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摩梭人的达巴教与藏传佛教并存,互不排斥,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深入到摩梭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摩梭人的精神寄托。凡有祭庆礼仪,都要请达巴和喇嘛共同参与,念经作法。
摩梭人宗教体系丰富多彩,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其信奉的宗教除了本土的原始宗教达巴教,还有藏区原始苯波教和藏传佛教。
其中以原始苯波教最早传入,后相继传入了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和格鲁派(俗称黄教)等藏传佛教教派。
经书
摩梭人的达巴教与藏传佛教并存,互不排斥,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深入到摩梭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摩梭人的精神寄托。凡有祭庆礼仪,都要请达巴和喇嘛共同参与,念经作法。
苯波教是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流行于藏区的一种原始宗教(俗称黑教),于宋末元初传入泸沽湖一带,在土司的强力支持下迅速传播和发展。清康熙后期至雍正年间,苯波教成为土司重要的统治工具,并在现今的泸沽湖镇多舍村阿陆社兴建了一座特色鲜明,气势恢宏的寺庙,称为"阿六贡巴大经堂",藏名"边仔雍章力",意为伟大永久寺,成为当地苯波教中心。
苯波教后,又相继传入萨迦派(俗称花教)和噶举派(俗称白教)。最早兴建的藏传佛教寺院是永宁者波的萨迦寺,以后又在蒗蕖(读作làng qú)建造了两座萨迦寺,这三座萨迦寺的僧人主要是当地的摩梭人和普米族人。明代,在永宁修建了扎美寺,该寺是滇、川、藏摩梭人和普米族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属噶举派寺院,清雍正年间扩建,改宗格鲁派(俗称黄教)。清代,格鲁派传入盐源摩梭人地区。由于格鲁派受当时封建统治者的扶持,势力和影响居各教派之首。
摩梭人喜欢制作唐卡,传统的唐卡不仅是一种绘画艺术,更是一种“挂在墙上的信仰”。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卡的绘制流程分作九步。
一是选布。画布一般是浅色画布,不要太厚太硬,画布太厚太硬容易使颜料剥落和皱裂。最合适的画布是织工细密的纯白府绸或棉布,没有图案的白丝绸做画布也非常合适。有的唐卡尺幅很大,只能把几块画布用非常细密的针脚缝合在一起,缝好的两块布的接缝不能有碍于唐卡画面的完整。
二是固定画布。沿画布的四边把它缝在一个细木画框上(画框的四条框都是用和普通铅笔粗细差不多的树枝制成),把细木画框上的画布绷紧,再用结实绳子把细木画框牢牢地绑在大画架"唐卓"上面,按"之"字形的绳路式样把细木画框的四个边同大画架的四个边绑在一起。
三是上胶和打磨。首先在画布上涂上薄薄一层胶水作为"底色",然后晾干。涂淡胶的目的是防止画布吸附,渗入颜料;防止颜料在画布上"变花",使颜料涂上面布对不会失掉本色。此后,再薄涂一层有石灰的浆糊。等第二层涂料干后把画布铺到木板或桌面之类的平坦地方,用一块玻璃或贝壳、圆石等光滑的东西反复摩擦画布面,一直到画布的布纹看不见时为止。
四是矫正画布,正其经纬。
五是打线。画出主要的定位线。其中有边线、中心垂直线、两条对角线和其他任何需要标出的轮廓线。
六是勾草图。用炭笔画出佛像的素描草图"白画"之后,再用墨勾成墨线(墨线草图即线描草图称"黑画")。
七是上色。根据画面描绘的水泊、岩石、山丘、云雾等景物的不同,在不同的景物上涂上相应的颜色。一次只上一种色,先上浅色,后上深色。绘佛像时,先绘莲花座,再画布饰,最后画佛身。画背景时,先浅色后深色。
八是勾线。把上面所说的部分画完后,用金色画衣服上的图案(这些金色图案称"金画")。一些画面装饰和画面其他地方也用各色线条来勾边。
九是开脸。开眉眼包括画眼睛、嘴唇、鼻孔、手足指甲等,是唐卡绘制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一幅唐卡的成败,往往取决于眉眼开得是否成功。所以部分老艺人将开眉眼的功夫当作绝技,单脉相传,不轻易示人。按传统习俗,开眼要选良辰吉日。开好眉眼,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预示着一幅唐卡的最终竣工。
唐卡不仅是艺术品、收藏品,也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代表着一种神圣的信仰。
唐卡可以作为艺术装饰品挂于家中;可以作为收藏品保养,等待升值;也可挂于家中用来供奉。唐卡的摆放和保养是很有讲究的,有独特的摆放、保养禁忌。
第一,开过光的唐卡(大部分唐卡都是经过开光的,尤其是传统的西藏唐卡、热贡唐卡和藏传佛教唐卡)绝对不能摆放在卧室、卫生间和厨房。因为,开过光的唐卡等于被加持过,与佛、菩萨等神佛的地位相同,出于对神佛的尊重和敬畏,不可以将唐卡摆放在光线较暗、污浊之气较重的地方。坛城类唐卡适宜摆放在玄关处,可以更好的起到镇宅避邪祈福的作用。佛像类的唐卡比较适宜摆放在客厅,书房等处,观礼供奉易用。
第二,坛城类唐卡具有镇宅辟邪的作用,因此,坛城类唐卡适宜摆放在玄关处,可以更好的起到镇宅避邪祈福的作用。
第三,佛像类唐卡是最常见的一种宗教题材唐卡,适宜摆放在客厅、书房等光线较好、正气和灵气汇聚的地方,观礼供奉易用。
第四,唐卡不能暴晒。唐卡经过暴晒后会使棉布膨胀,使得画面上的颜色被拉开,导致画面出现裂缝。因此,应该尽量将唐卡放置在恒温的地方。
第五,唐卡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更不能沾到水,应该尽量保持干燥,否则唐卡会脱色掉色。
第六,唐卡不宜长期烟薰,长期的烟薰也会使唐卡表面稍微发黄,显得比较旧。
第七,如果唐卡表面有了浮尘,应该轻轻的擦拭干净,切记不可以用湿布或者棉球擦拭,更不能让化学清洗剂之类的东西沾染到唐卡上面。
第八,唐卡不需要摆放出来的时候,应该先用报纸(报纸油墨能防潮)包好,再加塑料薄膜包裹,最好在木质箱子(樟木最佳)中存放,并且放入防虫剂,以防珍贵的唐卡被虫子当做"食物"。
第九,唐卡不宜长期存放在不见光的箱子里,应该每年将唐卡拿出来一两次晒晒,特别是秋季时,让唐卡在不是直射的太阳光下微微晒1-2分钟(注意避免强烈的阳光),防止唐卡应长期存放而泛潮。
来源:读经典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