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三点的便利店,值夜班的小哥正往货架补矿泉水。塑料瓶碰撞的清脆声响里,他突然转头问我:"哥你说人活着到底图个啥?"我愣在关东煮蒸腾的热气里,想起上周老同学聚会,年薪百万的投行精英也在问:"我们这群人忙忙碌碌,到底在追逐什么
凌晨三点的便利店,值夜班的小哥正往货架补矿泉水。塑料瓶碰撞的清脆声响里,他突然转头问我:"哥你说人活着到底图个啥?"我愣在关东煮蒸腾的热气里,想起上周老同学聚会,年薪百万的投行精英也在问:"我们这群人忙忙碌碌,到底在追逐什么
一、菜市场遇见的人生导师
胡同口的张婶,老是让我想起敦煌壁画里的飞天。她每天早上,大概四点钟就起来,把自己种的二十多种野菜,整理得很有条理,就好像在精心筹备一场艺术展览。有一回碰到暴雨天气,我劝她早点收拾摊子回家,可她却说:“昨天李奶奶家的小孙子出疹子了,正等着用我的马齿苋煮水呢。”她仔细地清洗着芹菜根上的泥土,那眼神就跟注视着珍宝一样,特别亮。
这让我记起,在江南古镇,意外碰见的一位制伞师傅。他的小作坊,藏在弯弯曲曲的巷子尽头,墙上挂满了,一百多把油纸伞,每把伞骨上,都清晰地刻着定制者的名字。他说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给一位失明女孩做的那把——伞柄里偷偷藏着一个铃铛,下雨天走路时,就会响起,《茉莉花》这首歌。“听到这铃声,她就能知道,我的伞还在守护着她。”
原来使命,不必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让某个角落,因你存在而变得温暖。就像老城墙缝中钻出的野花,未必惊艳于春天,却让路过的蚂蚁,有了歇脚的花荫。
二、在尘埃里仰望星空的人
认识位考古系的教授,常年扎在黄土高原的遗址里。有次他举着半片陶罐碎片跟我说:"这上面有四千年前的指纹,和我的指腹刚好吻合。"那一刻他脸上的光彩,比博物馆的射灯还耀眼他说最幸福的不是发现青铜鼎,而是在陶罐底部的刻痕里,读懂了某个远古母亲给孩子存麦子的心事
想起《月亮与六便士》里那个抛家弃子的画家。以前觉得他疯癫,直到在精神病院见过一位,阿尔茨海默症画家。老人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不过却每天准确摸到窗边的画板。他笔下的色块越来越抽象,但是每完成一幅都要认真签上“春天”因为“要帮那些找不到季节的人,记住花开”。
使命有时候是那宿命般的绳索,而且越是挣扎,它捆得就越是紧密。就如同深海之中的灯笼鱼一样,它明明自身散发着光芒,却反而要朝着更加黑暗的地方游去。
三、把伤疤绣成图腾的手艺人
朋友车祸截肢后开了间陶艺工作室。他做的陶器总带着裂纹,却用金漆细细描边。"裂痕不是残缺,是光进来的地方"现在他的学徒多是抑郁症患者,有个女孩把药瓶熔进陶土,烧出的花瓶在阳光下会透出琥珀色的光斑
在川西见过位八十岁的唐卡画师,右眼几乎失明。他用三根手指捏着笔,在布帛上勾画度母的衣袂。"年轻时觉得画佛是修行,现在才懂,是佛借我的手在人间留扇窗"他每完成一幅唐卡,都要在角落画只小蜘蛛——那是他早逝女儿的小名
命运给的砂砾,有的人将其当成折磨,有的人却将其磨成了珍珠。就如同沙漠之中的胡杨,把那苦涩的盐碱,化作了历经三千年的年轮。
四、寻找使命的三种顿悟时刻
夜市炒粉摊的大叔存有一本“流浪日记”,记载着每位食客的故事。穿西装的男孩,写下“明天去提辞职,而且我要开宠物殡葬店”;环卫阿姨,画了一朵莲花,旁边标注着“闺女考上美院啦”。他讲:“我这炒锅,不单颠勺,更是颠着好多人的新生呢。”
临终关怀病房的护士长教导我去分辨“回光时刻”:那些昏迷多日的老人,忽然就想要喝故乡的枇杷露;那柜员机修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第七个齿轮,它该上油了”。她说:“其实啊人在即将退场之前,总是会紧紧抓住机会,把最为重要的台词给说完。”
而我在幼儿园当志愿者的那天,有个自闭症小孩突然把橡皮泥塞进我手心。那是一团辨不出形状的彩色,老师却惊呼:"他第一次主动分享作品!"原来使命不必是火炬,也可以像萤火虫,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点亮另一个生命的瞳孔
五、使命是场没有终点的旅行
敦煌壁画修复师的工作,宛如在和时间展开谈判。他们用由骆驼毛做成的掸子,轻轻地拂去历经千年的积尘;每天仅能清理出巴掌那般大小的面积。“刚来的时候,一心只想赶紧修完,可如今想来,能够透过颜料与古人对话,又何必如此急切地说再见呢?”
楼下面包房的那位法国师傅,从事可颂制作已经有三十年了,不过却一直都难以感到满意。“今天这炉蜂窝不是特别均匀,”在他掰开面包的那一瞬间,就好像是在品鉴一件艺术品一样。曾经有一次在打烊之后,看到他在教导流浪汉揉面团,在月光的照耀下,两个人的影子,就如同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那样。
找到使命,并非剧终的字幕那般,而是持续破茧的历程。就如同登山者,于征服峰顶之后,竟发觉云海之上,尚有星辰闪烁。那些真正活得通透的人,早已将“寻找”这一行为,视作了使命——在教室中,那黑板擦落下的粉笔灰之间;在外卖骑手中,被风吹得鼓起的衣襟之内;在凌晨时分,便利店那暖光晕染开的圆圈之中。
走出便利店时,东方竟已泛白。夜班小哥,轻松愉快地哼着歌,在缓缓地擦着玻璃,晨光把他以及货架的影子,投射成一座,流动着的雕塑。忽然想起陶渊明那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或许使命从来无需,那响亮的口号,而是当你,全情投入之时,眼中的光,自会照亮,某个角落。就像此刻,街角早餐铺,腾起的热气,正在温柔地,裹住整个,醒来的城市。
来源:智者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