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波兰总理图斯克于9月10日宣布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要求北约盟国就波兰领空遭无人机“侵略”事件进行紧急磋商。
波兰总理图斯克于9月10日宣布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要求北约盟国就波兰领空遭无人机“侵略”事件进行紧急磋商。
波兰这次启动北约条款,旨在寻求盟国在领空防御上的更强支持 ,历史上“北约第四条”总共启动8过次(加这一次),分别是:
2003年、伊拉克战争、
2011年、叙利亚危机(两次)、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
2021年、白俄罗斯边境危机
2022年、俄乌冲突初期
2022年、波兰导弹事件(最终确定为乌克兰民间武装所为,非俄罗斯所为)
2025年9月10日、波兰无人机事件。
可以看到,全部8次都是在冷战结束后启动的,冷战铁幕和核武器的巨大威慑,反而极大约束了好战的北约集团,冷战结束后,北约动武的门槛显著降低了。
9月9日至10日夜间,约19架攻击无人机飞越波兰领空,其中3架被荷兰F-35A和波兰F-16战机击落。连意大利预警机,美国加油机都参与到了拦截行动。
波兰军方称这些无人机来自俄罗斯,目前确认已发现七架无人机残骸及一枚不明导弹部件,散落区域绵延几百公里。
这是北约军事单位首次在北约领土上空,对来自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发起打击,冲突从俄乌战场外溢至北约防线前沿的风险,正在急剧升高。
作为北约老大的特朗普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他通过社交媒体回应:“俄罗斯用无人机侵犯波兰领空是怎么回事?开始吧(Here we go)!”。
特朗普的表态,一如既往的“川普风”––莫名其妙、神经兮兮、措辞含糊,没有明确任何具体行动,引发乌克兰和波兰官员对其意图的猜测。
根据波兰军方的初步调查结果,这次无人机入侵波兰,不是失误或技术故障,而是蓄意为之。
多架被击落的“非洲菊”诱饵无人机已经深入到波兰境内达300公里,这样的纵深渗透,显然不是“故障”或“误入”。
在这些无人机的导航系统里,还发现了波兰和立陶宛的SIM卡,说明这些无人机是利用当地4G网络实时定位和路径修正的。
此外部分无人机还加装了副油箱以延长航程,以上发现均证实了“蓄意攻击”的说法是可信的。
波兰军方认为这是俄罗斯为测绘北约防空雷达、F-35隐身战机的反应能力而实施的“特别侦察行动”。
9月10日,俄罗斯国防部拒绝了波兰的指控,并在相关的通报中说,俄军当天对乌克兰境内目标实施打击期间,使用的无人机最大飞行距离不超过700公里,并没有计划攻击波兰境内的目标。
北约虽然认为是“蓄意入侵”,但又没有定性为“俄罗斯对盟国的直接袭击”,因此暂不启动北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机制,显然是想让事件降温。
波兰官员颇为失望,表示希望美国加快武器部署(如爱国者导弹)并实施对俄经济制裁,同时等待F-35战斗机交付加速。
非北约成员国的乌克兰比谁都更积极,泽连斯基一口咬定是俄罗斯的无人机“入侵波兰”,呼吁西方采取“联合行动”进行回应。
乌克兰最希望北约启动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这样俄乌冲突将升级为北约对俄罗斯的战争,一旦俄军战线拉长,乌克兰就可以一边修整,一边夺回乌东四州。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美国从俄乌冲突中脱身还来不及呢!其他北约成员也不愿直接和一个核大国对抗。
有意思的是,白俄罗斯国防部也召开记者会,表示白俄防空部队在当天击落了多架“因电子战干扰而偏离航线”的无人机,并通过军事热线向波兰和立陶宛发出预警。
作为俄罗斯最坚定的盟友,白俄罗斯和波兰以及立陶宛的军事合作极为罕见。
除非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已经进行情报对账——这些无人机不是俄军主动向波兰发射的,而是在强大密集的电子干扰环境下失去控制,偏离航向。
俄罗斯分析人士认为,可能是俄军向乌克兰发射无人机后,遭到乌克兰的电磁干扰,然后乌克兰引导部分无人机进入波兰境内,同时乌克兰也释放一些含有立陶宛和波兰SIM卡的无人机,一起进入波兰。
如果俄专家分析属实,这就证明乌克兰现在的处境非常危急,普京已经宣布对和平谈判失去耐心,俄军近期每晚动用战略轰炸机实施高强度空袭,地面部队则以3倍于乌方的兵力优势推进。
乌克兰社会问题也持续恶化,重建资金短缺,欧美对其援助承诺尚未兑现。7月数据显示,乌克兰重建问题在欧美会议中被边缘化,乌克兰才不得不试图拉北约集团下水。
来源:慎观世界一点号