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人故事】是星火,也是晨光④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21:17 1

摘要:在澄江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始终以师德为魂、以育人为责,用课堂创新打破知识边界,用真情互动化解成长困惑,用职责担当点燃教育薪火,用脚步丈量山区教育的希望之路,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书写着“润物无声”的坚守。

教师节快乐

在澄江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始终以师德为魂、以育人为责,用课堂创新打破知识边界,用真情互动化解成长困惑,用职责担当点燃教育薪火,用脚步丈量山区教育的希望之路,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书写着“润物无声”的坚守。

尽管教授学科不同,她们却以相同的热爱与坚守,诠释了“育人”的丰富维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两位老师的故事,感受理性之光与心灵之火的交相辉映。

1

以爱为壤,静待每朵花绽放

第四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 敖艳芹

敖艳芹,澄江市第四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从教十一年,她将泰戈尔“活成一道光”视作自己的教育箴言,用心守护每一个孩子的花期,用言行播种美好,用浇灌助力绽放。

为“角落小花”浇水灌溉。2020年,她回到澄江任教,担任初一班主任,遇见了一个总是蜷缩在角落的学生。家访得知他因父母务工、亲情缺位而敏感自卑。她借《亲情之爱》课堂鼓励他分享奶奶的温暖,用掌声给予认可;课后听他讲生活、谈篮球热爱,课堂设计贴近他的话题;推荐他加入篮球队,见证他在球场重拾自信。最终,这朵“角落小花”也绽放出了芳华。

课堂生长出成长力量。她秉持“生活即课堂,课堂即成长”理念,在《参与民主生活》课上,策划“班级事务听证会”,围绕图书角管理、课间操优化等话题,引导学生模拟提案、辩论、投票。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打磨思路,真切感受到学科知识的实用价值,道德与法治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生根。

双向奔赴的温暖与成长。11年里,她荣获多项荣誉。它们不是装点门面的勋章,而是她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见证。在陪伴学生走过青春的日子里,她学会了耐心倾听、真诚沟通、灵活引导。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发生着从自卑到开朗、从调皮到担当的蜕变。这让她更加体会到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她用爱浇灌,学生用真诚点亮她的时光。

做永远的追光者与守护者。她相信被呵护的“花”会绽放春天,被赠予的“云”会装扮蓝天,被点亮的“光”会温暖世界。她将继续坚守,静待每颗种子绽放,也愿与同行、家长共勉,活成一束光,守护每个孩子的花期。

2

守正创新育桃李,数理温情润童心

凤山小学数学教师 何丽

何丽,中共党员,云南省骨干教师,玉溪市优秀教师。从教以来,她始终坚守数学教学一线,以“思维育人,爱心陪伴”为理念,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发现自我、理解世界的美好旅程。“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理解。”这句古老的教育格言,正是她数学教学生涯最真切的注脚。

理念贵求新,教学重在思。她认为,数学教育的本质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思维的唤醒与点燃。她倡导“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将教学重心从“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她的课堂成为思维生长的沃土,既严谨又充满温度。

知于课堂内,行在数理中。在何老师的课堂上,数学不再是书本上的公式与算法,而是可触摸、可体验、可探索的生活实践。她将教室变为“数学超市”,学生手持“购物基金”自主选购商品、计算总价。在真实情境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小数运算技能,并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课后,许多家长反馈孩子开始主动参与家庭采购计算,数学真正走进了生活。

用爱育人心,细流润思苗。她尤其关注学困生成长,坚信“每个孩子都有数学潜能”。面对自称“数学黑洞”的学生,她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让思考过程显性化,帮学生逐步建立解题信心;针对内向的学生,她通过“分层任务单”搭建阶梯,并提供安全表达环境,鼓励其讲解思路,最终帮助学生实现从不敢开口到乐于表达的转变。

数珠启智慧,文化润童心。她坚持在班级中传承珠算文化,融系统教学于趣味实践,引导学生在拨珠与心算中提升能力、感受文化魅力。通过组织竞算活动,她帮助学生体会传统算法精妙,培养专注与思维敏捷。许多学生从陌生到热爱,在指尖与珠响间建立起对数学另一种感知和情感联结。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