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一段隐秘的家庭关系,竟然会悄然影响一个国家的未来轨迹。1989年的某个春天,平壤某处的阳光不算刺眼,一张母子合影悄悄定格在镜头里。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谁能想到,一段隐秘的家庭关系,竟然会悄然影响一个国家的未来轨迹。1989年的某个春天,平壤某处的阳光不算刺眼,一张母子合影悄悄定格在镜头里。
照片里的女人穿着得体,神情柔和,手轻轻搭在身旁小男孩的肩膀上。
那孩子大约五岁,眼神有些拘谨。
他的名字叫金正恩。
那时候,没人会想到他将来会成为朝鲜的最高领导人。
更少有人知道,照片里的这位母亲——高英姬,在朝鲜的政治体系里并不算一个“正式存在”。
她不是金正日的妻子,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朝鲜国内的普通人都不知道她的名字。
可事情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
高英姬1952年出生在日本大阪,那个年代,在日朝鲜人的生活并不容易。
她家住在大阪市生野区的鹤桥,那里是朝鲜人聚居地之一。
父亲高泰文在缝纫厂上班,后来回了朝鲜,成了一名柔道运动员。
据说在日本的时候他就很有一套,回国后也混得不错。
高英姬是家中长女,小时候家里条件还可以,父母也疼她。9岁那年,全家响应朝鲜政府的号召,从日本返回了平壤。
这不是一件小事。
那时的朝鲜正在搞经济建设,对归国同胞一边欢迎,一边又有些戒备。
那些从资本主义国家回来的家庭,总是被特别“关注”。
但高英姬很快就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她舞跳得好,长得也漂亮,加入了万寿台艺术团。
这可是朝鲜顶尖的文艺团体,能进去的人不是一般人。
她在团里表现出色,很快成了台柱子。
大概是在1970年代初吧,她参加了某次高层宴会。
那场合不是谁都能去的,一般都是负责给领导表演慰问节目的演员。
就是在那次宴会上,她被金正日注意到了。
金正日那时候正逐渐接班,虽然已有家庭,但在生活上一直比较“宽松”。
他对高英姬很感兴趣,两人开始了不对外公开的关系。
朝鲜的政治文化很特别,家庭结构不是外界想象的那种单一模式。
高英姬逐渐住进了金正日的生活圈子,但她的存在始终是“非官方”的。
他们生了三个孩子,大儿子金正哲,二儿子金正恩,还有一个女儿金与正。
不过这事儿在当年,除了极少数核心圈子,外人根本不知道。
孩子们也都是在极度保密的环境中长大。
说起来,那段时间的朝鲜,表面上还算稳定。1989年,金日成仍然是国家领袖,但金正日已经开始掌握实权。
国内的经济虽然紧张,但还没陷入后来的那种严重困难。
外交上,朝鲜仍维持着与苏联和中国的传统关系,只是东欧已经开始剧变,冷战的裂痕正在扩散。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张母子合影被拍了下来。
照片没公开过几次,流传范围也很小。
可每当它浮出水面,总能引起一阵低调的关注。
画面很简单,没有仪仗,没有军装,也没有政治标语。
只有一个五岁的孩子和他母亲,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站在一起。
但这张照片的意义,远比它的画面复杂得多。
高英姬虽然没有被公开承认为“第一夫人”,却一直在家庭中扮演重要角色。
她性格温和,不摆架子。
金正日的日本籍厨师藤本健二曾在回忆录里说过:“她是那个家里最有人情味的人。”
她不仅照顾孩子,也经常陪金正日出席一些不对外宣传的活动。
她不是那种锋芒毕露的人,反而更像是一个安静的支柱。
金正日对她也很看重。
甚至在她生病后,专门安排她去法国巴黎治疗,用的都是当时最好的医疗资源。
2004年,高英姬被诊断出乳腺癌。
那时候她刚过五十,身体本来挺好的。
可一查就是晚期。
手术和治疗都做了,但效果不好。5月24日,她在巴黎去世,终年52岁。
她去世的消息,朝鲜国内没有公开报道。
但葬礼办得很隆重,墓地选在了平壤近郊的大成山一带,还立了纪念碑。
金正日亲自选的位置。
据说那块地方风水很好,背山面水,是“贵人之地”。
几年后,金正恩被正式确认为接班人。
那是2010年。
他那时候二十多岁,接受了多年秘密训练,走过了从“影子”到“继承人”的过程。
2011年12月,金正日去世。
金正恩接班,成了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元首之一。
上台后,他不再回避母亲的存在。2012年,朝鲜拍了一部纪录片,叫《伟大的先军朝鲜之母》,里面用了不少高英姬陪同金正日出访的画面。
从那以后,她的名字被慢慢推到了前台。
金正恩对母亲的感情很深,每年她的忌日,都会到墓地去。
不是公开活动,而是私人追悼。
那张1989年的合影,也被当作他成长记忆中的重要部分保存下来。
对他来说,那不是普通的家庭照片,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
从高英姬的身上,看不到什么轰轰烈烈的政治斗争,也没有公开的演讲或讲话稿。
她的历史存在方式,就是那种“在场却不被承认”的状态。
可正是这种状态,构成了朝鲜权力家族最核心、最私密的部分。
她的故事,在历史档案中不会被写入标题,但在很多关键节点上,却始终没有缺席。
她的墓碑上,用的是她的本名,没有别号,也没有政治头衔。
参考资料:
藤本健二,《金正日传》,角川书店,2003年。
Andrei Lankov,《The Real North Kore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年。
Robert Collins,《Marked for Life: Songbun, North Korea’s Soc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Committee for Human Rights in North Korea,2012年。
Anna Fifield,《The Great Successor》,PublicAffairs,2019年。
来源:招财往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