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金川法院多举措拓展法治教育深度与广度——为未成年人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9 18:44 1

摘要:今年以来,金川区人民法院牢固树立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理念,以“法治副校长常态化进校园”为基础机制、“模拟法庭沉浸式体验”为创新载体、“精准接单个性化服务”为优化方向,不断拓展法治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今年以来,金川区人民法院牢固树立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理念,以“法治副校长常态化进校园”为基础机制、“模拟法庭沉浸式体验”为创新载体、“精准接单个性化服务”为优化方向,不断拓展法治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法治副校长送法进校园

“什么是校园欺凌?”“未成年人犯罪会免责吗?”“新型毒品在哪些伪装呢?”8月25日,趁新学期开学之际,金川区法院担任法治副校长的法官分赴各中小学校,为学生们送上“开学第一课”。

8月25日,金川区法院担任法治副校长的法官在金昌市第五小学作国旗下的讲话。

课堂上,法治副校长以“校园里的法律故事”为切入点,用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解读安全防护等法律知识,通过互动问答让枯燥的法条变得鲜活易懂。在国旗下讲话环节,法治副校长以“成长路上的法治灯塔”为题,结合近年来发生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剖析行为背后的法律后果,并号召同学们从遵守校规校纪做起,将法治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为新学期系好“安全带”。 金川区法院始终将法治教育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开学季、“六一”儿童节等时间节点,常态化组织政治素养高、审判业务精的21名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今年以来,法治副校长已累计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35场(次)。

模拟法庭 播下法治种子

“现在开庭!”随着庄严的法槌落下,一场模拟庭审正式开始。在金川区法院举办的一次模拟法庭活动中,金昌市第七中学的学生们走进审判庭,扮演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等角色,切身体验司法审判流程。

传统普法中,法条讲解、案例分析往往局限于“你讲我听”的单向输出,未成年人难以真正理解法律条文的现实意义。金川区法院紧扣未成年人认知特点,以“模拟法庭”为“金钥匙”,创新采用“沉浸式体验+场景化教学”模式,精选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典型案例改编成剧本,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还原完整庭审流程。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学生们亲身体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环节,直观感受法律的严肃性与公正性。目前,这种可感知、互动式的普法模式已覆盖全区21所中小学,在孩子们心灵深处播下法治的种子。

精准接单 回应师生法律需求

为精准对接不同学段师生的法律需求,金川区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创新推进“点单—送单—派单—接单”服务模式,通过前期调研梳理形成10余项内容的法治服务清单,充分兼顾校园生活实际与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差异。

法治副校长根据清单内容定制个性化普法方案:针对小学生,侧重“自我保护”“安全防范”等基础法律知识,设计趣味十足的“安全小课堂”,通过动画短片、互动游戏等形式讲解法律要点;针对初高中生,则聚焦“校园欺凌的危害及法律责任”“网络诈骗防范”等重点问题,结合真实案例明晰行为边界。

同时,法院同步建立“需求—服务—反馈”闭环机制,定期收集学校、师生对法治课程的反馈意见,动态调整优化服务清单内容,着力打造高质量法治精品课。2025年6月,在第十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微课比赛中,金川区法院法治副校长制作的微课《小学生校园风险与自我保护——从谈起》荣获甘肃选拔赛三等奖。

来源:金昌市中级法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