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社日不一般,老人说是“最早秋社日”,有啥预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2 00:10 1

摘要:“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时间过得真快,9月23日我们将迎来秋分节气,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度,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正西方的“酉”位。秋分是立秋到霜降的一半,因此秋分之日正处于秋季的中间,到了秋分节气意味着秋天过了一半。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时间过得真快,9月23日我们将迎来秋分节气,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度,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正西方的“酉”位。秋分是立秋到霜降的一半,因此秋分之日正处于秋季的中间,到了秋分节气意味着秋天过了一半。

从夏至日开始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到了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均为12个小时。秋分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黑夜开始长于白昼,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气温下降的速度明显加快,北方的冷空气开始跃跃欲试,我们一定要做好添衣保暖的准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秋分,八月中”,正常来说每年秋分交节的农历时间在八月的中旬,但是由于今年是闰六月,导致今年的秋分节气提前到八月初,今年是八月初二的秋分,很明显今年秋分交节到来的农历时间比较早,因此今年属于“早秋分”。

从2018年起,我国正式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进入秋分节气随着昼夜温差的进一步加大,像玉米、棉花、水稻等秋收作物已经可以陆续收获,农民进入了秋收大忙时节。

进入秋分节气,农民最害怕出现2种天气:一是早霜,每年秋天出现的第一次霜我们称之为“早霜”,出现霜时说明夜晚气温降到了0℃以下,近地面的空气被冷凝成了冰晶,对于农民来说“早霜”到来的时间是越晚越好,如果秋分节气就下霜,那么即将成熟的农作物以及晚熟作物就非常容易遭受冻害,像晚稻就容易出现空壳率增多、籽粒不饱满的现象;二是连续的阴雨天气,秋分节气如果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那么已经可以收获的作物就容易倒伏、发芽、霉烂,连续的阴雨天气还会耽搁秋播,这同样很容易导致农作物减产。

对于农民来说,都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土地是人们获取生产资料的重要来源,因此人们对土地非常崇拜,而由于土地的范围非常广,人们不能完全敬到,于是人们就把土地人格化,于是诞生了“社神”,即“土地神”,这一行为逐渐发展为后来的春社和秋社。

所谓的“春社”就是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而“秋社”就是指秋天祭祀土地神日子。在古代人们一般以村为单位祭祀社神,以祈求作物大丰收。

《荆楚岁时记》记载:“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说的就是在古代人们以村落、家族、四邻为单位,组成临时性的祭祀共同体,大家一起宰杀牲畜,在树下搭建祭祀场所,然后将宰杀的牲畜先供奉给社神,祭祀完成后,大家分而食之。

每逢春社日正值人们春耕春播的时候,春社人们祭祀土地神,其目的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每逢秋社日正值秋收作物成熟的季节,秋社人们祭祀土地神主要是为了答谢,以感谢土地神的保佑,这就是人们说的“春祈秋报”。

那么今年的“秋社日”在哪天?我国历法规定,每年立春后的第5个“戊日”为“春社日”,而每年立秋后的第5个“戊日”为“秋社日”。

我国一直用干支纪日法记录时间,干支历即由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固定的顺序组成60个组合,每个组合为一天,周期为60天。如果今天为甲子日,那么明天就是乙丑日,第60天为癸亥日,到了第61天又回到甲子日。由于天干有10个,因此戊日每隔10天出现一次,戊日总共有6个,分别为:戊辰日、戊寅日、戊子日、戊戌日、戊申日、戊午日。

可能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为啥社日在立春或者立秋后的第5个“戊日”?这是因为这里的“五”象征着五行,而“戊”在五行中属“土”,因此人们以立春或者立秋后的第5个“戊日”为社日。

一个节气平均有15天,而戊日与戊日间隔10天,因此每年的春社日(立春后的第5个戊日)在春分节气前后,每年的秋社日(立秋后的第5个戊日)在秋分节气前后。

今年8月7日立秋,这天为“戊申日”,今年立秋恰逢“戊日”,我们不难发现今年的秋社日为“最早秋社日”。而如果立秋前一天为“戊日”,那么当年的秋社日必然是“最晚秋社日”。

立秋后的第1个戊日在8月7日,为戊申日;

立秋后的第2个戊日在8月17日,为戊午日;

立秋后的第3个戊日在8月27日,为戊辰日;

立秋后的第4个戊日在9月6日,为戊寅日;

立秋后的第5个戊日在9月16日,为戊子日。

因此,今年秋社日的时间在9月16日。

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每年秋社日的时间与秋分节气的时间的早晚不同,会影响着往后的年景,在我国民间就有“社在秋分前,必定是灾年”的说法,说的就是如果秋社日的时间在秋分节气的前面,那么预示着年景不好。

今年9月16日为“秋社日”,而秋分交节的时间在9月23日,很明显今年是“社在秋分前”,这对农民来说不是好兆头。不过老话流传已久,如今的气候与古代完全不一样,再加上如今有更好的种植技术、有更加优异的种子,因此老话我们仅仅参考一下就行。

类似的老话还有“秋分在社后,谷米贵如金”、“秋分在社前,粮食堆满仓”,说的就是如果秋分的时间在秋社日后面,那么预示着农作物容易遭受不良天气影响,粮食容易减产;而如果秋社日时间在秋分后面,那么预示着年景会比较好,粮食作物容易大丰收。

今年9月16日为“秋社日”,今年的秋分节气在秋社日之后,你认为你上老话还有道理吗?欢迎留言。

来源:畜牧堂免费问诊AP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