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的一位后裔,辅佐西晋王朝,结果却惨遭杀害!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18:58 4

摘要: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郡方城县(今河北省固安县)人。张华是西晋时期大臣,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张华出身范阳张氏,自少贫苦,因才学过人而受同乡名臣卢钦、刘放、阮籍等人的赞赏。西晋时期,张华一度被皇后贾南风委以朝政。不过,八王之乱爆发后,张华还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郡方城县(今河北省固安县)人。张华是西晋时期大臣,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张华出身范阳张氏,自少贫苦,因才学过人而受同乡名臣卢钦、刘放、阮籍等人的赞赏。西晋时期,张华一度被皇后贾南风委以朝政。不过,八王之乱爆发后,张华还是死于非命。

具体来说,张华出身范阳张氏,自少贫苦,因才学过人而受同乡名臣卢钦、刘放、阮籍等人的赞赏。曹魏后期,张华的声名开始显著,被渔阳太守鲜于嗣推荐任太常博士,卢钦又把他推荐给司马昭,转任河南尹丞,还未上任,就被授职佐著作郎。不久之后,张华迁为长史,兼任中书郎。

泰始元年十二月(266年2月),晋王司马炎受魏元帝禅让,建立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西晋建立后,晋武帝拜张华为黄门侍郎,封爵关内侯,这可以说是重用了。数年后,张华被拜为中书令,后来又加官散骑常侍。

西晋建立时,蜀汉已经灭亡,也即消灭东吴、一统天下,成为司马炎的当务之急。当初,晋武帝与羊祜秘密谋划伐吴,群臣大多不赞同,只有张华赞成这一计划。咸宁四年(278年),羊祜病重,晋武帝派张华到羊祜那里询问伐吴之计。羊祜临终之际,称赞了张华,说“能实现我这个愿望的是你啊!”

咸宁五年(279年),西晋大举伐吴,晋武帝任命张华为度支尚书,负责策划及运输粮草,又与晋武帝一起制定作战计划。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张华虽然没有来到前线,却也为晋灭吴之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太康元年(280年),吴国灭亡,晋武帝论功行赏,下诏晋封张华爵为广武县侯,增加食邑一万户,封他的一个儿子为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还赐绢一万匹。张华在此后声名显赫,为众人所推崇信服,朝中议论想要让武帝召张华回京任宰相之职,又想要为他进号仪同三司,却遇到了冯紞的阻挠。张华曾在晋武帝面前说过冯紞之兄冯恢的坏话,而冯紞深得晋武帝宠信,常陪侍在身旁。

因为小人的陷害,张华失去了司马炎的信任和重用。也即张华在晋武帝在位期间,一直以列侯的身份朝见。永熙元年(290年),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任命张华为太子少傅,不过,张华与王戎、裴楷、和峤都因有德望被杨骏猜忌,不得参与朝政。

元康元年(291年),杨骏被杀后,皇后贾南风执掌大权。贾谧与贾后共同商量,认为张华出身庶族,儒雅有谋略,往上没有威逼君主的疑虑,往下又是众望所归,打算依靠他总摄朝政,大事咨询于他。于是,朝廷追论张华前后的功勋,晋封他的爵位为壮武郡公。

元康六年(296年),张华接替已去世的下邳王司马晃为司空,兼管修史之事。元康年间,西晋天下粗略可观,社会较为稳定,“朝野安静”、“海内晏然”,是西晋后期难得的安定局面,作为朝政的主要决策者,贾南风的积极作用是不应抹杀的。其所延用之人中,才望高美者大有人在,如外戚中的贾模、裴頠,庶族名士张华,世家大族裴楷、王戎等,这些人是促成元康之治的重要力量。

不过,好景不长,八王之乱的爆发,不仅打破了元康之治,也改变了张华的命运。永康元年(300年)四月,司马伦、孙秀准备废黜贾后,孙秀让司马雅连夜前往见张华,也即希望张华可以辅佐自己。但是,张华拒绝了司马伦这位乱臣贼子。

不久之后,张华便在前殿马道南处被杀,又夷灭其三族,终年六十九岁。朝野群臣没有不悲痛的。太安二年(303年),晋惠帝下诏为张华平反,恢复张华侍中、中书监、司空、壮武郡公、广武侯县的官爵以及被没收的财产、印绶、符策,派使者专门吊祭。除了治理朝政外,张华还工于诗赋,词藻温丽,又雅爱书籍,精于目录学,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

来源:情怀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