顺当当的人生,最后会画上这么沉重的句号。
9月11日,37岁的演员于朦胧,在北京坠楼离世。
警方已经排除了刑事案件,这意味着他是自己选择了离开。
工作室也第一时间发了声明,确认了这个噩耗。
对不少人来说,他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风度翩翩的白真,
是《太子妃升职记》里温润又深情的九王,甚至还登过春晚舞台。
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看上去顺顺当当的人生,最后会画上这么沉重的句号。
01 光鲜背后的坎坷
如果要给于朦胧的星途下个定义,大概是:不温不火。
他出道很早,唱过歌,演过戏,还当过导演。
按理说资源不错,可偏偏就没红到“顶流”。
有一阵子,他因为不愿妥协,被传“得罪人”,直接被冷藏三年。
好不容易再有机会,却又摊上“划水”“假唱”“演技僵”的争议。
他说过,自己脸上没有表情,不是高冷,是因为拍戏受伤;
唱歌跑调,不是敷衍,是因为太紧张。
可在网络世界里,解释往往不值钱。
黑点一旦贴上,很难摘掉。
那些年,他一直在努力,却始终没能迎来真正的“高光时刻”。
02 一个敏感的完美主义者
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于朦胧其实挺“较真”的。
就连录一个十几秒的宣传口播,他也要反复确认。
一部《星际穿越》,他能看二十几遍。
喜欢的事情,就会一遍一遍钻进去,直到自己满意。
在外人看来,这是认真;可在他身上,却常常变成“内耗”。
他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别人说他哪怕一点点,他也会往心里去。
完美主义加上敏感的性格,让他很难真正放松。
03 他其实从小活在爱里
很多人可能会猜,他性格这样,是不是跟原生家庭有关?
可事实正好相反,他是一个在爱中长大的孩子。
他的爸妈感情很好,经常互怼,开开玩笑。
妈妈嫌爸爸胖了,不如年轻时候帅了,爸爸立刻就跑去健身,还考了教练证。
说起这事,于朦胧很骄傲:“因为他在乎妈妈的感受。”
妈妈喜欢文艺,还给他取了个浪漫的名字“朦胧”,来源于琼瑶的《月朦胧鸟朦胧》。
小时候,他喜欢拍摄,妈妈就带着他四处取景,姥姥也成了他的“御用女主角”。
家人从没担心过他“不务正业”,反而全力支持。
所以于朦胧很看重“回应爱意”,粉丝支持了他,他就想用作品回馈。
正是这种执念,让他在低谷时更加自责:怕辜负别人。
04 最后的夜晚
9月10日晚上,他和五六个朋友在朋友家聚会。
凌晨两点多,他回到卧室,把门反锁。
等到天亮,朋友们才发现人不见了。下楼一看,才知道出了事。
灯还开着,窗户打开,纱窗整齐地卸了一半……
从高度判断,是从六楼坠下的。
这个细节,让很多人心里一凉。
他真的,做好了决定。
05 圈内震动
消息传出后,熟悉他的朋友们都沉默了。
好友高泰宇写下:“你的笑容,永远定格在记忆中。”
合作过的演员发了合照,只有蜡烛和祈祷的表情。
助理在朋友圈写了一句:“这世道怎么了,那么完美。”
最让人感动的是好友文苡帆的长文,
他说:朦胧的笑容与作品,像光一样照亮了很多人,却也心疼他在背后承受了太多不为人知的痛苦。
这么温暖的你,却承受了那么多看不见的痛苦,那些在幕后默默吞下的眼泪,那些我们永远无法真正体会的挣扎。
在最后,他写道:希望朋友能去到一个没有痛苦的地方。
他感谢那份曾带来的温暖与力量,承诺会把他最美好的模样,永远记在心里。
更难得的是,他没有只停留在悲伤,而是转过身,把话留给还在挣扎的人:
“请记住,你的存在很珍贵。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在乎你、需要你。”
本来,9月11日应该是于朦胧新剧《长夜行》的官宣日。
剧组工作人员接到消息时,只说了一句:“我们都蒙了。”
可见,这个结局谁都没想到。
06 回头看他的路
于朦胧1988年出生在新疆,从小喜欢艺术。
2007年,他考进表演专业,参加《我型我秀》。
后来,又在《快乐男声》里出道,进入大众视野。
2015年,他演了《太子妃升职记》的九王,被一票粉丝记住。
2016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白真,更是让他收获大批观众。
2018年,他和鞠婧祎合作《新白娘子传奇》,饰演许仙。
2020年,他在综艺《追光吧哥哥》里展现了舞台魅力。
这些年,他其实一直在作品里努力着。
可遗憾的是,随着热度下滑,他名下的影视公司早已注销,发展也停滞了。
他最后一次在微博上线,是9月10日晚上九点多。
几个小时后,世界再也看不到他发新动态了。
有人说,娱乐圈太残酷,容不得半点失误。
也有人说,完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逼着人发光,也可能把人压垮。
而我更想说的是:
一个从小在爱中长大的人,最后却没能在这个世界找到安全感,真的很让人心疼。
或许外表再光鲜的人,也可能在心里打着看不见的仗。
一句理解和安慰,也许比掌声更重要。
结语
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37岁的年纪戛然而止。
很多人都在问:他有爱他的家人,有作品,有粉丝,为什么还会走到这一步?
可有些问题,或许一辈子都没有答案。
娱乐圈的光鲜背后,是常人看不到的压力与孤独。
舞台上的掌声再热烈,灯灭之后也要一个人去面对质疑和嘲笑。
也许,这份落差才是最致命的。
于朦胧离开了,但留给外界的,是惋惜,更是提醒。
提醒我们,不要轻易用恶意去消耗一个人,不要把网络当成发泄情绪的出口。
一句冷嘲热讽,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就是压垮最后一根稻草。
生命没有回放键。
希望看到这里的你,能在意身边人的情绪,哪怕只是一句“你还好吗”,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力量。
愿他安息。
也愿活着的我们,学会温柔以待自己,也温柔以待他人。
#第25期娱乐热点剧评社#
来源:影视热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