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第 41 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为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展现沙雅教师匠心育人、无私奉献的动人风采,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激励全体教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沙雅县教育系统开展“身边的榜样——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事迹展播活动。
在第 41 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为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展现沙雅教师匠心育人、无私奉献的动人风采,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激励全体教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沙雅县教育系统开展“身边的榜样——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事迹展播活动。
地区优秀教师 沙雅县第三小学 张疆艳
张疆艳,女,汉族,2005年5月参加工作,现任沙雅县第三小学语文教师。
“让课堂有温度,让学习有乐趣”是张疆艳始终秉持的教育追求。她坚决摒弃“填鸭式”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分层任务: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她用生动的生活案例拆解知识难点;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她则布置拓展探究类作业。在讲授难以理解的字词时,她会带领学生做动作、查字典、看视频,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主动探索的参与者。在她的带领下,班级学科成绩连续10年稳居全县年级前列,2018年她所带的中队还荣获全国“动感中队”称号。
作为班主任,张疆艳更是学生的“暖心护航人”。她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人一档”,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动态与心理变化;每天她都提前到班陪伴学生晨读,放学后还留在教室为学生答疑解惑;当学生遇到情绪问题时,她总能耐心倾听、悉心疏导。学生库尔班因个子高、年龄大,一心想当兵,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张疆艳得知后,每周利用课余时间为他讲解征兵常识,鼓励他好好学习,还多次与家长沟通交流,帮助库尔班重拾学习信心。最终,库尔班成功逆袭考上大学,如今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自己优秀不算真优秀,带动大家进步才是真本事。”这是张疆艳常说的一句话。她积极参与学校“青蓝工程”,先后与10名青年教师结成帮扶对子。从备课思路的梳理、课堂把控的技巧,到论文撰写的方法,她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每当听完青年教师的试讲,她都会逐句打磨教案,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巩珍珍等6名教师迅速崭露头角,在地区教学比赛中斩获佳绩,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未来,她将继续扎根教坛,以不变的初心培育桃李,用实干笃行书写更加精彩的教育答卷。
地区优秀教师 沙雅县央塔克协海尔乡中心校 布再那甫·马合比孜
布再那甫·马合比孜,女,维吾尔族,2004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沙雅县央塔克协海尔乡中心校数学教师。
“获得这份荣誉,既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我将继续扎根乡村,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沙雅县央塔克协海尔乡中心校数学教师布再那甫・马合比孜常挂在嘴边的话。她在乡村教育一线坚守二十余载,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化作春雨,滋养着乡村学子的成长之路。
初到学校时,布再那甫老师便立下“扎根乡土、育人为本”的誓言。二十多年来,她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耕教学,针对乡村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足的特点,大胆创新教学方法,面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她精心设计分层教学任务,让基础差的学生能跟上进度,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拓展空间,在她的用心浇灌下,所带班级的教学成绩连续多年在县级名列前茅。
“教育是爱的事业,我要用爱心和耐心点亮每个孩子的未来。”布再那甫老师不仅是教学上的“能手”,更是学生成长中的“暖心人”。她格外关注班级里的特殊家庭学生,定期记录他们的学习动态,还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家访,听孩子说说心里话,和孩子家长沟通教育方法。班级曾有几名学生因家庭原因变得沉默寡言,布再那甫每天陪他们吃饭,课后开展心理辅导,一点点帮他们缓解焦虑。渐渐地,这些孩子开始主动举手发言,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学生图玛热斯说:“布再那甫老师既像朋友,又像家人,有什么困难她都帮我们解决,我们都很喜欢她。”
布再那甫深知“薪火相传”的重要性。她积极参与学校“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把二十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课堂管理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教师。从教学设计的细节打磨,到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技巧,再到家校沟通的艺术,她都手把手指导,帮年轻教师少走弯路。青年教师曲丽娜是她的“徒弟”,她说:“布再那甫老师的倾囊相授让我快速成长,她对教育的赤诚与坚守更深深感染着我。我一定会努力成为像她一样的好老师。”在她的带动下,学校多名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鲜活力。
二十载春秋流转,但她对乡村教育的热爱从未减退。面对一份份荣誉,她始终清醒:“荣誉是肯定,更是责任,她将继续坚守三尺讲台,用爱心守护乡村学子的梦想,用实干书写一名乡村女教师的无悔人生,让教育的光芒在乡土间愈发明亮。
地区优秀教师 沙雅县古勒巴格镇中心校 赵瑜玮
赵瑜玮,女,汉族,2018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沙雅县古勒巴格镇中心校语文教师。从内蒙古到新疆,3400多公里的距离,没能阻挡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她扎根农村,用专业与责任为乡村学子铺就逐梦之路,是一位深植三尺讲台、默默奉献在乡村的教师。
“把每一堂语文课上出温度,把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放在心上,这是我始终不变的教育追求。”每每谈及教学理念,赵瑜玮的话语坚定而温暖。自投身教育事业以来,她始终坚守乡村基层教学一线,不仅具备扎实的教学实践能力,还拥有务实且科学的学生成长管理经验。多年的教书生涯,让她的教育初心愈发纯粹,育人使命也更加坚定。
2018年9月入职之初,赵瑜玮便将初中语文教学作为深耕领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磨每一堂课。为让语文课堂兼具知识性与感染力,她反复钻研教材教法,结合乡村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用生活案例解读课文,以趣味活动激发兴趣,让原本枯燥的文字变得鲜活生动,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在语文学习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作为班主任,她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守护者”。五年来,她全面负责班级学风建设:小到纠正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大到为学生规划学业方向;从耐心疏导学生的心理困惑,到细致解答成长中的各类难题,她始终用耐心与细心为学生筑牢成长基石。在她的用心经营下,所带班级始终洋溢着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成为学生们安心求知、快乐成长的“第二个家”。
在担任初中语文学科组长的两年多时间里,她主动扛起责任,牵头组织常态化教研活动,带领学科教师围绕教学难点开展攻关;她统筹制定学科教学规划,细化每阶段的教学目标与进度,还积极推动县域内语文教学资源共享,让优质教学经验辐射更多乡村学校,有效助力了县域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成果是她实力最有力的证明。2025年地区模拟考试中,赵瑜玮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稳居全县前列;同年中考,班级语文平均分高达115分,高中上线率实现100%。
“每一份荣誉都是前行的动力,我会继续在教育教学的沃土上深耕,帮更多孩子在文字里遇见更好的自己。”赵瑜玮说。这份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将持续指引她在乡村育人路上坚定前行,书写更多关于成长与希望的教育故事。
来 源:沙雅县教育局
来源:生物小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