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朦胧坠楼身亡:请牢记著名的“8分钟协议”,它能帮到你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1 21:39 1

摘要:于朦胧工作室发表声明称,于朦胧于2025年9月11日坠楼身故,经警方工作,已排除刑事嫌疑。

于朦胧工作室发表声明称,于朦胧于2025年9月11日坠楼身故,经警方工作,已排除刑事嫌疑。

既然排除刑事嫌疑,那些阴谋论就别再传播了。

很多人不相信,说于朦胧这种看起来积极乐观的人,怎么可能就会轻生呢?

你也知道,“积极乐观”跟“看起来积极乐观”,它不是一回事啊。

在一次采访中,于朦胧被问了一个问题:如果要用三个词来定义未来的自己,你会选择哪些词?

他给出的答案是:

积极、勇敢、从容。

朋友们,当我希望未来的自己是积极、勇敢、从容的,这意味着什么?

很显然,意味着,现在的我,不够积极、很悲观,不够勇敢、甚至懦弱,不够从容、甚至是焦虑。

于朦胧是1988年出生的,2015年因为《太子妃升职记》走红,那时候他27岁,后来的2017年,他又参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种大热剧,此时的他,也不到30岁。

人生最美的年华,他的事业也达到了巅峰,可是接下来的几年,他在事业上就没什么太大的突破了,尤其是20—23年,他几乎销声匿迹。

2024年复出后至今,事业上表现平平——我作为一个还算很八卦的人,近几年,我几乎没有在任何热搜、娱乐八卦中看到于朦胧的相关信息。

快速走红、名满天下时,他手握6个高奢代言,说是一线明星也不过分,可刚红起来没多久,很快事业就急转直下、遭到冷遇甚至是雪藏——这样的人生轨迹,有几个人能扛得住?

各位试想一下,你前年、去年这两年,你每年都挣了200万,但今年突然挣20万都费劲,即便你的银行卡里还有几百万,你会不焦虑、不烦躁吗?

人一旦经历过光彩夺目的生活,要接受平淡甚至是低谷,是很难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你关注企业家、明星这个群体,你就会经常听到企业家、明星抑郁甚至轻生的事情。

于朦胧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说了这么一段话:

“在面临低谷的时候,会很不开心,会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做这件事。我觉得自己走出困境最大的动力就是,还有自己想要坚持的事情。”

“一个人自救的能量,其实是很大的,看到第二天的太阳,就会觉得还是挺幸福的,那种被阳光照射到的感觉,会让我觉得,其实很多事情都不是事。”

朋友们,动用一下你的直觉,如果你听到你的朋友说了这番话,你会觉得他活得很通透,还是抑郁很严重?

我相信任何一个尚未失去知觉的人,答案都是后者。

很多人——甚至都不用看别人,我们就对着镜子看自己,是不是当你越想要积极乐观、越想要努力奋斗、越想要通透开悟的时候,其实你越悲观、越颓废、越迷茫。

那么,当你深感焦虑,或者当你深感痛苦的时候,怎么办?

答案是:

让你最好的朋友,给你8分钟。

著名作家、演说家西蒙·斯涅克曾经讲过一件事。

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对他说,“我上周过得非常痛苦。”

他很不解,问,“那你为什么不找我呢?”

朋友说,“我找过你啊,我给你发了信息。”

西蒙赶紧拿出手机,翻了半天,才找到对方发来的信息,“嘿,在干嘛?想过来坐坐吗?”

他更疑惑了,“你说你找我,就是这条信息?我怎么知道你这是在向我求助呢?”

朋友说,她曾读过一篇文章,里面说,人类在感到压力或痛苦时,只需要朋友陪伴8分钟,痛苦就能得到很大缓解。


从那以后,他就跟朋友约定,如果真的很需要对方的时候,就问“你有8分钟吗?”

“任何人都能挤出8分钟的时间,你可能解决不了你朋友的问题,但只需要8分钟,你就能让他感到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就是友谊的力量”——西蒙最后总结说。

这就是被无数人点赞的“8分钟协议”。

感到痛苦的时候,千万不要想着靠自己、千万不想要想着自救,你越是自救,越是容易陷入死胡同,人要有向别人求救的意识。

这种求救,不是大家坐在一起喝酒,不是一起玩乐,不是朋友安慰你几句“想开点,别纠结那些没意义的了”之类的。

而是深度对话。

记住,是深度对话!真正地去聊困境、聊问题,不要故意避开问题不谈。

我们的文化里,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一个人遇到什么事,他的亲朋好友不是坐下来陪他一起痛苦、深入聊天,而是试图让他马上开心起来,带他去吃好吃的、带他出去逛、带他去喝大酒——这是错误的,没有用!

甚至只有副作用,他会感到更孤独、更无助!

2021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做过一个研究,让一些志愿者接受简短的同理心沟通技巧培训,包括积极地倾听询问受访者问题,然后与240名参与者进行电话交流,结果显示:

请记住,能缓解一个人焦虑的对话,不是让他想开点、不是让他别纠结、不是让他开心起来,而是充满同理心的对话、带着真诚和关心地询问他的处境与痛苦,并表示你会一直支持他。

如果你正遭遇人生低谷、甚至是陷入了焦虑与迷茫,请一定要向最好的朋友、最能理解你的亲人求救,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们你的处境。

或者如果你的亲人、朋友陷入抑郁,请记得静下心来,把自己的10分钟、30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完完全全交给他,不要批评他、不要提建议、不要逃避他的问题,要尽可能去理解他。

“理解”的重要性,远大于一切鼓励、支持与建议,要不然怎么会有“理解万岁”这四个字呢?

作者|李弯湾

来源:李弯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