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护蕾 · 聚焦 | 开学必看!这些“法宝”你一定用得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1 21:17 1

摘要: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新学期到来,校园生活重启

新的考验也随之而来

如何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

成为一名知法、守法的学生?

敲黑板,划重点

这些法律小知识请收好!

家长篇

父母有什么义务?

(二)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

(三)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六)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七)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

(八)依法代理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九)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

(十)其他应当履行的监护职责。

自我保护篇

常见校园诈骗方式

1.假冒“班主任”“学校领导”“学校同学”等特殊身份进行诈骗。

2.假冒“充值返利”“购买游戏装备回扣”“内部优惠活动”等方式,宣称以小的消费金额换取优惠、回报等进行诈骗。

3.假冒“介绍赚钱工作”“点赞转发即可分红”等方式进行诈骗。

防范措施

1.提高防诈骗意识,遇到自称“班主任”“学校领导”“学校同学”的,要及时跟老师核实情况或者告知家长。

2.切忌贪小便宜,对于不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要理智判断分析,三思而后行。

3.在网络学习时要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真实信息。

校园生活篇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校园欺凌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欺凌者需赔偿受害者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

行政责任:情节严重者,可能被公安机关处以警告、罚款或拘留。

刑事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故意伤害、侮辱等罪,面临刑事处罚。

应对措施

1.同学们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到欺凌要沉着冷静,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

2.要对欺凌勇敢说“不”,并及时报告老师和家长,不要自己承受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创伤。

3.同学们要提高辨别校园欺凌的能力,避免被欺凌,也不做“欺凌者”。

道路交通篇

未成年人可以骑电动车上路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

法律规定,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都需满足相应的年龄条件。为了安全出行,不具备相应年龄条件的同学们应选择步行、乘坐公共交通或监护人接送的方式上学。

网络安全篇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的消费限制

为防止未成年人过度消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确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务中的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日累计消费数额,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的监护责任

家长在未成年人网络游戏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相关法律,家长应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包括:

妥善保管支付密码:避免未成年人未经授权进行大额充值。

引导合理用网:帮助孩子规划用网时间,防止沉迷。

及时处理问题:如发现未成年人有不当消费行为,应及时与游戏平台沟通退款事宜。

从课堂到生活,从现实到网络

法律为你筑起安全的围墙

守护少年的你

勇敢追梦,健康成长!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