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福彩:以“立标、强标、拓标”破局 书写县域福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1 22:31 1

摘要:在湖南县域福彩事业发展版图中,浏阳福彩近年来的崛起颇具示范意义——2023-2024年销售总量突破2022年3倍,稳居全省县域城市第二,长沙各区县多项核心指标位列第一;截至2025年8月底,综合销量达1.66亿元,同比增幅8%,超全国、全省、全市平均增幅,网点

在湖南县域福彩事业发展版图中,浏阳福彩近年来的崛起颇具示范意义——2023-2024年销售总量突破2022年3倍,稳居全省县域城市第二,长沙各区县多项核心指标位列第一;截至2025年8月底,综合销量达1.66亿元,同比增幅8%,超全国、全省、全市平均增幅,网点福潮化率、公益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浏阳福彩紧扣市民政局“标准化建设”与市福彩中心“亮相强基”要求,以“立标、强标、拓标”为抓手深耕县域市场的实践,为全国县域福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浏阳现象”。

01

立标准:以规范筑牢根基

打造15分钟便民购彩圈

“从家到美神广场福彩店要走10多分钟,附近虽有两家网点,但我就爱来这儿。”家住浏阳城区北正南路的彩民王先生(化名),每周都会专程前往美神广场福潮网点购彩。在他眼中,这家十字路口拐角的网点,招牌醒目——无论站在路口哪个方向都能一眼看见,店内暖黄灯光照亮清晰的电子走势图,销售员会耐心讲解双色球复式玩法,还会根据他的购彩习惯推荐合适投注方式。

美神广场网点的“高人气”,是浏阳福彩推行“标准化建设”的生动缩影。县域市场竞争的核心是“服务与体验”,而标准化是提升服务品质的“基石”。为此,浏阳福彩从“准入、选址、形象”三个维度构建全流程标准化体系,让每一家网点都成为“有形象、有温度、有规范”的便民窗口。

严把准入关,筛选“优质经营者”。不同于以往“申请即通过”的模式,浏阳福彩严格网点申办评估体系:年龄需在18-45周岁,形象气质良好、沟通能力强,具备标准化服务意识;更将“从业动机”与“自主学习意愿”纳入核心评估项——“我们倾向选择认可福彩公益属性、愿主动学习销售技巧的申办者,而非单纯追求短期利益者。”浏阳福彩中心负责人介绍。2023年以来,浏阳福彩新网点存活率提升至100%,优质经营者的“筛选效应”初步显现。

优化选址逻辑,让网点“贴近人流与需求”。县域市场“人口分布散、核心商圈少”,盲目布点易导致“扎堆内卷”或“无人问津”。浏阳福彩结合城区及重点乡镇人口密度、交通流量、商业活跃度等数据:主动淘汰居民区深处、背街小巷等低效点位,优先布局十字路口、商业主干道、大型商超入口、农贸市场周边等人流密集区。截至2025年8月,浏阳城区形成“15分钟购彩圈”——以任意居民小区为中心,15分钟步行范围内必有一家标准化福彩网点;全市新改建标准化福潮店86家、主题店12家(涵盖公益宣传、主题玩法等类型)、景区旗舰店1家(位于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商业街),福潮店占比达55.8%,较2022年提升28个百分点。

“不少人说‘浏阳到处是福彩店’,实则网点总数仅比2022年增加12家,增幅不足8%。”浏阳福彩中心负责人解释,“大家觉得‘多’,是因为网点形象更统一、招牌更亮、服务更优——以前部分网点藏在小巷,招牌褪色、设备陈旧;现在即便乡镇网点,也有统一‘福潮化’装修、清晰电子屏,彩民一眼能找到,体验自然不同。”

02

强基础:以数字优化效能

激活网点“比学赶超”活力

县域福彩网点普遍存在“小、散、弱”问题:部分业主经营理念陈旧,“等客上门”而非“主动拓客”;后进网点缺乏有效指导,销量长期低迷;甚至有业主将“卖彩票”视为副业,对销量漠不关心。为破解这一难题,浏阳福彩以“数字化赋能”为核心,创新“激励+帮扶”双轮驱动机制,推动网点从“被动经营”转向“主动突破”,形成“先进领跑、后进追赶”的良好生态。

创新“以奖代补”机制,凭数据与业绩领奖。浏阳福彩摒弃“平均主义”奖励模式,建立以“销量、增幅、增量”为核心的数字化考核体系;“比业绩、争奖励”氛围迅速形成。数据显示,机制实施后,浏阳福彩月均总销量从2023年1728万元提升至2025年2082万元,增幅超20%。

03

拓新域:以创新激发市场

让福彩融入县域烟火生活

“周末去浏阳河大桥看焰火,顺便买几张即开票,刮中200元,特别开心!”2025年五一期间,来浏阳旅游的长沙市民刘女士(化名),在浏阳河周末焰火户外福彩卖场体验了“购彩乐趣”。当天,这个临时卖场卖出即开票2.8万元,成为焰火现场的“人气打卡点”。

县域市场消费场景相对单一,如何让福彩“走出网点、融入生活”,是浏阳福彩的重要探索方向。近年来,浏阳福彩打破“网点单一销售”传统模式,从“场景延伸、品牌传播、数字营销”三个维度创新突破,让福彩出现在夜市、步行街、庙会、烟花展等市民聚集场所,也走进微信视频号、社区公园等日常场景,实现“烟火气在哪儿,福彩就到哪儿”。

场景延伸:从“固定网点”到“流动卖场”。2023年初,浏阳福彩团队发现,浏阳夜市、周末焰火等活动人气旺盛,却无福彩网点覆盖。团队提出“开设户外卖场”想法,却面临难题:多数业主觉得“户外卖票辛苦、利润低”,不愿参与。“业主不愿去,我们自己上!”浏阳福彩中心组建6人“户外营销突击队”,下班后、周末带着即开票展架、宣传物料,前往夜市、步行街、烟花展现场搭建临时卖场。

起初,市民对“户外卖彩票”新鲜好奇,驻足询问多、购买少。团队调整策略:推出小额促销活动;同时讲解福彩公益属性——“每买一张彩票,部分资金用于公益事业,帮助困难群体。”渐渐地,越来越多市民愿意尝试,夜市卖场日销量从最初3000元提升至1.2万元。2023年下半年,浏阳福彩创新“1+N辐射模式”:以步行街中心网点为核心,在两侧300米范围内广场、路口设2个户外卖场,形成“1个固定网点+N个流动卖场”布局。没想到,这种模式不仅未分流网点客源,反而因“卖场引流”让关联网点当月销量增长近10万元,实现“1+N>1”效果。截至2025年8月,浏阳福彩已打造12个常态化户外卖场,周末焰火卖场日销量稳定在2.5万元以上,户外营销成为即开票销量增长“新引擎”。

品牌传播:从“单向宣传”到“场景体验”。“以前只知道买彩票能中奖,没想到福彩公益金还能建公园、帮困难学生。”在浏阳“福彩公园”散步的市民李阿姨(化名),看着公益展览墙感慨道。2023年,浏阳福彩联合集里街道,在居民集中的集里桥社区打造全市首个“福彩公园”——在原有社区公园基础上,增设“福潮亭”(印福彩公益标语的休息亭)、公益展览墙(展示福彩公益金资助的助学、助老项目)、即开票体验区(周末安排志愿者讲解玩法)。公园开放后,既成为居民休闲健身好去处,也成为传播福彩公益理念的“活教材”,年接待群众超10万人次。

同时,浏阳福彩制作《福彩公益金去哪儿了》系列宣传片,通过官方抖音平台、网点电子屏播放,详细介绍公益金在“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困境儿童资助”“残疾人就业帮扶”等领域的使用情况。2023年以来,浏阳福彩公益品牌曝光量持续增长,让更多市民理解“购彩即公益”意义,主动参与意愿显著提升。

数字营销:从“线下获客”到“线上引流”。“刷到福彩视频号‘3D玩法教学’,觉得有意思,就来网点试试了。”25岁的年轻彩民小周,通过网点微信视频号了解并参与福彩。为吸引年轻客群,浏阳福彩于2023年8月开展网点微信视频号培训,网点定期发布“彩票玩法教学”“网点特色活动”“公益故事”等内容:针对年轻群体喜欢的短视频形式,制作“1分钟学会双色球胆拖投注”“3D选号小技巧”等轻量化视频;同时要求网点业主出镜,分享“用社群维护客户”经验;拍摄“福彩公园日常”“户外卖场热闹场景”,让福彩以“年轻化、生活化”形象走进大众视野。

04

守正创新谋新篇

让公益成为城市星光

“标准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回顾发展历程,浏阳福彩从“规范网点”到“激活活力”,再到“创新场景”,每一步都扎实坚定;展望未来,浏阳福彩已制定清晰规划——持续践行“凡事即可标准”理念,全面推进“终端标准化”部署,进一步激发机制、队伍、创新、市场“四大活力”,让福彩以更多形式融入县域生活,让公益成为浏阳的“温暖星光”。

下一步,浏阳福彩将重点拓展“福彩+”新路径:“福彩+社区”,联合社区开展“潮汐户外卖场”,组织网点业主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如为独居老人上门送餐、帮社区整理公益角,推动福彩与社区生活深度融合;“福彩+政企联动”,与本地大型商超、餐饮企业合作,推出“购彩满额赠消费券”“消费满额赠彩票”活动,实现“跨界引流、互利共赢”。

“浏阳福彩的发展,离不开上级部门的指导,也离不开每一位网点业主、彩民的支持。”浏阳福彩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标准化”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以“公益”为初心,与各方协力同行,推动福彩销售“有标准、有责任、有温度”,为全国县域福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浏阳智慧”,书写更多“浏阳答卷”。

如今,漫步浏阳街头巷尾,标准化福彩网点点缀在商业街区、社区门口;周末焰火现场,福彩户外卖场的笑声与欢呼声交织;社区福彩公园里,老人孩子在公益展览墙前驻足……福彩,已不再是单纯的“购彩工具”,而是融入浏阳烟火生活的“公益符号”,用无数微小善意,汇聚成推动城市温暖前行的力量。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