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冰箱的历史,可不是从西门子或者美的开始的,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人就已经在炎炎夏日里享受着冰镇食物的快感了,不过那时候的“冰箱”叫冰鉴。
文 | 古书奇谭
编辑 | 古书奇谭
“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网络”
要是没电,你家冰箱还能用吗?
可几千年前的古人不用一度电,照样能吃上冰镇西瓜,喝上冰凉美酒。
没有压缩机,没有氟利昂,甚至连个插头都没有,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说起冰箱的历史,可不是从西门子或者美的开始的,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人就已经在炎炎夏日里享受着冰镇食物的快感了,不过那时候的“冰箱”叫冰鉴。
《诗经》里也有“冰壶”的记载,描述的就是用来盛放冰块的容器,而考古学家在多处周代遗址中发现了这种器物的实物,证明了它不是文人的想象,而是真实存在的生活用品。
不过这玩意儿可不是一开始就那么高大上的,最早的冰鉴可能就是个简单的双层容器,外面放冰,里面放食物。
到后来,这东西越做越精致,到了商周时期,青铜冰鉴已经成了贵族餐桌上的标配。
而汉代的时候,冰鉴的生产已经开始规模化了,汉武帝特别爱吃冰镇水果,据说他的御厨专门有一套冰鉴使用手册,想想看,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冰箱使用说明书”,这事儿听着就挺逗。
到了唐宋时期,冰鉴不仅是实用品,还成了艺术品,唐朝的贵族们喜欢在冰鉴上雕花刻字,宋朝的文人更是把它当成了风雅的象征。
苏东坡有诗云“新荷贴水冰生鉴,小雨翻空雪入帘”,就是用冰鉴来形容荷叶上的水珠,这诗写得多雅致。
明清时期的冰鉴更是花样百出,清宫里的冰鉴不仅有铜的、陶的,还出现了玉石、珐琅等材质。
乾隆皇帝特别喜欢一种掐丝珐琅冰箱,内衬铅板保温效果好,外面还有龙凤呈祥的图案,既能装冰块,又能彰显皇家威严。
不过话说回来,古代的冰鉴虽然精美,但使用起来可没现在这么方便,每到冬天,专门的采冰人要到结冰的河面上辛苦劳作,切割冰块运回冰窖储存。
然后这些冰块要用稻草和泥土精心包裹,确保它们能熬到炎热的夏天,古人为了喝口冰镇饮料,可付出了不少辛劳。
而放置冰块的冰窖可不是随便挖个坑就完事了,它们有着精心设计的结构,一般都选在背阴的地方,挖得很深。
墙壁用砖石砌成,底部铺上木板防潮,冰块之间还要用稻草隔开,顶上盖上厚厚的草泥混合物保温。
《齐民要术》里就详细记载了冰窖的建造和管理方法,说冰窖的门最好朝北,还要做成双层门,防止热气进入。
除了冰块,蒸发制冷是另一种聪明的方法,陶罐外面包着一层湿布,靠布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这种方法在干燥的北方地区效果特别好,南方就差点意思,因为湿度大,水分蒸发慢。
地温制冷也是古人的拿手好戏,地表以下几米的地方,温度常年保持在15度左右,比夏天的气温低多了。
古人就利用这个特点,把食物放在地窖里保鲜,北方人家的地窖不仅能储存白菜萝卜过冬,夏天还能当“冰箱”用。
而西域地区因为有雪山冰川,还发展出了独特的制冷技术,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会从高山上采集冰雪,用毛毡包裹运输,供路上饮用和保存食物。
敦煌壁画上就有描绘这种场景的图像,可见当时这已经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了。
等到了清朝的时候,冰窖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清宫档案中记载,每年冬天采冰是个大工程,朝廷会派专人负责,从采集、运输到储存都有严格规定。
皇宫里的冰窖规模更是惊人,能储存上万块冰,够皇室一家子用一整年,夏天取冰也很有讲究,先用的是冰窖顶部和边缘的冰,因为这些位置的冰融化得快。
中间位置的冰留到盛夏使用,这样能保证整个夏季都有冰用,古人就靠着经验和智慧,把冰块管理得井井有条。
不过古代的“冰箱”和冰块可不是人人都能用上的,皇家用的冰鉴那叫一个讲究,不光要制冷,还得好看,还得彰显身份。
贵族们用冰鉴,一半是实用,一半是炫富,家里有个精美的冰鉴,那就说明有钱有势,能在冬天雇人采冰,有地方储存冰块,夏天还有仆人伺候着用。
唐朝诗人白居易就写过“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冬天喝热酒,夏天喝冰酒,这生活品质在古代相当高了。
普通老百姓虽然没这福气,但人家也有自己的小聪明,北方农家会在冬天挖个地窖,储存一些冰块,南方人家则喜欢用井水冷藏食物,把装了食物的罐子吊在井里,利用井水的低温保鲜。
还有种方法是把食物埋在湿沙子里,靠沙子的蒸发降温,这些方法虽然比不上冰鉴高级,但也能解决基本需求,算是古代版的“平替冰箱”。
那古人用冰鉴都喜欢冷藏些啥呢?《食经》里记载了不少冰镇食谱,比如“冰醪”,就是冰镇甜酒。
还有“冰瓜”,这个是用冰水浸泡的瓜果,以及“冰浆”,就是类似现在的冰沙,而唐朝人特别爱吃一种叫“酪奴”的冰镇奶制品,还有点像现在的冰淇淋。
李白有诗云“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就是在描述唐朝的夏季,夜里睡不着,就铺上冰凉的竹席,再来杯冰镇饮料,简直不要太惬意。
药材保存也是冰鉴的重要用途,《本草纲目》中记载,某些名贵药材如人参、麝香等,夏天必须用冰鉴保存,否则容易变质失效。
古代医生出诊还会带个小型冰鉴,装一些需要低温保存的药物,这不就是古代版的医用冷藏箱吗?
这些古代制冷技术虽然原始,但胜在环保节能,现在的冰箱虽然方便,但耗电不说,制冷剂还对环境有害,古人的这些方法完全靠自然力量,零污染、零能耗。
来源:闲娱fash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