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比四川盆地多出10万平方公里,为何没列入四大盆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1 23:12 2

摘要:在过去的初中地理课本书中,我国有四大盆地,即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以及四川盆地。但是若按面积算,横跨宁夏、甘肃、陕西和内蒙古四个省区的鄂尔多斯盆地高达37万平方公里,远高于26万平方公里的四川盆地、25.7万平方公里是柴达木盆地,为何鄂尔多斯盆地却

在过去的初中地理课本书中,我国有四大盆地,即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以及四川盆地。但是若按面积算,横跨宁夏、甘肃、陕西和内蒙古四个省区的鄂尔多斯盆地高达37万平方公里,远高于26万平方公里的四川盆地、25.7万平方公里是柴达木盆地,为何鄂尔多斯盆地却没有跻身我国四大盆地之列呢?

什么才是盆地?

要深入理解这一问题,需首先明晰“盆地”在地理学中的双重含义。一是地形学上的盆地,指四周高、中间低,形如盆状的地表形态;二是地质学上的沉积盆地,指在地质历史时期长期沉降并接受巨厚沉积物的区域。

鄂尔多斯盆地恰恰是以后者著称,而前者特征并不典型,这与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这四大盆地形成鲜明对比。四大盆地首先是基于其显著的地表形态特征而被广泛认知的。四川盆地四周被崇山峻岭环抱,北有大巴山、西邻青藏高原东缘邛崃山、南接云贵高原北麓大娄山、东抵湘鄂西山地巫山,盆地形态一目了然,且内部地势低缓,人口稠密,文化特征鲜明,自古便是“天府之国”。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则深处亚洲内陆,被巍峨的天山山脉分隔,四周高山环绕,内部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构成了其独特的地貌景观,干旱封闭的环境特征极为突出。

柴达木盆地则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被昆仑山、祁连山等山脉包围,是一个典型的高原内陆盆地,以其丰富的盐湖资源和“聚宝盆”之称闻名。这些盆地在宏观地形上都具有无可争议的、直观的“盆”状结构。

地表形态四周高中间低

反观鄂尔多斯盆地,其在地表形态上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它在地质构造上是一个极其稳定且古老的沉积盆地,基底是坚硬的鄂尔多斯地台,自中生代以来沉积了深厚的陆相碎屑岩系,蕴藏了储量超级丰厚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堪称地质意义上的“能源聚宝盆”。

然而,其地表形态却并非典型的“四周高、中间低”。它的四周边界并非由高耸的山脉构成,其西缘是南北走向的贺兰山-六盘山构造带,东缘过渡至吕梁山脉西侧的晋西挠褶带,南界是渭河地堑北侧的丘陵地带,北界则与黄河河套平原及库布其沙漠相接。更重要的是,盆地内部主体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之间,整体构成了一个被称为“鄂尔多斯高原”的台地地貌,地势起伏相对和缓,并非想象中的洼地。

因此,从纯粹的地形学视角看,它更像一个被河流切割的高原或台地,而非一个直观的“盆”。这使得其在公众乃至早期地理学家的直观印象中,其“盆地”特征远不如其他四大盆地那样鲜明。

“四大盆地”这一称谓的形成,带有深厚的历史认知和教科书记载的惯性。这一概念最早源于近代地理学对中国宏观地貌单元的划分与总结,并在长期的中小学地理教育中得以固化传承,成为国人普遍接受的基础地理常识。这种选择性的概括,必然侧重于那些地表形态最典型、最易于辨识和教学的大型地貌单元。

鄂尔多斯盆地由于其地表形态的模糊性,在早期地理考察和普及教育中,其“盆地”属性未被优先强调。相反,其“鄂尔多斯高原”的称谓更为人所熟知。

然而,绝不能因为其未跻身“四大盆地”之列而低估其地理重要性。恰恰相反,在地质学和能源领域,鄂尔多斯盆地的名号如雷贯耳,其地位远比许多地表形态显著的盆地更为重要。它是中国最大的综合能源沉积盆地之一,煤炭储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天然气、石油资源极为丰富,是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气源地,堪称是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储备的压舱石,意义非凡。

来源:史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